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英雄业绩的见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8-10
第8版()
专栏:

英雄业绩的见证 张山
纪录我们英雄的登山队员们《征服世界最高峰》的彩色纪录片,已经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了。影片中有许多非常宝贵的镜头。其中最值得珍贵的两个镜头,是由运动健将、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的英雄屈银华同志,亲手在5月25日清晨返回山下时在海拔八千七百米的地方拍下的。一个镜头是珠穆朗玛顶峰上布满了白皑皑的积雪,在白雪上隐约可见一行英雄们留下的足迹(见左图)。另一个镜头是一片茫茫的云海,喜马拉雅山区的群峰像刚刚冒出地层的竹笋一样露出云层(见右图)。本来珠穆朗玛峰的北部,经常有十几级大风的袭击,顶峰上的雪粒被大风吹刮起来,卷入高空,变成白云似的“雪旗”飘挂在珠穆朗玛的上空。我们如果在晴朗的天气从珠穆朗玛峰北部下面,用望远镜头来拍摄顶峰,只能看到赤裸裸的赭色的岩石,看不到积雪;如果刚刚下雪,阴云还没有消散,在山下又根本望不见顶峰。现在摄入镜头的,真是罕有的景色。5月25日清晨,我们的三位英雄,登上顶峰下来的时候,刚巧遇到天气转变,开始下雪,顶峰上的雪还没有被风刮跑,在距离顶峰不远的地方,我们的英雄拍下了它。“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登上世界最高峰,创造了英雄奇迹,怎么能拍到这两个珍贵的镜头呢?它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征服世界最高峰的英雄业绩的见证,给这部影片增添了无比的光辉。
参加拍摄的运动健将除了屈银华同志外,还有石竞同志。影片中在海拔七千六百米以上的高度所拍的许多其他精彩镜头,都是他拍的。他拍下了登山英雄们在八千一百米高处,缺氧和体力消耗过多的情况下坚持前进的英雄气概;他也把从前资本主义国家的登山家在那里遭到失败,留下的帐篷和登山特殊装备的残骸摄入了镜头;还拍下了在海拔八千五百米高度建立最后一号高山营地——突击顶峰的情景。过去八千米的高度在航空生理学上被认为死亡地带,而今天拍摄这些镜头的地方,都在八千米以上;这是我们的登山英雄们创造的奇迹。
登山的拍摄任务是艰辛的。我们从八千一百米高度的镜头里可以看到:登山时人体的平衡都难以保持,站稳脚跟就不容易,而我们的英雄竟拿起摄影机拍摄了镜头。可以想像得到,这该要付出多大的毅力和辛劳?而攀到八千五百米高度的时候,不管谁也都是精疲力尽了,但石竞同志还是坚持拍摄,如果没有大无畏的精神是决不可能做到的。
这里,不能不提到我们的两位专业摄影师牟森和王喜茂同志。牟森同志是第一次登山,这次攀到六千八百米,在那里住了九天。王喜茂同志可以说是一位拍登山影片的老手了,这次他攀到七千四百米的高度。在行军中间,为了抢拍镜头,他们有时要赶到登山队伍的前面;有时又要冒着生命的危险走在队伍的外边;有时却又要等整个队伍走过去,拍完了镜头,再赶上队伍去。到了营地,别人可以休息了,他们还不能休息。要抢着拍材料。
看了这部动人心魄的影片后,我们禁不住要向拍摄这部影片的英雄的摄影师们致敬!感谢他们在电影摄影史上又写下了新的宝贵的篇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