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炼钢炉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8-19
第3版()
专栏:

炼钢炉旁
7月里,在开展学赶超创先进指标运动中,天津第一钢厂的工人听说自己的小时钢产量落后于上海第一钢厂,而且差得很多,谁也不甘落后,坚决要超过上钢一厂。
要夺第一,这当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齐文栋小组的工人们为这件事展开了讨论。他们决定第一炉钢就打破九小时,为赶上海打响头一炮。他们炉前炉后精心操作,果然用了八小时三十六分钟就出钢了,创造了全厂最新纪录。齐子升小组来接班,刚到炉前,齐文栋就递过去一张战表:“我们以八点三十六分创造了新纪录,可惜没有打破八小时,希望你们能够在今天打破八小时……”。齐子升一看战表,心里明白了。“请你们放心”,他话没说完,徒工邓玉福和薛印亭就喊起来:“一定打破八小时!”这时候,党委书记、厂长也来到炉前,工人们劲头更足了。厂长问齐子升:“有把握吗?大家都看你们哪!”齐子升回答得很干脆:“有把握。”
半小时以后,突然出现了险情:因为含碳高,钢水面沸腾不起来。齐子升指挥工人加矿石。钢水刚沸腾起来,化验员又来报告:“硫磺上升了。”“加白灰,脱硫!”齐子升镇静地指挥着工人们,硫磺被杀退了,响起了出钢的钟声。沸腾的钢水,从出钢口流进了巨大的钢包。这炉钢只用了八点零四分。齐子升小组敲锣打鼓把一份战表送给接班的于俊友小组。于俊友立刻召集了紧急会议,他们分析了整个操作过程,决定再把熔炼时间缩短。煤气炉工段、化验室、铸钢班,都来下保证,保证每一个环节都缩短时间,一场紧张的夺钢大战又开始了。过去补炉一般要用二十分钟,这次只用了两分钟;加料机工人卢文运开车又快又准,加一斗料,由一分九秒缩短到一分钟,真是争分夺秒。结果这炉钢只用了七小时二十一分。第二天,你追我赶更进入了白热化,十天里三班炼钢工人九创新纪录,最后于俊友小组以六小时四十八分创造了最新成绩,超过了全国平炉车间红旗单位的上海第一钢厂。 (嘉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