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山歌越唱越有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8-19
第8版()
专栏:

山歌越唱越有劲
安徽贵池马牙人民公社社员 姜秀珍
我们劳动人民能够翻身,能够有文化,全是党和毛主席的好领导。回想我这个贫农的呆丫头,从小放牛打柴,受地主的压迫,扁担大一字也认不得,现在却当上了公社园艺场副场长、共青团公社直属机关总支宣传委员、文工团团长。
我从小喜欢唱歌,跟老年人学唱山歌小调。每次上山打柴,老是唱不离口,地主阔少爷却嘲笑我:
“别穷快活,你唱到多少吃的?多少喝的?”他笑他的,我还是唱我的。那时我父亲是个贫农,曾当过新四军的副村长,常讲些道理给我听。我那时才慢慢懂得只有新四军、共产党才能救我们穷人。放牛打柴时,心里有恨,我就唱山歌:
家中无田又无地,
一年四季熬着饥,
有朝一日见青天,
脱掉破袄换新衣。
这个日子终于盼到了。共产党、人民解放军带来了青天,我们见到了太阳。从这以后,在党的培养下,我参加了各项工作,搞宣传,学文化。区长看我爱唱,要我当船峰队山歌队长。罗书记对我说:“山歌队要宣传党的政策,鼓舞大家的生产情绪,往后更要好好地干。”党的话我记住了。我们这个山歌队,在党的领导下,就一直结合生产和政治运动,自编自唱,搞文艺活动,宣传党的中心工作。
1958年,党的总路线放出万丈光芒,我们那里生产大跃进热火朝天,人人干劲冲天,兴高采烈,日子越过越快活。所以人民公社成立的时候,全乡人民张灯结彩,人人喜气洋洋,在庆祝会上,我上台编了一首歌:
人民公社一支花,
男女老少都爱它,
大家见面无二话,
开口就把公社夸。
这首山歌唱出了大家心里的话,很快就唱开了,人人都会唱。那时候,正开展文化革命运动,大编民歌,大搞文艺创作,大家劲头很大,全公社群众文艺创作运动,很快就开展起来了。
紧接着秋收、大办钢铁,公社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兴修水利运动。在工地上,我们山歌队一边劳动,一边给大家鼓劲。
治水工效一天比一天高,劳动号子一声比一声响,几里路外都听得见,哪里像是工地,就像千人大合唱,唱得人人推起土来脚下生风。我们心里也更快活,山歌越编越多,越唱越有劲。
在山歌队的影响下,大家都爱编歌唱歌,常常在一起赛歌,一赛起来就唱得满山满坡都是歌声。去年插秧的时候,我们运肥队和艾村插秧队碰上了,我把歌头子引起来:
“年纪轻轻不唱歌,留着力气干什么?要唱山歌我俩来,莫把山歌唱冷台。”艾村插秧队刘百寿接起来:“唱起山歌口难收,对上山歌莫想走”,接着他唱起山歌来,我也马上合上去。
大家一唱一和,山歌唱起来就像长江水不断头,眨眼就把秧插完了,大家干活都感到轻快。
去年我们全社稻子刚刚扬花抽穗,就碰到干旱,人人投入了抗旱斗争,与天争粮。我们山歌队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在抗旱工地上又活跃起来。歌声帮大家提精神,工效高,又不累。车水的人是点一根香换一次班。大家听到兴头上,香点完了好久,忘记了换班。
大家经过苦战,夺取了大丰收。9月间,船峰大队的晚稻一片金黄,看到这个好年成,我们一面抢收,一面情不自禁地唱起来:
一阵秋风一坂黄,
晚稻又比早稻强,
早稻亩产一千斤,
晚稻收成翻一番。
蓝天高来绿水长,
满坂谷穗金晃晃。
感谢恩人毛主席,
船峰变成米粮川。
我们这个山歌队在党的领导下,就是这样地成为一支宣传鼓动队,望风采柳,把新人新事编出来唱出来,还和大家一起唱。两年多来,船峰大队编了一万多首山歌,出了六本民歌集,培养民歌手一百二十多个。我们还经常向老年人学歌。杨村有一个七十多岁的杨老爷爷,肚子里山歌小调很多。雨雪天总上他家去,一遍又一遍地学。我还参加了戏剧歌舞活动,唱新歌,演新戏。党经常培养我,布置中心工作都找我们,交代任务,还派我出席县、专区和省的会演,更学习了很多新民歌、新歌舞。
我曾经向党保证,一定在生产上当能手,做巧姑娘,在文艺上当尖兵,放开喉咙,高唱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歌颂伟大的恩人共产党和毛主席,争取上北京,向亲爱的毛主席汇报。今天,我这个愿望实现了。亲爱的领袖毛主席接见了我们。他老人家满面红光,亲切地向我们招手。我幸福极了,激动极了,我要说,我也有好多歌要唱,想唱又唱不出来,我直喊“毛主席万岁!”我两个手掌拍红了,那股劲不知从那里来的。回来以后,歌上心来,我张口就唱起来:
今天叫我喜开怀,
心里歌儿涌出来,
伟大领袖毛主席,
慈爱微笑迎面来。
全场掌声呼声穿云朵,
毛主席满面放红光,
这是全国人民好福气,
毛主席身体真健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