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从群众中吸取力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8-20
第8版()
专栏:党委书记手记

从群众中吸取力量
中共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贺尔川公社委员会书记 吉国朝
快要收割麦子了。在收割之前,我们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这些工作不但任务紧急,而且都很重要,都和丰产丰收有密切关系。
作为领导农业生产的干部,该怎么办呢?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到生产第一线去,到群众中去,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依靠群众,全面搞好后期田间管理和收割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7月7日 星期四
一场大雨过后,我背着背包,卷起裤腿,走了十几里泥泞路,来到马家生产队。雨过天晴,社员们正分布在一个大湾里割青草沤绿肥,劲头很大。坡上坡下布满了人。看到这种情景,不能不使人感觉到,大跃进使社员们的干劲越来越大了。今年的庄稼还没收,他们又抽空为明年的庄稼积造肥料了,这真是环环紧扣啊!试想,单干、互助组、合作社哪有这么大的力量呢?
在路上,碰见了党支部书记马占玥和生产小队长张继武,我问他们:刚才的大雨怎样?没下雹子吧?他们兴致勃勃地告诉我:“今天我们的火炮在云头上打了个美,一下把红云给打成细雨了。如果下雹子,庄稼会大大地受害了;现在雹子变成了细雨,庄稼大大地受益了。”大家一起笑了。这就是“人定胜天”的坚强信心和社员们的实干精神所得来的幸福和欢乐。
7月8日 星期五
昨天晚上,省委宣传部长和县委第一书记到生产队来,对当前生产和生活安排等问题作了许多具体指示。为了把这些指示立即变成行动,一大早我就和党支部书记马占玥、队长赵德领着六十多名社员到洋芋地里壅土、追肥。
中午在蔬菜地里撒了一层草木灰。在劳动中,我们发现这片菜地稠一处、稀一处,地边地角和塄坎旁边空白地很多,于是立即找来几位有经验的老农在地头研究了一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凑了一会,想出了补种、移苗、追肥等补救办法。午后,全部补救完毕。管种菜的赵老汉说:“今天这地头会开的好,增种空白地四亩多,这一下土地才使上劲了,不然稀的稀,稠的稠,菜蔬保险长不好。”
从这件小事使我深深体会到:干部深入第一线,绝不能只是埋头劳动,还必须多看、多想,及时发现问题,依靠群众解决问题。如果只是埋头劳动,那就不能全面体现干部深入第一线的伟大意义,而只能给生产队增加个劳动力,这是很不够的。每一个深入第一线的干部既要当好战斗员,更要当好指挥员,通过劳动提高领导水平,解决实际问题。
7月9日 星期六
早上起来,抽空到马家队的食堂、敬老院、幼儿园转了一转。这个队的生活安排搞得很不错,社员干劲也高。敬老院的老人们看到快要收割麦子了,也忙着帮助大家做些零星活。老人们领着我参观了他们主动找材料做成的许多供给麦收用的东西,其中有水桶、锅盖、风匣、煤斗,拉车的牲口围脖,还有麻袋、绳索等,摆了一大堆。老人们种的菜长得很茁壮,养的一头猪也长得又肥又大。老人们的成绩很大,我不住地称赞了他们的干劲,同时也劝他们多注意身体,注意休息。老人们忙解释:“休息是休息够了,我们都闲不住呀,眼看就要收割了,我们做点准备,就给青年人减少点工作嘛!”
在谈话中,我了解到这个队对敬老院的老人们照顾很周到,但是,老人们还有一个意见,一位老汉对我说:“干部们光知道照顾我们,最好能多给我们讲些全国的和世界的形势。”看来,这是老人们一个迫切要求,值得我们很好注意。经过和党支部副书记陶义章研究后,决定指定一个宣传员经常向老人们读报纸、讲政策。
看到广大社员这种主动精神和冲天干劲,我的信心就格外足了。只要充分调动全体社员的积极性,什么任务都一定能够完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