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一项一项地检查 一台一台地解剖 一件一件地改进 南京木器厂狠抓革新关键项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8-19
第3版()
专栏:

一项一项地检查 一台一台地解剖 一件一件地改进
南京木器厂狠抓革新关键项目
本报南京18日电 南京木器厂采取条条排队、项项过堂的办法,全面细致地检查每一项革新项目的推广使用情况,集中力量攻破不能正常使用项目的技术难关,使能使用的革新项目迅速用于生产,大大促进了技术革命运动的深入发展和生产的持续跃进。
今年以来,这个厂的技术革命运动取得了显著成就,通过技术革命,机械化程度和动力设备都比去年年底增加了近一倍,但生产任务虽然全面提前超额完成,增加幅度最大的还是产值,主要产品的产量只增加了百分之四十几。党委认为这是一个重要问题,它说明还有许多增产潜力没有挖掘出来,随即从6月初开始,一方面发动全厂职工大鸣大放;另一方面组织了一支由党政工团负责干部、科室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参加的专业检查队伍,深入到车间、小组检查每件革新项目的使用情况。通过检查,发现一部分能够推广的重要的革新项目没有使用起来。
厂党委就进一步组织力量追根究源,进行全面分析,终于发现除了思想上的原因以外,主要原因是这些项目在技术上还没有过关,例如:在锯、刨、钻、凿等比较简单的操作技术上,新机器和新技术使用都比较好,但是一些较复杂的如雕刻、镶边等操作,新技术的效率还跟不上手工。
在这些难题面前,领导干部采取坚决的措施,发动全厂职工针对重要项目,献计献策,掀起了技术革命的新高潮。厂党委并抽调了八名技术员和革新能手,组成一支专业推广队,到各车间和工人一起,逐台检查设备,边分析、边研究、边改进、边试用,一直到完全过关、能够正常使用为止。三车间在今年春季曾经搞出了一台自动钉箱机,代替手工钉箱,但是由于这台机器体积大,不灵巧,转速慢,效率还赶不上技术熟练的工人,因而一直没有推广使用。最近,这个车间的干部和工人、推广队一道,解剖了钉箱机,找出了七大关键,并进行了比较大的改革,使这台机器体积缩小了三分之一,转速提高了二倍多,工人争着使用。不到半个月又仿制了六台,使这个车间全部实现了钉箱机械化。这样,使全厂今年以来所创造的九十二台革新设备,有八十八台正常使用起来。7月份的产量比6月份增加了20%,质量达到99.8%,并增加了二十四种新产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