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朝中友谊万古长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8-10
第6版()
专栏:

朝中友谊万古长青 朝鲜 李阳爕
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朝鲜每个男女老幼的心中,都永远怀着对伟大中国人民的深厚友情。
金敬夏同志担任里人民委员会委员长的这个村子,座落在靠近军事分界线的地方。在村前的烽火山顶上,可以望见在军事分界线以南零零散散、破烂不堪的农民的草房。而军事分界线这一边的村庄四周,一片绿油油的水稻盖没了田垅。走过这一片令人喜欢的庄稼地,走进村口,就看见红瓦屋顶的中学校舍。院子里,有圆形的大花圃,盛开着天竺、牡丹等芬芳艳丽的花草。这里用白石子嵌着“中朝友谊万古长青”的字样。学校的教员室、农业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许多屋子里的墙上,都挂着用金线绣着“友谊长存”等字样的红色锦旗。
所有这些,都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勇士们所留下的友谊的象征。
村里的人们,在欣欣向荣的生活里,永远保存着这些石嵌的标语和锦旗。每当看到它们时,人们就情不自禁地怀念着同生死、共患难,共同流过血汗的亲密的中国朋友。
1950年年底,抗美援朝战士们第一次来到这个村子。从那时直到1958年春天撤军为止,中国人民志愿军同志们一直和这里的人们共同生活了八年之久。我们所熟悉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所展开的“金贞顺”手榴弹运动,就是在这个村子里发生的故事。村里的人们,每当想起这个故事,就记忆犹新地感到国际主义战士——中国人民志愿军勇士们的高尚风格和亲如骨肉的情谊。这个故事发生在1957年8月。迎接“八·一”建军节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在位于这个村庄东北方的抹阳山山沟里召开了群英大会。大会结束后,村里的人们演出了自己准备已久的节目。报幕员介绍了金贞顺姑娘的独唱节目。接着人民学校一年级学生金贞顺,在热烈的掌声中登上了用原木临时搭成的舞台。但是她久久地没有唱歌。志愿军勇士们以为她害羞,就给这个穿着五彩上衣的少女更加热烈地鼓掌。但是,金贞顺仍旧把头深深地埋在胸前,只是卷弄着上衣的飘带。突然,她伤心地哭起来,没有唱歌就跑回了后台。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贞顺不是这个地方的孩子。她家在汉城,爹娘都死在敌人的屠刀下,只剩了她一个人。当她的母亲在遭到敌人的严刑拷打后,临死时紧紧地搂着她仅有的一个女儿——金贞顺,叮嘱她“长大了要给爹娘报仇”。这样,只有九岁的贞顺,一个人走了一百七十多里路,投奔到了住在这里的叔叔家。
一位军官给大家叙述了上面的情况,接着说:“她恨敌人,她要我们替她报仇!”
军官还没有说完,志愿军勇士们就一窝蜂似的跑上去团团围住金贞顺。“我们一定给你报仇雪恨!”一个战士说出,人群里响出了宏亮的呼声:“消灭美国鬼子!”
过了一个月以后,这里的里人民委员会接到了一封信。是曾经在这里驻防过的一支志愿军部队从前方寄来的。信里说,他们在攻占西部战线“二一六点八”高地的战斗中,为了替金贞顺报仇,每人从自己的手榴弹袋中选出最好的一颗,都写上了金贞顺的名字。信里写道:“这天,我们同数倍于我军的敌人战斗,虽然没有把所带的手榴弹全投向敌人,但是,谁也没有剩下写着金贞顺名字的那个手榴弹。”
村里的人们,念着这封信的每一句话,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那么多的志愿军勇士们,把一个朝鲜少女的仇恨,当作自己的仇恨,在激烈的战场上也牢记着金贞顺的名字,为了给她报仇雪恨,拿出百倍的力量,狠狠地打击了敌人。看吧!他们的心灵里蕴藏着多么深厚的情谊呀!自从那天晚上的演出会以后,志愿军勇士们一直照顾着这个女孩子,有的战士还用津贴给她买了衣服和鞋子。
金贞顺前年已经念完了初中,长成了既能干又能歌善舞的活泼的姑娘。“看,她长成了多么活泼的姑娘;红红的脸蛋成天带着微笑,这个幸福的微笑,就是志愿军给她带来的。”管理委员长说着,以父亲般的挚爱的眼神看了看从庄稼地里回来的贞顺。
正义的朋友们不仅给贞顺一个人留下这种永恒的深情厚谊,而且给这个村庄的每一个人带来了幸福和喜悦。
这个村子曾经过四次激战。每一次,村里的老百姓都只带一些衣服和粮食疏散到后方去。志愿军同志们就派人保护这些老百姓居住的防空洞和财产,以免老百姓受到损失。这些战士忠实地执行了毛泽东同志“要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教诲。战斗结束后,村里的老百姓还没有回来,这些志愿军同志已经着手为村里的人们加固或重修被破坏的防空洞。有时,甚至在枪林弹雨之下,还耕好了地,种上了庄稼等人们回来。他们为了照顾刚回来的老百姓,宁愿饿着肚子,把自己的饭菜挨家挨户地分给老百姓。赵建元老人感激地对他们说:“剪下我的头发,给你们打鞋,也不能报答你们的恩情的万分之一呀!”这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当天晚上不顾部队同志们的劝阻,往前线背了两趟军粮和弹药,来回走了三十多里。
这种心情,并不是赵建元老人独有的。
有一年涨大水,有一个二十二岁的人民军家属南仙妣,看到上前线的志愿军战士们脱了衣服过河,就动员了二十多名妇女自卫队员(当时青壮年都上前线,后方只留下妇女)组织支援志愿军的突击队,给他们架桥。敌人像冰一般地打过来的炮弹在爆炸,敌机在头上不断地盘旋轰炸和扫射。但是,妇女们为了在天黑以前架好桥梁,不顾一切危险,展开了紧张的架桥战斗。在这个工程中,南仙妣失去了弟弟,自己也被炸伤,昏过去了。同志们把她抬到志愿军医院。志愿军同志们看到她的一只胳膊被炸断,流血过多,有生命危险,都争着给她输血,使她渐渐恢复了知觉。此后,志愿军同志们每天都来慰问她,希望她早日养好伤。
这样的血肉相关的深厚情谊,胜过了人间的一切崇高和美丽的事物。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分开我们中朝人民的这种友谊。
志愿军同志们把朝鲜人民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只要能帮助村里的人们,就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他们往往自己不吃午饭或者少吃,尽力节省出粮食来,给当时缺少粮食的居民。他们还给这个村庄盖好了民主宣传室和学校。当他们将要撤军的时候,还敲开冰河,跳进水里,建设了水库的大坝。村里的人们为了永远纪念他们,把它命名为“友谊坝”,在坝上立了纪念碑。
“我们的生活刚要好起来,志愿军同志们就都回国啦。他们现在来看到我们欣欣向荣的生活,该多么高兴啊!”当我们访问南仙妣的时候,她向我们说。
战前,这里一共有四百来户人家,但在战时只剩下二十四户人家。今天,这个村庄已盖好四百三十多户住宅,还有诊疗所、商店、幼儿园和十五所托儿所、九所民主宣传室以及澡堂等各种文化福利设施。村里的居民,在农业社中发挥了集体的创造力量,使农业产量早在大前年就超过了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时期的80%。志愿军同志们给他们建设的友谊坝,灌溉着占全部水田面积的25%的水田。村里的居民又自己建成了水库,把它命名为“报恩水库”,正在灌溉着五十多町步水田。其余的八十多町步旱田,也已经建立起了灌溉体系。
“在用鲜血捍卫了的土地上,我们要建设美好的社会主义乐园!”村里的人们正在向着这一辉煌的目标迈进着。
“你看,志愿军同志们给我盖这座房子时,我还没有什么东西摆在这两间屋里。可是现在,我已经有了收音机、缝纫机、挂钟、衣橱等家具”。南仙妣同志微笑着说,充满着对亲密朋友的无限怀念。在我们党所指引的合作化的道路上,他们亲手创造的生活越是幸福,就越是怀念最亲密的朋友。
当我辞别南仙妣和她的丈夫走出来的时候,再次深情地仰望了一下挂在她家门上的写着“志愿军之家”的横匾。
洋溢在这个村子里的朝中友谊,像传说一样将会永远为我们的子孙万代所传颂。
朝中两国人民之间日益加深着的深厚友谊,同长流在我们两国国境上的鸭绿江和图们江一样,将永远在我们的心中畅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