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二五制”领导方法促进了干部理论学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8-19
第7版()
专栏:

“二五制”领导方法促进了干部理论学习
应麟
中共河北省吴桥县委倡导的“二五制”领导方法,在科学地安排干部的劳动、工作和学习的基础上,保证了干部有时间学习理论和时事政策,使干部理论学习达到了经常化、制度化;又把深入实际和通过学习研究工作密切地结合了起来,更好地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干部的理论政策水平。事实证明,“二五制”领导方法是迅速培养和提高干部的好办法。
学习和工作是辩证的统一,一个党员、干部要很好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有效地为党和人民工作,就必须经常地认真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毛主席著作。特别是1958年大跃进以来,生产力的发展非常迅速,要求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也必须相应地改变,人民公社就是生产关系适应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生事物。而生产力在继续发展,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人民公社的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制度也必须不断地完善;改进干部的领导作风和领导方法,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这就更加需要加强干部的理论学习,提高他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性的认识,提高他们对执行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使他们能够主动地经常地改进干部和群众、领导和被领导之间的关系。因此,各级党委对干部理论学习极为重视,进一步健全了学习制度,加强了对学习的领导,使干部的理论政策水平有了比较显著的提高。但是,由于有关干部学习中的一些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干部的理论学习仍然不够经常,这种现象特别在县以下机关中比较突出。据中共吴桥县委统计,在实行“二五制”领导方法以前,全县脱离生产的干部能够经常坚持理论学习的只占30%,学习时断时续的占20%。而且这些干部所以能够学习,还是因为他们在机关的时间比较多,至于领导干部、经常下乡的干部和管理区的干部,就很少甚至根本没有时间学习。这种现象的存在,固然同一些干部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有关,但是也确有客观原因。主要是对劳动、工作和学习缺乏比较科学的安排,日常要处理的具体事务很多,会议、文件和表报也很多,因而使许多同志经常处于忙忙乱乱之中,一天的事一天还办不完,当然也就很难有时间坐下来好好地读一点书。
怎样才能使在职干部的理论学习经常化呢?
“二五制”领导方法比较妥善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把干部学习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规定每个干部每周必须学习一天。这个规定不是孤立地作出来的,而是科学地安排了干部的劳动、工作和学习的必然结果。这就是说,这个领导方法如果没有突出地解决了如何深入实际和深入群众,通过参加生产领导生产的问题,使生产和工作中的许多问题在下面就及时解决,从而大大地减少了会议、文件和表报,使干部跳出了事务主义和文牍主义的圈子,一周学习一天的时间就很难保证。事实正是这样。几个月来由于中共吴桥县委不断地总结了干部参加生产领导生产的经验,大力地改进了会议的开法,一般地做到了县委在星期一、公社党委在星期二就把需要通过会议解决的问题解决了,把一周的工作安排好了,因而既保证了干部有时间深入实际,也保证了干部每周学习的时间,而且使大多数干部到了学习时间真正能够安下心来学习。据统计,全县四千五百多名干部,经常参加学习的达四千三百五十多名,占干部总数的95%左右,其余5%左右的干部,大部分是因病休养和外出不能参加学习。
实行“二五制”领导方法,对于提高学习质量也有很大作用。过去由于学习时间不统一,干部一般是分散学习,虽然县委统一规定了学习内容和进度,但是实际执行起来,还是很难作到学习进度完全统一。学习时间不一致,学习进度不统一,农村又很分散,虽然今年以来学习的辅导力量加强了,但是理论工作干部仍难深入辅导,因而学习的质量也就不易保证。实行“二五制”领导方法以后,由于上下都有了统一的学习时间(为了避免在部署工作上上下脱节,不开重复的会议,吴桥县委规定,县级机关星期一开会研究工作,星期二学习;公社和管理区星期一学习,星期二开会研究工作),就可以把干部集中起来,按照统一的进度学习。吴桥县的作法是:每逢星期二,县级留机关的干部各自在本机关集中学习;每逢星期一,公社和管理区的脱离生产的干部以及县里下乡固定包队的干部都到公社集体学习,县里下乡工作但不固定包队的干部,则视情况参加公社学习或回县学习。今年年初以来,全县干部已经学习了《实践论》和关于纪念列宁的三大文件,现在正学习《矛盾论》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每周的学习内容和进度,都由县委宣传部统一规定,并且印发了统一的学习提纲。
把干部集中起来,按照统一的内容和进度学习,有什么好处呢?第一,便于学习辅导。在每周的学习时间内,各公社的理论教员都要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在学习前或学习中对干部作一次学习辅导报告。在这一天,县委宣传部理论教研室的干部也按各人分工包干的片深入下去作辅导,或检查学习情况。每个星期一的晚上,县委宣传部理论教研室还通过广播,对全县干部作一次学习辅导报告,由各单位组织大家收听。第二,便于组织学习讨论。每次学习,各公社干部在集中自学和听辅导报告以后,都以管理区为单位分组讨论,公社党委书记一般都参加他们所包的管理区的小组,这就加强了对学习讨论的领导;同时还因为小组的人数较多,讨论的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所以发言一般都很热烈,可以互相启发,对于帮助每个同志深入地领会文件的精神和实质,解决思想和工作上的问题大有帮助。而在过去分散学习的时候,因为每个单位参加的人很少,又没有人辅导,就比较难于组织讨论,即使组织了讨论,也往往讨论不起来。第三,各单位的领导干部,过去常因工作繁忙而不能参加学习,对干部学习管得也比较少;实行“二五制”以后,他们不但和干部一起学习,而且加强了对干部学习的领导,还亲自作辅导报告。例如,城关公社党委在每个星期日的晚上召开常委预备会议,研究星期二的会议内容,并对星期一的学习作布置。而且经常由党委书记抓理论学习辅导报告,和理论教员一起研究讲课重点,研究如何使讲课内容和当前的生产和干部群众的思想联系起来。截至目前,全县各公社一百四十九名党委书记和乡长,已有五十八名亲自给干部作过学习辅导报告,有的同志还作过两次以上。这几方面的因素集中起来,就使吴桥县干部理论学习的质量大大提高。不久以前,全县普遍地进行了一次《实践论》学习测验,一般的成绩都达到了优良的程度。
理论必须联系实际,学习必须采取有的放矢的态度,这是我们的同志一般都懂得的;但是理论怎样联系实际,特别是怎样使学习和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个问题许多人就还没有很好地解决。实行“二五制”领导方法,既使干部有了深入实际的时间,又有了学习和研究工作的时间,就为解决这个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四个多月来,按照“二五制”领导方法的规定,吴桥县每周有五天的时间,从县委书记起直到管理区干部,绝大多数都深入到第一线,而在深入的过程中,又采取学、干、转、帮的方法,通过参加生产领导生产。这样,从实际中反映出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经验比过去丰富得多了,把它们集中起来,教员作学习辅导报告,就能更好地作到有的放矢,更加密切地结合当前生产和工作的实际、干部和群众思想的实际来讲解。而干部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把自己在下面碰到的问题提出来,通过大家共同分析研究,提到理论政策的高度加以认识。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又强调学用一致、学习为政治和生产服务,号召人人寻找矛盾、解决矛盾,比赛谁想的问题多,提出的办法多,解决的问题多。每个学习阶段结束以后,还召开较大型的讨论会,组织典型发言,举行学习测验,提倡写学习心得。这样把理论和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学、讲、写、用紧密地结合起来,学习的人不但容易领会文件的精神,而且可以把学到的东西立即用于指导当前的生产和工作,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以城关公社干部学习两种宇宙观和矛盾的普遍性一课为例。当时正值全县处于干旱严重的时期,党委布置突击补种春苗和突击夏播,而干部和群众中却有两种不同的态度:绝大多数同志干劲十足,积极行动,千方百计地找水源和挖劳动潜力;少数人则悲观失望,片面地强调客观困难。理论教员在作学习辅导报告时,就针对这种情况作了通俗易懂的讲解,说明了我们要争取农业大丰产,而老天不下雨,影响着播种工作的进行和农作物的生长,这就是当前农业生产上的主要矛盾,对于这个矛盾的两种不同态度,就反映了人们不同的宇宙观。前一种人有明确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宇宙观,懂得事在人为、人定胜天的道理,他们坚信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尊重客观规律,就一定能够战胜干旱,解决这个矛盾。而后一种人则还没有完全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宇宙观,不仅思想方法片面,只看到困难的一面,看不见有利条件;而且见物不见人,所以被客观困难吓倒了。经过理论教员这样讲解和分组讨论,参加学习的人不但懂得了什么是矛盾,什么是宇宙观,而且帮助一部分同志克服了消极畏难情绪,使他们坚定了人定胜天的信念。干部们回去以后,立即发动群众出主意想办法,很快就在全社掀起了一个抗旱播种的高潮,使全社由日打井十五眼增加到三十眼,抗旱点种由日进两千亩增加到三千亩。
过去,在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中,有些同志只会做工作而不善于总结经验。基本原因是分析认识事物的能力比较差。自从实行“二五制”领导方法以来,这种现象正在吴桥县的干部中迅速地改变着。不少同志通过学习,已经能够把改进领导作风和领导方法的问题,提到这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和以平等待人的原则高度来认识,主动地检查改进了自己的领导作风和领导方法。青兰公社赵柏管理区党总支书记田玉甫,因为有一套工作经验,一向总是自己说了算。去年种麦积肥时,有人提出应该数量与质量并举,他却强调数量。结果沙肥积得不少,可是用不到麦地里,影响了小麦生长。自从学习了《实践论》,他认识到只凭一人的主观想法办事必然碰钉子。今春浇麦和春播挤在一起时,他就及时召开各村支部书记和生产队长会议研究,用集体的智慧解决了这个矛盾,两项任务都完成得很好。人们的普遍反映是:通过学习理论,头脑更加清醒了,眼睛更加明亮了,问题发现得多,解决得及时,经验总结得多,推广得快。据县委办公室不完全统计,在实行“二五制”领导方法的三个多月中,全县总结出来的比较重大的经验就有一百九十多条,不但数量增加了,而且质量提高了,在全县推广后(有一部分在全天津市和全河北省推广),对生产和工作起了很大促进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