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中朝友谊山高水长——访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烈士的家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8-17
第5版()
专栏:

中朝友谊山高水长
——访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烈士的家庭
本报记者 魏昌旺
在朝鲜解放十五周年纪念前夕,我们访问了著名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烈士的家庭。他的家在湖南省新化县燎原公社,这是一个五口人的家庭。从1952年1月2日,罗盛教烈士在朝鲜平安道为了抢救一个朝鲜小孩崔莹(现在的人民军战士)而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时起,他全家人的思想感情就与朝鲜人民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了。几年来,每年都有很多封信从朝鲜各地寄到他的家里。我们去访问时,烈士的父亲、六十岁的老人罗迭开同志,递给我们一捆今年从朝鲜各地寄来的信件。在这些信中,有的向烈士的父母汇报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成绩,有的报告战后朝鲜人民的建设成就,有的向烈士的父母表示决心,学习烈士的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用作好工作的实际行动纪念罗盛教烈士。平壤人民经济学院学生安绿顺在来信中写道:“……我们首都平壤的面貌日新月异,全国各地的建设蓬勃开展,这些都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英勇流血斗争换来的,我们一直没有忘记这一点。”平壤医科大学医学部一级十六班全体学生写信给烈士的母亲说:“母亲!您是生育和抚养罗盛教烈士的人,是我们所有朝鲜学生的母亲,我们虽然和您相隔很远,但我们的心却和您在一起,我们将永远生活在您的幸福怀抱里。”信中还说:“我们的祖国的南部和中国的台湾,至今还在美帝国主义的控制之下,那里的人民仍然过着极端痛苦的生活。我们一定要学习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和富强而奋斗。”许多朝鲜朋友在他们热情洋溢的来信中,表达了对烈士的崇高敬意和热爱,他们尊敬地称呼烈士的父母叫“中国爸爸”、“中国妈妈”。朝鲜著名的国际主义战士朴在根烈士的妻子李玉善,还将自己结婚时用的簪子和衣服等珍贵礼品,送给烈士的弟妹们。所有这些信、这些礼品,像千根万根红线一样,永远贯穿着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和两国父母的心。正如朝鲜人民最敬爱的领袖金日成元帅在罗盛教烈士墓碑上亲手题的词一样:“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
烈士一家人对朝鲜人民的兄弟情谊也永铭不忘。今年以来,光是烈士的父亲就给他的朝鲜儿子崔莹写过五次信。在这些信里,老人以爱护自己亲生子女一样的心情,嘱咐他要谦虚谨慎,为建设祖国加倍努力。对其他朝鲜朋友的来信,老人也都一一作复。他说:“通讯是沟通友谊的桥梁,在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斗争中,我们两国人民已经用血和肉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友谊。今天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应该使这种友谊更加巩固和发展。”
在烈士的家里,至今还完整地保存着朝鲜人民送给烈士家人的各种礼品,其中包括朝鲜人民最敬爱的领袖金日成元帅和1954年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访问烈士家庭的相片,以及1953年10月罗迭开同志随中国赴朝慰问团访问朝鲜时,崔莹的母亲及李玉善等人所送的各种纪念品。烈士的全家人把这些礼品当作珍宝一样地保存着,只有过年过节时才拿出来。正如老人所说的:“这些东西是两国人民深厚友谊的结晶,它们是天上难找,地上难寻的。”
为了感谢朝鲜人民的深厚情谊,罗迭开从1953年起,就坚持不懈地向群众宣传中朝两国人民的伟大友谊,宣传朝鲜战后的经济恢复和建设情况。今年元月份以来,他在县和公社的广播会上作了六次关于朝鲜建设情况的广播报告。为了搞好宣传工作,他自己订了一份新湖南报,每天有空就读报,有时还把有关朝鲜经济建设的各种材料记在笔记本上,作为自己的宣传资料。今年4、5月间,朝鲜南部各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对美、李反动统治的斗争,他心里更是高兴万分。为了支持朝鲜人民的爱国正义斗争,他在一个月之内就替省、地、县三级报纸写了四篇文章,有力地配合了朝鲜人民的斗争。烈士的母亲和烈士的妹妹罗婉香、弟弟罗盛明等,也都利用各种机会向公社社员和学校学生介绍朝鲜社会主义建设的情况。
我们在这里访问了两天。在这两天中,我们看到了许多来自朝鲜各地的热情洋溢的信件。从这些信里进一步看到了两国人民牢不可破的友谊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当我们离开时,烈士的全家人一再表示要我们代表他们向全朝鲜人民致节日的祝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