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工业支援农业 农业促进工业 海南地方工业日益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8-21
第7版()
专栏:

工业支援农业 农业促进工业
海南地方工业日益发展
本报讯 在农业生产大发展的推动下,海南藏族自治州地方工业成长很快。目前,全州已有电力、燃料、机械、化学、建筑材料、制革、制糖、面粉等十一个工业部门,县营以上的大、小矿五十二个。厂矿技术水平和机械化程度也提高很快。根据今年6月底的调查统计,全州各厂矿的机械化程度平均已由4月间的2.4%提高到14%,直接为农业服务的农牧机械工业企业的机械化程度已达20%以上。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是自治州地方工业发展中的一个显著特点。解放前,全州只在个别县有铁、木、靴鞋等三个极其分散的手工业行业。解放后,特别是在1958年大跃进以来,由于各级党组织根据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就地取材的原则,坚决贯彻执行了大中小相结合、土洋并举等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发展工业生产的方针,大批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地兴建起来。目前,极大部分人民公社都有了农牧机具修配制造、农药化肥、一般建筑材料以及制革、缝纫、木器、农牧土特产品加工等社办工业。全州仅县营以上的厂矿企业产值即比大跃进以前的1957年增加了九倍。在自治州首府恰卜恰的许多荒滩上,新建厂矿更是接踵而起,现在已有发电、面粉、皮革、化工、农牧机械、畜用药物等十几个工厂,不少工厂还有了一些现代化设备。新产品越来越多,生产总值逐年增长。今年上半年全州工业总产值又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两倍。
工业在支援农业中发展起来,这是自治州工业发展的另一特点。目前,一个初具规模的农牧机具修配制造网已在全州范围形成。在许多厂矿的具体帮助下,不少生产队都有了自己的农具修配组。为了保证今年农业发展,全州工业部门首先打破了认为当地只能生产一些铁铣、洋镐、镢头等简单农具的自卑思想,充分发挥了敢想、敢做的共产主义风格,采取自力更生、就地取材、土洋并举的办法,根据“农具生产比农事季节先走一步”的需要,从去年秋收以后,就积极安排了山地步犁、七寸步犁、马拉播种机等各种畜力农具的生产。现在,不但像铁铣、镢头、犁铧、手锄、手铲等各种小农具已经做到基本自给,各种步犁、收割机、耧草机、脱谷机以及大板车、架子车等运输工具,也可以就地生产制造。为了充分发挥原有农具的使用效率,许多工厂并把农具修配纳入了自己的生产计划,除了保证随到随修、不误农时外,各级农牧机械厂和农具修配厂还组织巡回修配组,深入公社、田间及时进行修配。在保证完成各项生产任务的同时,广大职工还积极帮助各地公社和生产队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创制和改制各种工具,提高生产工效。共和县农牧机械厂在设备简陋、技术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克服种种困难,经过多次试验,试制成功一种省钢材、又轻便,只要一头毛驴就可以拉动的简易收割机,比手工收割提高工效十五倍。
(州委办公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