• 19阅读
  • 0回复

踏遍孤山找水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7-29
第2版()
专栏:山西通讯

踏遍孤山找水记
山西万荣县委第一书记李明、书记王太顺为了战胜干旱,用两个多月的时间,跑遍了方圆四十里的一座孤山,访问了二千多名群众,终于找到了二十多股泉水和一个流量的地下水层……。“万泉(万荣前名)无泉”的论断被推翻。
董应南 李彦平 薛迈华 谢华 王顺林
山西万荣县委第一书记李明同志、书记处书记王太顺同志,踏遍孤山一峰一凹,揭开了“万泉(万荣前名)无泉”的秘密,领导农民劈开山石,在沿山周围挖出五股泉水,流量可达零点零三秒公方,能浇田两千余亩;目前涌出泉水的流量有零点零一五秒公方,浇灌了一千多亩土地。他们还在山脚下找到了一个流量的水,将使十万亩旱地变成水田。人们歌颂道:“仰看高山无滴水,旱魔遭害几千年,党为人民造幸福,劈山擒泉浇庄田。”
无水之苦
一个多流量的水,对水源充足的地方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事,而在万荣县却是一个破天荒的奇迹。万荣县是个拔海一千八百米的黄土高原,地厚水深,过去每逢旱年,人畜大闹水荒,农民们日夜排队从深井汲水,常常因水闹架起讼;大旱的年景甚至停止生产,把耕牛赶到数十里以至百里以外的黄河滩去饮水。农民们眼看着亲身血汗作务起来的禾苗,在炎日烤烧下活活枯死,心如刀割。解放后,特别是大跃进以来,党领导人民群众打井、挖池、筑水库,拦蓄住天上雨水,基本解决了人畜吃水问题,保证了生产大跃进。但是,境内苦无一点活水浇田,遇到大旱年头,仍然无力抗拒。
水是发展生产的关键
1959年8月,李明书记调到万荣县工作后,就开始考虑依靠群众解决水的问题。水,对万荣县来说,是发展生产的最基本的关键。经过县委研究决定,秋后组织了一万二千个劳力,依沟筑起十三个水库。但如何在这里挖出一股活水来,让人们走到那里想喝就喝,想洗就洗,想浇田就浇田呢?为了这个问题,李明书记和王太顺书记,有一次不停地跑遍了小半个万荣县,访问了基层干部和许多农民。在访问中,人们一提起找水,都认为只能想办法拦蓄住天上雨水,对于挖出活水浇田的问题,都摇摇头说没有希望。但李明和王太顺两位书记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了找水的打算。他们想:万荣县有孤山又有稷王山,有山必有水,问题是水藏到妙处了!它藏的妙,我们就到妙处找。今年2月间,当旱象的威胁越来越严重的时候,找水的事,简直成了火烧眉目的大事,不以回天之力出奇制胜,全县五十六万亩粮田和二十一万亩棉花的丰产计划就会落空。在一次县委紧急会议上,通过了立即把工作重心扭向防旱抗旱,发动全党全民全力抓水。李、王两位书记就深入农村,白天到群众中访“水”,晚上坐在一起谈“水”,通过访问发现了不少线索。一处是荣河公社傍近黄河,地下水深三百多尺;而汉薛公社的埝底管理区住在孤山脚下,地势比荣河公社高,地下水却只有一百尺深,这为什么?又一处是孤山怀里涧沟村的水井,只有一丈多深,可以用来浇园种菜。孤山很高,为什么能有一丈深的水井?据说:孤山顶上有个大石洞,人称发云寺,每从石洞内喷出气来,就要下雨。孤山下面既然没水,为什么能够产生水蒸气?在书记的脑子里,这些问题都不是谜,而是地下有水的根据。有一天,夜深人静了,在微弱的煤油灯下,李明书记打开线装的“万泉县志”考虑这些问题。据县志记载:“孤山地多泉涌,故名万泉”,然“各泉类多湮淤,无所谓水利者,惟仰天泽滋夫禾稼”。李书记把这句话细嚼了一番,他想:只要地多泉涌,我们有力量不让它湮淤(堵塞的意思)。古代的禹王都能治理洪水,共产党人逼也要逼出水来。从此,两位书记都下了决心,要踏破铁鞋找活水。次日拂晓,就背起干粮上孤山找水了。
一股泉水涌入农田
巍峨的孤山耸立在高空,大大小小的山头像锯齿一般。书记的热血驱散了2月的春寒,两个人都把棉衣夹在腋下,沿着崎岖的山路直往上爬,一边走一边看。李明拍了一下王太顺的肩膀说:“你看,从水利学上讲,这些石头都是有水的象征。”他们从黎明到中午才到达孤山东凹的袁家庄。这里有上下两个泉,上泉从地下往出渗水,下泉从石缝里挤出了一股细流,但又都从沙层中流入地底。两位书记一看到碧绿清湛的泉水,连口干舌燥都忘了,两人蹲在泉边足足地观察了一个多小时。他们抓住了这条线,跑遍了附近的庙宇,从石碑上查出了该泉岁流不干的记载。又据当地老农说:“几百年来,这股泉水只供本庄数十户人家饮用,不足浇半亩田。”两位书记经过观察分析,一致认为泉水顶破地皮硬往出渗,四季又不干涸,说明水源很大,挖掘一下,一定能挖出大量的水来。但他们为了用更多的事实说服干部和群众,又跑到二里外的柏林庙,把零散在山坡上的一百多块石碑,耐心地拣起来,擦洗干净,一字一句地并在一起察看。据石碑记载:袁家庄在明朝时就有一大泉,泉水远浇二十里以外的农田,后因山塌压住了泉口,从此不再浇田。同时他们在考察中还发现了喜水的动植物——蛟子和马尾草,又进一步证明了当地的地下水并不深。水源找到了,但山高石头大,该如何引水下山呢?李明给大家介绍了在高原一带的大山中,人们沿山弯曲数十里把水引下山的经验,又建议用红胶土铸上渠道防止水的渗漏。经李明这么一指点,把群众的心点亮了。次日黎明前,汉薛公社的三百五十多名水利大军一齐出动,在轰隆隆的爆炸声中开山劈岭,果然把一股泉水引入了农田。
拦住“过路”水
两位书记沿着山谷,继续向前搜索。一天中午,来到了一个座落在东南山咀子上的新寺庄。访问农民后,又翻过十多架山墚,在水草丛生处找见了九龙泉,这股泉水也是从石缝中挤出来的。据说:这股水从埝底村地下流走了。因此他们踏着乱石下了山,来到了东埝底。听这里的干部们讲,社员薛丙南家曾在一百三十多年以前,花了一百两银子掘成一眼十一丈深的水井,经常从石板下冒出一人多高的水来。这个重要的发现,驱散了书记们奔走一天的劳累,立即来到了薛丙南家,对水井作了测量。在测量中,李明看到麦秆在水面上由北向南游动的象征,肯定了这里是一片很大的“过路”水。他们当即派人勘测,证明这里储藏有一个多流量的水。经过社员们挖掘,目前挖掘出的井水,在抗旱斗争中已经浇灌了二百亩地。
和群众一起战斗
进入夏季以后,火盆似的太阳放射出强烈的光芒,干旱日趋严重,麦苗儿被烤得弯腰了。这次李、王两位书记为了又多又快地抓到活水,两人分路出发。上了年岁的李明书记,浑身闪耀着青春的活力,一连几天在山上山下,往返了多少次,和民工们一起在五龙泉引水下山工地上并肩战斗着。同志们看出他身体疲倦得有点支架不住了,多次劝他休息,但被他拒绝了。五龙泉引水工程很险要,要从一千六百五十米高的孤山半腰,把水引下山去,必须穿过十一个大小山腰,路过九条山沟,全长五里。施工进入了紧张阶段以后,李明书记一刻不离工地和群众一起研究解决了往山洞输送空气、反射光线等问题。他伏着身子钻过了长达九百七十米的十一个山洞检查施工中的问题。虽然洞内寒气逼人,呼吸窒息,他那肥胖的躯体只能匍匐前进,但他一直坚持着战斗。身弱患病的王太顺书记,同一天,从县委机关动身,从孤山腰间直插过去,在乱石山上行程一百九十里,经过了龙风庵、乱石岭等四十多个山头,访问了七十多个群众。他在这漫长的行程中,肚子饿了,就啃几口干粮;渴了,他就搭火烧水或饮几口清泉。
两位书记从2月22日上山到4月25日下山,前后两个多月的时间,跑遍了方圆四十里的一座孤山,翻越了一百多个大小山头,访问了两千多名群众,找到了二十多股泉水,和一个流量的地下水层。和两位书记谈起这些找水的成绩时,他们都很不满足地说:微不足道的成绩,仅仅是工作的开始,更大的战斗还在后面。今后要把每滴活水都引下山来,同时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引黄灌溉工程,把历史上“万泉没泉”的说法,从人们的心目中彻底扭转过来,变成名副其实的“万泉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