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海南藏族自治州介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8-21
第7版()
专栏:资料

海南藏族自治州介绍
海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黄河上游,在我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以南地区,辖共和、贵德、贵南、兴海、玛多五个县。除贵德县主要经营农业外,其他几个县都以牧业为主。面积五万二千多平方公里。居住着藏、汉、回、土、蒙古、撒拉等六个民族,人口二十多万。境内除有青藏、青康两条公路可与西宁、柴达木以及果洛、玉树等地相连外,各县也可通行汽车。黄河从西南部的巴颜喀拉山,经玛多县,穿鄂陵、加陵两湖东去果洛藏族自治州,然后绕阿尼玛唧山折返,经过全州所有各县。著名的黄河龙羊峡,峡长万丈,形势险要,是理想的水电站坝址。
自治州境内山岭连绵,绿草如茵,有着广阔的牧场和肥沃的良田。现在全州农作物播种面积已达一百七十多万亩,相当于解放初期的七倍多,比农业生产大发展的1959年增加了两倍多,将成为青海省一个新的农业生产基地。地下矿藏也十分丰富,经过初步的勘察,就已经发现包括三十多个矿种的七十多个矿点。在畜牧业方面,到去年年底,全州各类牲畜(不包括猪)已经比解放初期净增了一点八倍。全州羊毛产量约占全省羊毛总产量三分之一;名贵的黑裘皮,轻柔温暖,蜷曲美观,在国内外久负盛名。此外,各种珍禽异兽,野生动植物也极其丰富。
自治州尽管是这样一个富饶、美丽的地方,但在解放前,各族劳动人民却长期过着非人的悲惨生活。极大部分的土地、草原和牲畜被反动的牧主和头人占有,而占总人口90%以上的劳动人民,只有15%的牲畜和极少量的土地,广大农牧民群众在牧主、头人的封建统治下,生产积极性不高,经营管理极端落后,致使畜牧业生产长期处于停滞和衰退状态,农业生产每况愈下。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了民族区域自治政权,培养了大批民族干部,在农业区实行了土地改革和组织牧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在牧业区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发展畜牧业生产的政策、措施,使农牧业生产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广大牧业区在经过1958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一举实现公社化后,由于彻底摧垮了封建枷锁,解放了生产力,广大牧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畜牧业生产的高产纪录不断涌现。
随着生产的飞跃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也有了显著提高。全州各族群众的购买力,如以1955年为一百,1957年增长到一百五十三,1958年为二百零五,1959年则为二百八十九。目前,全州在普及了小学教育的同时,还建立了农林、畜牧、财经、民族师范等各类专业学校,在校学生人数比解放前增加了十几倍。在业余教育方面,全州已办政治、文化、技术三结合的红专学校和各级业余文化学校二百多处,有60%以上的青壮年摆脱了文盲状态。一个从州、县到公社和生产队的医疗保健网也已经基本形成。现在,广大农村和牧区到处都出现了人丁兴旺的繁荣景象。
(李启平、金元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