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大力推行田间积肥制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8-17
第4版()
专栏:

大力推行田间积肥制度
中共黑龙江省委农村工作部长 王操犁
(一)
肥料是粮食的“粮食”,是农业“八字宪法”中的一个主要内容。从技术方面来看,农业的增产从来就和增施肥料密切联系着。解放以来,我省农业产量的迅速增长和肥料的不断增加是不可分割的,在1958年以来的农业大跃进、大丰收运动中,肥料的作用更加突出。在今后,增施更多更好的肥料,仍是高速度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项主要措施。因此,必须把肥料作为一项长期的农业基本建设来进行。
解放以前,由于敌伪和剥削阶级的长期统治,我省耕作十分粗放,大部耕地不施肥,在总耕地面积中施肥的土地只占30%左右。而且施肥量很少,一般每亩地只施二千斤左右。解放以后,在党的领导下,随着土地改革运动、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胜利进行,肥料工作和其他各种增产措施,一起被列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建设项目,并日益得到加强。历年来连续开展了“五有三勤”积肥运动,大跃进以来又连续开展了千军万马的全民性的积肥运动,使肥料工作不断的提高和发展。1958、1959两年,施肥面积达到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平均每亩施肥四千斤左右,根本改变了解放前的施肥状况,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连续跃进,产量不断提高。但是积肥、造肥、运肥和施肥的工作量很大,1958、1959两年的肥料用工,约占两年田间作业总用工量的35%—40%。今后如果要比这两年增施更多更好的肥料,也就必须比这两年增加更大的工作量。在我省的耕作季节较短、地多人少、劳力畜力极其紧张的条件下,继续扩大肥料工作的工作量,势必排挤其他各项农业增产措施和多种经营的发展,这是一个尖锐的矛盾。切实解决这个矛盾,以较少的劳力畜力,增施更多更好的肥料,是摆在农业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为解决这个矛盾,我省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取得了不少经验。从已有经验看来,出路有二:一是实现肥料工作的机械化和半机械化,一是实行田间积肥制度。实行田间积肥制度,可以引起整个肥料工作的一系列改革,不仅在现在的手工劳动的条件下,对肥料事业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在实现机械化、半机械化以后,同样有重大意义。
(二)
田间积肥,是我省积肥制度的一个重大改革,可以使我省积肥制度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
我省积肥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是积肥地点问题。主要是由于实行村内积肥,耗费劳力畜力过多。我们知道,积制肥料,都需掺用相当比重的土,一般基肥中约含土60%—70%。积肥时,要把这样多的土从田间运回村里来,施肥时,还要再运到田间去。就在这一运进运出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劳力和畜力。因此,不解决这个问题,也就难于解决节约劳力畜力的问题。而不能节约劳力和畜力,肥料的继续增加也就要遇到极大的困难。第二是积肥时间问题。正由于积肥需要占用大量的劳力畜力,在春耕、夏锄、秋收等农忙季节就无法大规模的进行,只有在农闲季节发动运动进行突击;我省常年积肥制度所以未能很好的建立起来,而不得不主要利用“挂锄”期和冬季进行积肥,就是这一客观情况所决定的。当然,“挂锄”期是积肥的一个十分良好的季节,但是大跃进运动开展以来,由于后期田间管理工作的加强和多种经营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挂锄”期已不存在了。因此,积肥工作如不迅速研究安排,就只有全部挤到冬季去进行。而冬季积肥,醱酵较慢,质量较差,肥源也较少。如果一年之中不在条件较好的春、夏、秋各季,而主要集中在条件较差的冬季来积肥,那么我省肥料工作就难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第三是积肥方法问题。我省一般是采取地上积肥的办法,即是在地面上堆集起来,听其自然醱酵。这种办法由于粪堆透风、温度低、醱酵较慢而且不易醱透,影响积肥速度和肥料质量。这个问题在冬季表现得更加突出。同时由于风雨侵蚀,流失很多,粪堆表面又有大量不能醱酵的生粪,损失较大。因此,改进积肥方法,使积肥造肥进行得又快又好,又不受损失,是我省在肥料建设上所必须解决的又一个重要的问题。
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我省肥料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具有决定的意义。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田间积肥制度为我们开辟了一条道路。田间积肥制度,就是把纯粪送到田间,就地掺土,就地沤制,可以免除村内积肥往返运土的工作,节约大量的劳力畜力。实行田间积肥,必须采取地下积肥(即是挖坑沤肥)的办法(采取地上堆肥时,也必须进行密闭措施)。地下积肥由于封闭严密,醱酵又快又好,肥料质量要比地上积肥好得多。并由于可以就地充分利用草炭和各种植物、杂草等为肥源,而且春、夏、秋、冬各季都可以连续进行沤制,积肥的速度、数量也远比村内积肥高得多。所以田间积肥不只是一个积肥地点的改变问题,同时又是一个积肥方法的重大改革。这两个方面的改革,就可以使我们以较少的劳力畜力、较短的时间,积出数量多质量好的肥料来。那么我们就不仅可以在农闲季节进行积肥,也可以在农忙季节进行积肥;从而我们就可以把常年的积肥制度建立起来。
我们强调田间积肥、地下积肥、常年积肥,决不是说要全部排斥村内积肥、地上积肥、季节突击积肥。村屯附近的土地、园田地依然要靠村内积肥来解决。分散的、零星的、临时性的积肥,也还要采取地上堆肥的办法。而在农闲季节发动更多的群众以更多的力量突击积肥,也是完全必要的,是符合季节特点、符合生产要求的。
(三)
田间积肥,又是促进我省施肥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
施肥制度必须和田间耕作的需要相适应。也就是说,必须根据田间耕作所要求的时间、数量、质量进行施肥。能不能建立这样的施肥制度,取决于积肥制度。只有在积肥制度能够按时、按质、按量提供肥料的条件下,完善合理的施肥制度才能建立。
我省现在主要是春播时施基肥,夏锄时施追肥,这是春耕和夏锄所必需的。但是还不能根据各季生产的需要随时进行施肥。特别是在秋季深翻地时一般不施肥,或施肥很少。而在秋季深翻时施肥,则是充分发挥肥料作用,提高土壤肥力的最好时机。这个问题的存在有很多原因,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积肥工作还不能提供可靠的保证。由于夏季积肥不足,秋翻地时就出现了肥料不够或无肥可施的现象,而不得不等冬季积足了肥料,到春耕时再集中施肥。这个情况证明,施肥制度健全与否,乃是积肥制度健全与否的反映。我省在施肥问题上的目标是建立常年的施肥制度(所谓常年施肥,也就是春、夏、秋三季施肥)。为此,就必须建立常年的积肥制度,做到常年都有数量足、质量好的肥料,随时可以施用。如上所述,田间积肥正是改进现有积肥制度,建立常年积肥制度的有效措施。因之也是改进现有施肥制度,建立常年施肥制度的有效措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