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各省市学术界讨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8-04
第7版()
专栏:学术动态

各省市学术界讨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讨论,已在各地的学术界展开,许多省、市的哲学社会科学学会举行了座谈会,地方理论刊物最近一个时期也发表了不少讨论文章。
安徽的《虚与实》杂志第七期上,发表了署名安集文的一篇文章。作者比较全面地概括了这个问题的各个方面,并论述了这次讨论的重大现实意义。作者指出,在实际工作中,承认不承认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原理,关系到下列几个问题:(一)怎样对待理论的指导作用和政治挂帅的问题;(二)怎样对待从实际出发和调查研究的问题;(三)怎样对待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问题;(四)怎样对待不断革命的问题(如果以为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不是矛盾的同一,是可以一次完成的绝对僵死的符合,那就必然导致右倾保守);(五)怎样对待实际工作中的成绩和缺点的问题(主观和客观的一致是一个过程,人们不可能一下子绝对完善地反映客观事物)。
南京《江海学刊》第七期上登载了《从哲学史看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文章,作者夏冰雪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以前各派哲学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指出:“朴素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只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不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差别性。二元论只承认二者的差别性,不承认二者的同一性。机械唯物主义虽然承认了它们的差别性,又承认了它们的统一,但是,却不理解它们的辩证的统一。”这几种见解都是形而上学的。黑格尔第一个自觉地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提出了“思维和存在同一”的命题,论证了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精神和自然、逻辑和历史等等的辩证的同一性,但他是从彻底的唯心主义的基础上来论证这种同一性的。只有马克思主义才真正解决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各地在讨论中,也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错误的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湖北、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座谈会上都提出了这个问题。有些同志认为,错误的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理由是: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思维正确地反映了存在,二者才有同一性,否则就没有同一性;人的认识发展过程是由不知到知,由片面的、表面的知到多方面的、本质的知,这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不断破裂和不断建立的过程,所以同一性不是贯彻始终的;错误的思想虽然有其客观根源,但是并不符合客观实际,不能转化为客观存在,不能对客观存在起改造作用;如果说错误的思想和正确的思想都和存在有同一性,那就不能区别错误和真理了。另外有些同志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哲学上的普遍命题,既适用于正确的思维,也适用于错误的思维,思维与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不能因思维的错误而改变,如果说错误的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那就否认了对立统一规律的普遍性;错误的思维也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反映,它也能局部地转化为现实,因为人们也会在错误的思维指导下去行动,这种行动也能对存在起反作用(当然最后会失败);如果否认错误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就会放松对错误思维的斗争。上海的《学术月刊》今年七月号上,就发表了关于这个问题的两篇观点针锋相对的文章。
广州哲学界的座谈会上,谈到了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体是什么的问题。据今年五月号的《理论与实践》报道:有的同志提出,不能说思维和存在所共处的统一体是客观物质世界,而应说是实践过程。主要理由是:矛盾和它所共处的统一体,是一齐发生、一齐完结的,因此,“把永恒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看作是历史的、有条件的具体的思维和存在的矛盾所共处的统一体,这显然是不妥当的。”多数参加讨论的同志认为: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体是客观物质世界,而实践是思维和存在相互转化的条件;实践并不是一个什么超出思维和存在之上的最大范畴,它的存在根源于物质世界的主体的人的存在。
讨论表明,对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仍然有一些不同的意见。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举行的座谈会上,个别同志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有其特殊性,因此,他们就认为“矛盾的同一性”原理,并不完全适用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最近几期的《新疆红旗》上,除发表了批评世诚的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论点的文章外,也按照“百家争鸣”的精神发表了几篇反面观点的文章。《新疆红旗》今年第十四期上马其芳的一篇文章里说,“没有人类之前,仍然有客观存在。所以思维和存在并不是一个对立的统一体。”又说,“比如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存在,资本主义思想和资本主义存在,它们之间谁与谁有矛盾呢?”在内蒙古哲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分院联合召开的座谈会上,也有人认为“存在可以转化为思维,但思维不能转化为存在”,并以此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实践》今年第七期上发表了批评这种论点的文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