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新疆莫索湾军垦农场边开荒边播种 新垦荒地小麦大面积丰收 每个管理麦田的职工平均为国家生产小麦五万多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8-14
第4版()
专栏:

新疆莫索湾军垦农场边开荒边播种
新垦荒地小麦大面积丰收
每个管理麦田的职工平均为国家生产小麦五万多斤
本报讯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莫索湾六个新建军垦农场边开荒、边播种,使今年小麦获得了大面积高额丰产,成为新疆地区多种多收和高产多收的一面红旗。
莫索湾位于准噶尔盆地腹部,过去是一片渺无人烟的荒原。两年来人民战士在这里开垦了八十四万多亩荒地,播种面积达到了七十五万亩,其中,最近收获的二十六万四千多亩冬小麦,全部获得了大面积高额丰产。这些农场除实现一季自给外,可上缴给国家五千万斤小麦。平均每个管理麦田的职工为国家生产了五万多斤小麦,比去年增加了大约一倍。
过去,生产建设兵团各个老场在开荒与播种中都是两班人马,两套机具。基本建设队伍专管兴修水利和开荒造田等基本建设,农业生产单位专管耕、播、耘、管、收等农事活动。由于两套管理制度,农闲大开荒地的时候,基本建设得不到农业生产单位支援,而在农忙时,基本建设队伍也很少支援农业单位。莫索湾各农场改变了这些作法,一开始就实行兴修水利、开荒造田等基本建设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办法,做到了农闲突击开荒,农忙突击农事活动,实行包开、包种、包成本的“三包”制度。今年全莫索湾播种面积比去年扩大一倍,而劳力机具没有增加,这是由于各农场抓紧春耕播种前的三个月农闲时期,以半数劳力和三分之一拖拉机开垦远处大面积荒地,使开荒走在播种前面,播种又跟着开荒。因此能做到一边开荒,一边播种。
莫索湾是一片干旱的荒原,有水才能种地,水足才能高产。莫索湾各农场在开荒中一开始就保证水利先行。在开荒初期,各农场集中了四千七百多个劳动力,协作兴修水利,实行大兵团作战,五十多天就兴修了四条可灌溉百万亩地的长达一百二十二华里的大干渠。以后全部农田建设都是根据统一规划,开荒播种与水利化、园田化、园林化和机械化相结合。各农场共建成干、支、斗、农等各级水道二千多公里,组成完整的自流灌溉网;兴修了长达四百三十多公里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便利大型拖拉机、汽车行驶。同时进行了几十万亩土地的平整工作,种植了五万四千多亩地的防护林带。对十多万亩盐碱严重的农田,都经过冲洗盐碱、施肥等措施改良土壤。
为了夺取荒地小麦大面积高额丰产,莫索湾各农场认真总结了去年丰收经验,批判了多种免不了粗放的错误论调,树立了人定胜天的雄心壮志,根据新荒地的特点制定出一套适合当地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的技术措施。冬麦播种期间,各农场根据早播比晚播增产的经验,在适播期只有短短十多天内,普遍采取适时早播,尽力减少或消灭晚播面积。在田间管理工作上,各农场根据部分荒地十分肥沃,部分荒地贫瘠并有盐碱的特点,对厚地着重抓防倒伏;对瘦地水肥加码,使其平衡发展。今年各农场在防倒伏的措施中,对肥地小麦适当推迟灌拔节水,控制茎基部一至二节不过份伸长,这样既可巩固有效分蘖数,增加每穗粒数,又可使茎秆粗壮。(附图片)
下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战士在进行田间管理 新华社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