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欣看友谊花朵盛开——祝“朝鲜电影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8-17
第8版()
专栏:

欣看友谊花朵盛开
——祝“朝鲜电影周”
杨少任
我怀着极其兴奋与激动的心情迎接我们兄弟的朝鲜人民伟大的解放节日“八·一五”的十五周年,迎接“朝鲜电影周”在我国十六个主要城市的揭幕,迎接朝鲜电影工作者代表团莅临我国访问。
我之所以如此兴奋和激动,不仅是因为我曾有幸访问过这个兄弟之邦,在那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受到过亲如手足般的款待;不仅由于我是一个电影工作者,对电影周映出活动有着天然的职业的爱好;更主要的,每当这样的节日和映出活动来临的时刻,就会使我们更深切地想到多少年来中朝两国人民在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者和抗击美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并肩战斗中所建立起的血肉相连的情谊。
这种情谊的深远与广泛,虽卷帙浩繁的篇章也难于充分描述。仅以电影艺术的交流方面来看,这些年来也有着频繁亲密的往来,不断地开放着友谊的花朵。早在1951年,朝鲜就映出了我国的《桥》、《中华女儿》、《光芒万丈》等影片,以后又陆续地映出了《钢铁战士》、《翠岗红旗》、《白毛女》、《渡江侦察记》、《祖国的花朵》、《梁山伯与祝英台》、《上甘岭》、《祝福》、《女篮五号》、《海魂》《青春之歌》、《老兵新传》等影片。中国影片映出后,在战斗的朝鲜人民中反映很强烈,他们对反映中国人民生活和斗争的影片,感到很亲切,并受到鼓舞。同样的,在我国,早在1949年就曾映出了朝鲜影片《熔矿炉》,自1950年以后陆续映出了《我的故乡》、《少年游击队》、《重返前线》、《保卫家乡》、《侦察兵》、《游击队的姑娘》、《新婚夫妇》、《再也不能那样活下去》、《渔郎川》、《祖国的儿子》、《沙道城的故事》、《战友》、《爱国者》等等影片。朝鲜影片上映时,同样受到我国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喜爱。这是因为中朝两国唇齿相依,中朝人民在并肩反击法西斯侵略者的斗争中建立了牢固的友谊。朝鲜影片中所反映的朝鲜人民在异常艰苦的斗争环境中,充满了旺盛的斗争、胜利的信心、乐观主义的战斗精神,以及坚定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思想和毫不动摇的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意志,鼓舞了中国观众的工作、生活和斗争。像《重返前线》、《保卫家乡》、《侦察兵》等影片就大大鼓舞了人民群众送子弟参军和完成公粮任务的热情。《少年游击队》更成了我国少先队员们学习的表率。《游击队的姑娘》这部片子,广州和南宁的两位妇女干部看后都说:“金英淑(女游击队员)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中国观众在看过《战友》之后,对影片中表现中朝两国人民血肉相连的战斗友谊的动人场面长久难忘。《沙道城的故事》和《沈清传》帮助了我国观众了解朝鲜人民的悠久革命传统、不朽的英雄人物,也使我们从影片中看到了朝鲜民族艺术传统中有多么丰富的宝藏。
朝鲜电影艺术一贯遵循着列宁的党性原则和坚持积极反映人民战斗生活的优秀战斗传统,在这次电影周映出的影片中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说明。像《要爱未来》就描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在金日成同志领导下的抗日游击队胜利地打击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的英雄事迹,影片塑造了吉山等一系列不屈服的英雄形象。《九点整》则是通过一个拖拉机厂破获潜伏的敌人特务阴谋破坏的案件,教育人们在和平建设时期,也不要丧失警惕。《团结之歌》歌颂了当年朝鲜工人阶级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奴役,争取生活权利,如何在党的领导下,不同觉悟程度的工人们最终团结起来走向火热的胜利斗争行列。《金刚山姑娘》是通过一个家庭父女、夫妻团圆的故事描写了朝鲜老一代革命艺术家的战斗经历和新一代青年艺术家在党的积极教育培养下迅速成长。《金刚山》用优美动人的画幅介绍了这个著名的朝鲜劳动人民憩息和休养胜地的动人景色,富饶的资源,它在人民掌握下的新风貌。
这次电影周映出影片的题材和样式较前更为丰富,在映出的规模上也比往年更为扩大。再加以朝鲜电影工作者代表团应邀来我国参加电影周映出活动,我深信这次电影周必然得到一次丰硕的空前的收获,象征着中朝友谊的这一束电影花朵必将盛开,它将更进一步促进两国人民友谊和文化的交流。我衷心地祝贺朝鲜人民在争取祖国统一的斗争中,在祖国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中,取得更大的胜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