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扩大耕地面积 大幅度增产粮食 新疆半年开荒造田八百八十多万亩 和田专区人民公社垦荒百万亩,兴办农场四十多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8-21
第3版()
专栏:

扩大耕地面积 大幅度增产粮食
新疆半年开荒造田八百八十多万亩
和田专区人民公社垦荒百万亩,兴办农场四十多个
本报乌鲁木齐20日电 新疆各级党委在贯彻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中,半年多来征服了八百八十多万亩干旱荒原,提前超额完成了全年开荒计划,创造了解放十年来新疆开荒的最高速度。目前各地继续在开渠引水,开荒造田,积极准备扩大冬麦播种面积,以确保明年农业生产持续跃进。
兴修水利和开荒造田同时并举,常年开荒和突击开荒相结合,边开荒、边播种,用不断扩大耕地面积的办法,大幅度地增产粮食和棉花,是新疆自治区党委确定的一项高速度发展农业的方针。半年来,各级党委坚决贯彻了这一方针,使各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比去年扩大了一千万亩(一部分是去冬开垦的荒地),其中粮食作物面积猛增30%以上。棉、油、瓜、菜、甜菜等各种作物的播种面积也都较去年增加了许多,其中棉花增加13%,油料增加20%以上,粮食和经济作物争地的矛盾进一步得到了解决。
今年,新疆开荒一开始就具有全党全民的规模。各人民公社,生产建设兵团各军垦农场,地方国营农场,各级机关、学校、工矿企业、军队等各行各业都参加了这一运动。
在开荒运动中,各人民公社和国营农场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大搞群众运动。在人口较多的南疆和吐鲁番盆地一带,各人民公社在生产大忙的空隙(例如春播前后),普遍以生产大队或管理区为单位,由公社统一领导,组织大批远征队,深入原始荒原上,安营扎寨,一边开渠引水,挖坎儿井,一边开荒造田,修筑公路。
北疆地区各人民公社,普遍采取社与社、队与队、农业区和牧业区、高寒山区和平原地区大协作办法,争取了时间,加速了开荒和播种的速度。仅有二十二万人口的塔城专区,今年采取上述办法,使全专区播种面积扩大了七十万亩。
分布在天山南北的军垦农场和地方国营农场,还充分发挥了机械化的威力,组织了成百上千台拖拉机,自制了大批木制或钢丝绳制的打荒器以及拖拉机带的平土器、打埂器等,深入荒原,开辟新农场或分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垦区和奎屯垦区各农场,今年开垦的荒地,等于去年同期开荒面积的三倍半到四倍。
本报和田20日电 新疆和田专区七万各族农民,今年高举人民公社的大旗,没有要国家一文投资,也没有用拖拉机,深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开垦出一百万亩良田,兴办起四十三个社办农场。现在,二十多万亩小麦已经收完,社员们开始吃到荒地上第一次长出的新粮。四十多万亩秋季作物生长良好,丰收有望。几十万亩冬麦播种的准备工作,也在加紧进行。千百年来一直沉沉入睡的万古荒原,今天充满了兴旺景象。
和田专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南面,气候温和,无霜期长,水量充足,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和发展园艺事业。只是由于耕地不多,粮食和经济作物争地的矛盾一直不得解决。但是,这里有十多条发源于昆仑山向北直奔入盆地的河流,沿岸都有大片的绿洲可供开垦。今年春天,各族社员在和田地区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纷纷开进大沙漠,在各条河流两岸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开荒增产运动。由于今年开出一百万亩荒地,全区粮食作物比去年扩大35.2%,棉花扩大39%,油料扩大24%。去年全区种冬麦八十多万亩。今年的冬种、明年春播的粮食作物也都有大量增加。
和田专区各人民公社不要国家一文投资,也没有一辆拖拉机,全凭公社内部现有的劳力,在那样艰苦的地方,白手兴家,半年时间就开出一百万亩良田,建设起四十三个农场,这是一个惊人的奇迹。它充分反映出人民公社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各地在公社统一领导和统一规划下,由生产大队抽调劳力、耕畜、农具和种籽,开出的荒地归公社所有,生产收益归生产大队,公社适当提成。采用这个办法,既发挥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又调动了生产大队远征开荒的积极性。今春以来,各生产大队在公社统一领导下,根据农业季节的需要,春耕以前集中七万多劳力大干;春耕开始,又从荒地上抽回大部分劳力,转入社内抢种,留下少数人整地、修渠。5月初,社内播种结束,各大队又派出大批劳力,支援农场播种。以后转入田间管理,荒地上只留下专业队经营,其余劳力又返回社内生产。这样,劳动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目前,数以百计的开荒先遣队,正纷纷深入到更远的荒地上,进行各种准备工作,又一次轰轰烈烈的开荒造田运动,眼看就要开始了。(附图片)
新疆准噶尔盆地各国营农场今年播种面积比去年扩大近一倍。这是生产建设兵团在开荒 谭 忻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