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干部和社员爱社如家克勤克俭埋头苦干 重庆米亭子人民公社勤俭办一切事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8-22
第4版()
专栏:

干部和社员爱社如家克勤克俭埋头苦干
重庆米亭子人民公社勤俭办一切事业
本报讯 重庆市米亭子城市人民公社干部和广大社员爱社如家,克勤克俭,埋头苦干,在建社短短四个月内就把各项生产事业办得很出色。
这个公社没有向国家要过一文线,要过一部完好的机器,全凭干部、社员白手起家,实干苦干,工厂就由原来的十七个发展到一百二十多个,职工近三千人,4月份到7月份工业总产值达到九百多万元,相当于去年全年这个地区所有工业的总产值的六点四倍。生产产品的品种由原来的一百多种增加到六百多种;公社建立了机电、轮机修配、化工、线带等一批骨干工厂,能生产马达、电焊机、电焊条、倒顺开关、航灯变压器、氨水、农肥和许多生活日用品。居民区内的托儿所、公共食堂、生活服务站己成套成网。
这个公社有三万多城市劳动人民和工人家属,原先只有几家街道工广,没有什么生产事业。全社能在短短几个月中改变面貌,是和全社干部以身作则,和社员群众一道克勤克俭、埋头苦干的作风是分不开的。全社干部从党委书记、社长到各个基层生产单位的干部不仅带头到生产第一线,还都到街道公共食堂搭伙,和社员群众同甘共苦。公社办厂初期,机器修配厂只有一部“四肢不全”的破旧车床,不能开动,工具也极少,生产遇到很大困难。公社党委书记何玉福、社长刘朝荣就深入工厂,带头和社员一道自制、自装。何玉福和刘朝荣还领导全厂车工、钳工、锻工一齐动手,分头到大厂废钢铁堆里去找来废钢、破鼓风机壳子,白天搞生产,晚上全厂职工闹革新,没有钢材做架子、没有水泥浇座子,社员们找来木头和石板代替,就这样,经过领导干部和社员共同苦战,这个“穷棒子”的机器修配厂已经有了六部车床、刨床、冲床、鼓风机;这些机器又制造了许多工具和机具武装了自己。原来只能生产船钉、螺丝等小五金,现在已能为国家加工矿山钻机、卷扬机,试制了电焊机、马达、变压器等,成了公社的一个骨干工厂了。公社干部、共青团员喻成珍、江礼孝、艾英英等利用业余时间抬石头、搭工棚、建炉灶,利用旧铁锅办起了一个青年化工厂,生产了不少化工产品,现在已成为全社的一个中型工厂。在公社干部的带头影响下,工厂一个接一个的办起来,全社一百多个工厂,几乎都是公社干部群众一同辛勤劳动的果实。公社各个工厂的厂长,很多人在短期内学会了管理企业的本领和生产技能。他们爱厂如家,细心管理行政事务。由于他们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劳动,对社员影响很大。
广大社员在公社党委领导下,立大志,树雄心,个个发奋图强,决心创造幸福的劳动生活。四个女社员以院坝为工场,以一个破风箱、一把钳子和一个锤子办起了一个小五金厂。开工第一天只生产了一斤半船钉。接着党委书记又协助她们从别的工厂里找来了破旧车床、刨床、摇丝机,工人增加到二十多名。从此,全厂职工信心更大,在退休老工人刘国安的指导下,许多人很快掌握了技术。有一天这个小厂接到修复403号拖轮锅炉的任务,职工们又惊又喜,召开了诸葛亮会议,对锅炉进行“会诊”。经过七天的实干苦干,在附近轮船修配厂工人帮助下终于完成了任务。现在这个小厂不仅生产船只上需要的三十种零件和配件,而且担负了轮船的中修和小修,正式被公社命名为轮机修配厂。白手起家的轮机修配厂的办厂事迹,更加激发了社员群众和干部艰苦奋斗的决心。在办厂初期,许多人是吃家里的饭,办公社的事,他们不仅不拿工厂工资,还拿出部分积蓄给工厂购置用具,替公社兴家立业,发展生产。在办工厂中,全社干部和社员尽量搜集了城市的废旧物资,能改装的就改装,能修配的就修配。据七个工厂统计,目前已拥有土简设备一百三十多台,保证了生产。
在大批工厂和集体福利事业办起来后,广大社员立志改变旧面貌的信心更大,他们继续发扬革命干劲,冲破技术关和原材料关。全社原有的技术工人很少,为改变这种状况,公社派出了一批社员到大厂学技术;在生产岗位上的职工也发奋图强,苦苦钻研技术。机器修配厂原来只有一名电工工人,经过短期的培养、传授,现在全厂懂机修技术的工人增加到四十多个,全厂生产技术水平也大大提高。全社工厂数量猛增后,他们为不增加国家原材料的消耗,广大社员广找生产门路,充分利用城市废品、废料和大厂边角材料。有什么材料,生产什么产品,千方百计增加国家财富,改有一个工厂叫喊缺原材料的困难,没有人伸手向国家要原材料。他们利用烂铁废钢生产船钉;把大厂的废棉、收购来的破布、废鞋,经过加工做成擦机器的刷把、拼成童装、做成鞋底。线带厂、麻线厂、废布厂、草件厂、络纱厂等许多轻工业厂也开办了红炉车间、锻工车间,利用烂铁废钢制造船钉、角钉、剪刀、炊具、马铁掌钉、牛铁掌钉等小五金,变无用为有用,给国家增加了大量财富。
公社党委不仅重视政治思想工作,而且发动全社干部和社员建立了制度,保证了勤俭办社方针的贯彻。公社规定了各单位在五十元以上的购置费用,需要公社批准,一百元以上的还得由公社负责干部会议上讨论确定。这样保证了尽多的资金用到扩大再生产上去,尽量减少非生产性的开支。今年上半年全社积累的十四万多元资金,有90%以上用于生产建设;全社还从其他开支中节约了四万多元,转用到生产建设中。许多工厂每月只有必要的开水费、办公用品、订阅报纸等几元的开支。在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下,公社领导也很注意社员福利事业的建设工作,深受社员们的赞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