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唐县90%的干部到生产第一线 县、社办公室搬到生产队 深入田间和群众一起夺取秋季好收成 晋东南地委书记陆达同志深入一点,解剖“麻雀”,总结经验,推动全区加强田间管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8-19
第1版()
专栏:

唐县90%的干部到生产第一线 县、社办公室搬到生产队
深入田间和群众一起夺取秋季好收成
晋东南地委书记陆达同志深入一点,解剖“麻雀”,总结经验,推动全区加强田间管理
新华社天津18日电 中共河北省唐县县委,紧紧抓住当前夺取秋季丰收的关键时期,采取坚决彻底的措施,抽调90%的干部深入生产第一线,把县、社办公室和各机关部门全部搬到生产队,大干四个月,夺取秋季丰收和秋种全胜。
这个县自贯彻执行“二五制”的工作方法以来,虽然领导作风有了很大改进,大批干部深入到生产第一线,参加生产、领导生产。但和夺取秋季大丰收的任务还不能完全相适应。如有些办公室仍设在上边,这就不能不牵制到一批干部不能深入实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县委决定把县级原来的二十四个办公室暂时合并成七个,并且把各办公室和机关部门全部搬到任务艰巨的生产队去,这样就可抽调出90%的干部,到生产队扎根落户。在县委的带动和影响下,各公社、生产队也纷纷把办公室搬到田间,出现了干部指挥到前线,人人动手搞生产的新局面。
各级干部深入第一线以后,分片包干,包生产、包生活,一包到底。他们都选择比较落后的生产队、生产小队,作为自己的领导重点,以便及时总结经验,指导全面。县委第一书记深入到北罗公社西高和生产队以后,发现这个队农业战线的劳力还不足。通过和队干部、社员摸底算账,研究商量,采取了改革工具,压缩生活福利战线的服务人员,减少生产管理人员等办法,腾出了二十多人充实了农业生产战线。这队的经验在全县普遍推广后,使农业战线很快增添了两万多名劳动力,基本上解决了劳力不足的问题。据统计,从7月份以来,全县共总结和推广了三十多项重要经验。
各级干部深入第一线以后,在抓生产的同时,注意抓社员的生活。首先通过逐队摸底算账,落实了社员的口粮,然后大力帮助生产队巩固和提高食堂。各级干部都到办得较差的食堂去吃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县委书记处书记魏清海,在曹庄公社南王疃生产队落户以后,发现这个队的食堂存在着粮食加工效率低等问题。他立刻同队干部商量,搞起了动力粮食加工站,从而搞好了食堂。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全县有四百一十三个二类食堂升为第一类食堂,并有80%的食堂实现了粮食加工机械化,节省出大批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
唐县的县、社办公室搬到生产队,90%的干部深入第一线分片包干以后,使生产运动开展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据统计,全县社员出勤率比过去提高20%,劳动效率提高了30%。到8月上旬,全县五十九万亩春夏作物的锄草灭荒任务已经完成,开始复锄第二遍;二十多万亩秋田作物,普遍追了一次肥;全县平均每人种上了四分多秋菜。以土、肥、水为中心的小麦播种准备工作,已取得很大成绩。全县计划播种的三十五万亩麦田,已全部规划成方,结合秋田管理和防涝抗涝,进行着土壤改良和修整排灌工程,并已按着十亩一坑,每坑万斤肥的要求,压上了黄肥绿肥。
本报太原18日电 中共山西省晋东南地委代理第一书记陆达,深入到晋城县高平公社建宁工作区和干部、群众一起,总结田间管理经验,共商争取丰收大计,既帮助基层干部学会了工作方法,又鼓舞了群众的干劲。
陆达同志到建宁工作区之初,就下地锄苗,一面劳动,一面和社员谈心。他发现这里的庄稼长得好,但有些社员对秋田管理却放松了。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他随即召开了座谈会。会上发现少数干部和群众有满足现状、不想再加强田间管理的想法,缺乏继续同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思想准备。他们说,只要老天再下几场适时雨,这庄稼丰收没问题。
为了扭转这种松劲情绪,确保玉米丰产,陆达同志便和当地干部、社员一起总结了他们今年大闹玉米丰产的经验。这些经验归结起来是:一、大搞土地深翻,普遍实行玉米渠田轮作制;二、大抓肥料,多施肥、因地施肥、分期施肥;三、抓水利,大闹伏浇;四、早准备早下种,早加工;五、选优良品种,实行宽垅密植;六、向自然灾害作斗争,等。通过总结,社员们心里亮堂了,他们说:庄稼长得好,是大家辛苦劳动的结果。如果今后放松了管理,遇点灾害,以前的功夫就白费了,要夺得丰收,还得大干一场。
于是,在座谈会上,陆达同志又发动社员讨论了进一步加强田间管理、夺取玉米丰收的措施。通过是坐等丰年,还是确保丰年?是要小丰收,还是要大丰收等问题的讨论,订出了下一步后期田间管理的主要措施:(一)大抓三类苗,进行特殊加工。据检查,全工作区共有10%左右的三类苗,对这些秋田要普遍多锄一遍,施粪肥和化肥,让三类田赶上一类田。(二)从坏处着想,充分作抗旱准备。为此,抽一些劳力打水井十眼。并大抓水田、保墒田。对旱地也要灌浇。
(三)防虫、防风、继续向一切自然灾害作斗争。(四)普遍进行玉米人工授粉,各管理区立即确定专人负责。
座谈会后,建宁工作区立即召开了向秋田后期管理高标准进军的誓师大会。七天以后,一万二千亩玉米全部锄过三锄,施了第三次追肥;谷子和其他粮食作物也锄过二锄和施了第二次追肥。二千四百多亩三类田,吃了“偏饭”,块块达到了无草无黄苗。此外,还扩种了晚秋作物五百五十五亩,积肥十万多担。
陆达同志在帮助群众总结生产经验,订出秋田管理新措施的同时,还帮助干部扭转了当前指导生产上重视丰产田,忽视一般田、小块地的思想,帮助干部实行了“三包”、“四同”、一竿子插到底的领导方法,使干部的工作作风有了进一步的改进。
陆达同志深入建宁工作区解剖“麻雀”之后,对指导全区工作更加心中有了数。地委在总结田间管理第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立即在全区组织了一个田间管理的新的高潮。在领导做好田间管理的工作中,地委和各级党委都贯彻了分类指导、重点突击的原则。秋田长得好的武乡、晋城、黎城等县,以大追(肥)大锄为中心,争取更大丰收。受灾较重的屯长县,则着重扩种晚秋作物,扩大种菜面积,力争受灾不减产。各级党委书记深入到生产第一线,深入到后进地区。阳城、陵川、襄垣等下放了千名干部到后进社、队担任副职,加强了后进地区的领导。(附图片)
北京市房山县长沟人民公社党委第一书记蔡景超,经常深入生产第一线,和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这是蔡景超(前)和社员在水稻田里追肥。 姜少英摄(新华社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