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综合利用野生资源 高速度发展山区经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8-14
第7版()
专栏:

综合利用野生资源 高速度发展山区经济
中共文县委员会
甘肃省文县碧口镇的县、社工业,实行“一厂多能,一物多用”,广泛地综合利用野生资源,为最合理、最节约、最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和设备、高速度地发展山区经济,找到一条广阔的道路。
碧口是个山林地区,位于白龙江畔,水草丰美,四季常青,野生资源相当丰富。可以利用的野生动植物在一千种以上。其中,野生纤维、淀粉、油料、药材和栲胶等原料遍地皆产。这里虽然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是在解放前,由于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加上山大沟深,交通阻塞,丰富的资源无法利用,农民生活十分贫困,甚至连一双布鞋、一条缝衣服的线也得到四十里以外的四川去买。人民过着“端着金盆银碗讨饭吃”的生活。解放后,随着交通事业的大发展,碧口地区在1958年和1959年大力发展县社工业,狠抓野生植物综合利用。截至目前,已建立综合性的野生原料加工厂十四个,生产项目包括人造棉布、造纸、酿酒、竹藤编织、制肥皂、野生油料加工、水产加工等,产品达三百多种。去年的总产值为八十六万六千多元,其中县办工业产值占二十九万多元,碧口人民公社社办工业产值为五十七万三千多元。社办工业总产值已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1%。随着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进一步开展,从去冬以来,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实行“一厂多能,一物多用”,充分利用资源和设备。今年元月至5月,县社工业的平均月产值又跃增到十二万三千多元,比去年的平均月产值增长50%以上。
碧口地区县社工业广泛利用野生资源,促进了山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这条道路是在荆棘丛中走出来的。开头办厂时,许多人迷信“洋”办法,看不起“小土群”,说:“工厂工厂,机器要响;机器不响,不成工厂”。为了解决这些思想问题,县、社党委在社员中广泛开展了“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多种经营,高速度发展山区经济”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社员认识到因地制宜,综合利用野生资源是建设山区、促进山川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县社党委打好思想基础以后,又确定建厂的原则是:有啥原料办啥厂,出产什么加工什么;没有的不办,有的大搞特搞。”结果就在1958年冬季出现了县办、社办、队队办工厂的热潮,到1959年底共办起各类厂子五十多个。但是这时,由于县、社工业和生产队副业之间没有明确分工,原料供求上发生了矛盾,不能有计划按比例的生产;同时各厂之间不能紧密配合,形成某些生产脱节现象。例如,人造棉厂加工的产品,纺纱、织布厂不愿利用,因而造成一方面积压原料,另一方面因原料缺乏,生产时常中断的现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县、社工业进行了明确分工,提出重点加工的项目是:量大面宽的野生纤维、淀粉、野菜、竹藤、油料等。其中经营范围较广、投资较大、技术比较复杂、需要劳力较多、担负全县供应任务的造纸、竹藤编织、酿酒、制醋、副食品加工等,由县办厂经营;资源较分散、投资小、花费劳力少、技术比较单纯的人造棉、纺纱、织布、制鞋、野生油料加工、水产加工、制造土农药、制造土化肥等,由社办厂经营。根据这一原则,对原有五十个厂子进行调整合并,按生产性质建立了十四个综合性的加工厂,每个厂设有四、五个专业车间。其中加工野生植物的县办厂有四个,社办厂有五个。在厂与厂、车间与车间又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在经营管理、资金核算、技术等方面,县办厂有指导社办厂的责任;在原料方面,社办厂以半成品支援县办厂。车间与车间根据生产特点,在自己的淡季,从劳力、设备等方面支援兄弟车间的旺季,使之更适合于野生原料加工的特点,抓住季节性生产,做到了季季有活干,产值有保证。
碧口地区综合利用野生原料的显著特点是,把工业生产与农村副业生产密切结合起来,彼此促进,共同繁荣。工业需要什么原料,副业就有计划、按需要组织生产或采集什么原料。在综合利用的范围不断扩大中,需要的原料品种愈来愈多,农村副业生产的门路就越来越广。县社工厂在解决原料问题上采取的办法是:大宗的野生纤维、淀粉、竹藤等,由公社按各个厂的计划需要,统一安排,分配各产区的生产队,组织半劳力、附带劳力,成立固定专业队生产或采集;对小宗或零星的野生果实、叶、杆、花、根、野菜,由厂队挂钩,由生产队组织社员利用农间空隙采集;对于季节性特别强的野生油料、淀粉、杂菌等,在夏秋两季组织社员,全民突击,开展“小夏收”和“小秋收”运动;对新发现的原料,各厂把标本发到各生产队,组织社员采集。这些原料统一由商业部门收购,按照计划或厂队签订的合同,统一调拨。现在碧口地区综合利用的野生植物原料达到一百多种,其中今年上半年新增加的有三十多种。这样不仅扩大了副业生产门路,而且也增加了综合利用的花色品种。例如,酒厂原来只生产七、八种酒,今年增加到二十九种,原料供不应求的矛盾反而得到解决。
碧口地区综合利用野生资源是在不断革命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由于树立了“综合利用没有顶,野生资源挖不尽”的思想,路愈走愈宽。为了做到主要原料都综合利用,各厂确定重点加工的原料,许多厂还在专业车间之外设有综合车间,专门担负试验废品利用,加工新发现的原料,最大限度地提高综合利用率。现在,蕨根、葛根、作合山、龙须草、竹藤、野菜等主要原料都达到了一物多用。每个厂有自己的主要产品和副产品。例如,酒厂原先只能制酒,现在用作合山一种原料烤胶、酿酒(提炼酒精)、制醋、提取饲料,最后剩下的渣滓由土化厂与磷灰石混合,沤制成磷肥,达到五用。综合利用范围扩大后,每百斤作合山的出酒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34%,还增加了接近于酒的价值的二十二斤烤胶和其他三种副产品。野生纤维综合加工厂,用龙须草造棉、织布、制鞋后,每季给国家节省五百二十多丈棉布。今年他们又用当地出产的苦莲籽(有毒的树籽)代替面粉浆线,使制鞋原料除鞋面布外,全部用野生原料代替。只碧口地区综合利用野生原料,去年就给国家节约了二百多万斤粮食,今年生产的各种产品,成本普遍比去年降低20%—40%。
碧口地区县社工业的职工原来都是农民,其中70%是没有生产技术的妇女。通过两年来的锻炼,五百多名职工中已有70%变成了内行,掌握了工业生产技术,其中30%达到了多面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