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劳力安排要贯彻以农业为主的方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7-29
第7版()
专栏:

劳力安排要贯彻以农业为主的方针
报刊文摘
保证农业有足够的劳动力
农业是基础,全党全民抓农业。这是个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当前最紧迫的中心任务。
农业要真正成为基础,农村人民公社必须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工作。
要加强农业这个基础,就要大大发展农业生产力,而要大大发展农业生产力,最重要的问题在于保证农业有足够的劳动力。而要保证农业有足够的劳动力,就必须做好农村人民公社内部的劳动力安排工作。那么,农村人民公社应当怎样来安排劳动力呢?
第一,兼顾基本建设和当前生产,而以当前生产为主。任何一个人民公社,既要搞好基本建设,更要搞好当前生产。基本建设和当前生产,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说它们是矛盾的,是因为这两方面都要占用劳动力,如果在劳力上分配不适当,不是影响了这个,就是影响了那个。这一矛盾实质上是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矛盾。说它们是统一的,是因为这两者是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因为搞好基本建设,便可为下年增产打下基础;而当前生产搞好了,也就更加有力量进行基本建设。但是,有一些人民公社,把过多的劳力,投入到基本建设中去,而用于当前生产的劳力,却显得不足了,甚而过分削弱了,这就势必要影响当前的生产,所以,今后的基本建设,只能是、也必须是在不影响当前生产的前提下去进行。目前,正是农事活动最繁忙、最紧张的季节,凡是因为基本建设占用劳力过多,因而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当前生产的人民公社,有必要本着两者兼顾、以当前生产为主的精神,对劳力重新进行安排,把应该抽调和可能抽调的劳动力,抽调出来,补充到当前生产这个主攻战线上来。
第二,兼顾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工业、商业以及文化教育卫生事业,而以农业为主。人民公社既是一个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的综合经营单位,又是一个工农商学兵的统一组织单位,它就不能不对这各个方面都兼而顾之。所有这些方面,也是既矛盾又统一的。但是,任何矛盾,都有它主导的方面。在这些矛盾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农业。这个主导的地位,不是由人们的意志决定的,而是客观事物规律性的反映。因为从这许多方面来说,只有首先搞好农业生产,才能更好地实现多种经营的方针,更好地发展社办工业、商业和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当然,这些方面的发展,反过来又会更快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除保证农业生产所必需的劳力之外,对这些方面也必须兼顾。一般地说,现在不是对这些方面没有兼顾,而是顾得偏多了些。对这头顾得多了,就势必对农业生产顾得少了,这不仅对农业生产不利,对实现多种经营的方针也是不利的。这种情况必须纠正。
第三,在农业生产中,要兼顾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它作物,而以粮食作物为主。在它们之间,同样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从1958年大跃进以来,我们国家的粮食生产,虽然有了急剧的增长,但是,比起国家和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来,还相差很远。因为粮食问题,不仅是吃饭问题,多年来的经验证明,只有增产更多的粮食,才更有可能把包括农、林、牧、副、渔在内的整个农业生产带动起来,更好地实现农业多种经营的方针。尤其在今年这种自然灾害严重的情况下,搞好粮食生产,就更加显得重要了。因此,所有人民公社,都应该首先保证粮食的更多增产,在这个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同时保证棉花、油料的增产,以及发展麻类、蚕丝、茶叶、糖料、蔬菜、烟叶、果品、药材、杂品等作物的生产。衡量我们是否正确地贯彻执行了这个方针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对劳动力的安排。在粮食生产中,兼顾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它作物,而以粮食作物为主的方针,是一个长时期的方针。我们不仅要在种植上重视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在田间管理上也要重视解决这个问题,在当前来说,只有加强粮食作物的田间管理工作,才能保证今年的粮食增产。
为了保证按上述“三主”方针安排劳力,农村人民公社在劳动力的分配上必须要有一个恰当的比例。这个比例,是死比例,也是活比例。说它是死比例,就是比例一旦订出,必须按比例办事,首先使主攻战线上劳力足,不能打折扣。从当前来讲,就是要想一切办法,保证使65%以上的劳力(其中要有40%是男劳力)参加田间劳动。说它是活比例,就是这个比例可以随着农事季节的转化而改变,以适应各项生产的需要。
但是,这并不是说每个公社,只要按“三主”安排,就可以彻底解决劳动力紧张的问题——即农业大跃进与劳动力不足的矛盾。因为劳动力所以紧张,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城乡大跃进,占用了一些劳动力(如支援城市工业、发展社办工业、兴办各种集体福利事业等),使直接从事田间劳动的劳力相对减少;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农业生产的大跃进,“八字宪法”的贯彻执行,精耕细作程度越来越高,因而所耗费的劳动量也越来越大,即使把全部农村劳力,投入生产第一线,也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因此,农村人民公社在劳动力的安排上,既要算细账,又要算活账,客观(条件)主观(能动性)都打足,千方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一个人能顶两个人、三个人做活。否则,同样是按“三主”安排劳力,也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算死账、死算账,算来算去算住了自己,越算劳力越不足,越算困难越大,结果算成一笔泄气账,起了促退作用;另一种算活账、活算账,算来算去解放了思想,越算劳力潜力越大,越算有利条件越多,结果算成一笔鼓劲账,起了促进作用。
解决劳动力紧张的根本出路,在于加速实现农业的技术改造。因此,各地人民公社在妥善安排劳力的同时,必须继续大搞以工具改革为中心的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只有把这两方面工作都做好了,才能促进农业的持续跃进,保证农业——这个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越来越坚实,越来越稳固。
(摘自7月14日《山西日报》社论“‘三为主’保基础”)
根据农业是基础的方针 解决劳动力分配的矛盾
农业是我们工农商学兵共同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基础,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如果基础不巩固,一切事业也不会巩固;基础不发展,一切事业也不可能充分发展。大家都应该把发展农业当作自己的任务,都应该积极关心和千方百计地促进农业的发展。
人民公社化以来,农村人民公社包括了工、农、商、学、兵,农、林、牧、副、渔多种事业,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农村人民公社的领导,如何正确处理和安排这些事业,处理它们的相互关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党一再告诉我们,在农村进行多种经营的同时,要把发展农业放在首要地位。绝大多数干部和群众是这样认识和执行的,也有极少数不是这样。
在处理农村的农业和社办工业的关系上,就有把工业摆在不恰当的位置,过多地占用了农业的劳动力,影响了农业发展的情况。发展社办工业,无疑是必要的,但是这是一个长时期的任务。而在发展社办工业时,更必须坚持社办工业首先为发展农业服务,为农村人民生活服务和为大城市服务的方针。不要把主要力量用在发展一些与发展农业无关,甚而与直接为城市服务无关的事情。那样,会削弱了农业,离开了党的农业是基础的方针。有人认为发展工业是为了追产值,追利润,觉得这样可以提高社员的收入。但是,如果农业不发展,人们没有足够的粮食,工业没有足够的原料,不能生产足够的日用工业品,社员实际也得不到什么好处。更重要的是,如果因为缺少粮食和其他工业原料,城市的轻重工业不能发展,农村还会因为得不到机器设备更加不能发展,对于农民的长远利益很不利。在安排农村的农、林、牧、副、渔的关系上也是如此。除了以林、牧、副、渔收入为主的地区外,农村人民公社如果不是以农业为主去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丢了农业,也会丢掉其他,最后一定会招致不良的后果。有少数干部和群众不把农业放在重要的地位,轻视农业,不安于踏踏实实和积极地发展农业,不是在积极发展农业中去提高农村人民生活。这是有害的,也是旧社会轻视农业劳动的资产阶级思想残余,在一部分干部和群众中的反映。对于这种有害的思想,必须认真展开辩论,澄清认识,彻底克服。目前,我们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还低,为了夺取收成,还不得不花费较多的劳动。面对这样的情况,农村的干部和群众应该奋发起来,努力改变农业落后的状况,实现农业的技术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农业在什么时候也是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努力发展农业,为全国人民提供日益丰富的粮食和工业原料,是全体农村干部和群众的极其光荣的任务。
发展农业,还需要正确处理农田基本建设和当前农业生产的关系。社会主义的大农业,要求有日益扩大的基本建设,兴建水利,添置大型农具,进行不断扩大的再生产,高速地发展农业。进行农田基本建设,这是发展农业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但是,长远利益必须和目前利益相结合。例如,当前北京市的抢种、锄草和种菜的任务,虽然是目前的利益,但是这些活茬如果不能及时完成,就会严重地影响今年的收获,影响今年的大跃进,并进而影响城乡人民的生活,影响工业和其他事业的发展,影响明年农业的扩大再生产,结果又影响了农业和国家的长远利益。有些干部没有作到既抓当前又抓长远,农忙多抓当前,农闲多抓长远,使两者结合起来。我们必须帮助他们学会这样做。农业的基本建设,是较长期的任务,不要急于在一个短时间内全部完成它。不然,就会因为任务大,时间长,占用资金人力多,分散了农业的力量,削弱了完成当前农业生产的力量,对于发展农业反而不利。
上述两方面的矛盾,集中反映在农村劳动力的分配上面。我们的各项事业都在大发展,到处都需要劳动力,因此,劳动力是紧张的。为了解决农业劳动力紧张的问题,根本的方法是迅速发展农业的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彻底改变用绝大多数人搞农业的局面。这是一个比较长远的任务。在实现这个任务中,要坚决贯彻土洋并举“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大搞群众运动,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决不能重洋轻土,重大轻小,把实现机械化的任务完全放在城市送来拖拉机等上面。县区工业、社办工业应该把主要力量放在这方面,制造改良农具,担负修理任务。解决农业劳动力紧张问题的另一方法,是正确地安排和使用现有的劳动力,消灭不合理使用的现象,消灭浪费,认真体现农业是基础的方针。
  (摘自《前线》1960年第14期社论“要在行动中体现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基础的思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