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武钢耐火材料厂党委坚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领导方法 领导干部种“试验田”获得丰收 中共武汉市委决定推广他们的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8-24
第2版()
专栏:

武钢耐火材料厂党委坚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领导方法
领导干部种“试验田”获得丰收
中共武汉市委决定推广他们的经验
本报武汉23日电 武钢耐火材料厂以党委书记赵克为首的领导干部,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坚持深入车间和工人一道种“试验田”,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他们通过种“试验田”把职工群众的智慧集中起来,又通过种“试验田”把它坚持下去,不仅解决了产品质量不高的关键问题,作到了优质高产,而且提高了职工群众的思想觉悟和企业的管理水平。中共武汉市委很重视赵克等种“试验田”的经验,已经决定在全市推广。
这个厂从去年投入生产以来,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产品质量不高,成品率只有40%左右。一些技术干部和技术人员根据生产表报、化验结果和技术理论分析,认为质量不好的原因是原料不好、干燥设备不全等,靠主观努力很难解决问题。到厂不久的党委书记赵克发现这个问题后,几次组织干部和技术人员务虚,也没有解决问题。这些事实启发了他,使他深切地认识到,不扎扎实实地深入到生产中去,亲自实践,不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是不能改变生产面貌的。他把自己的意见提交党委会。经过讨论,党委作出了领导干部深入生产第一线,大种“试验田”,猛攻质量关键的决定。
赵克带头执行党委决议,首先下到粘土高铝车间,抓住报废最多的袖砖作试验。袖砖是平炉用的像花瓶样子的一种砖,下大上小,小口的脖子容易裂纹,形成废品。赵克就在从原料粉碎到烘炉出砖的八个主要工序参加劳动,和工人一起研究每个工序的工作情况,找出袖砖“脖子”裂纹的原因是配料比不恰当,炉温不正常和装窑方法不好,使小口承受压力过大产生裂纹;其中最主要的是装窑方法不好。他便召开“三结合”会议,制订了四种装窑方案进行试验。试验过程中,赵克先后参加了每个工序的劳动,边劳动边检查,支持工人的革新建议,研究改进装窑方法;砖出窑以后,他便亲手检验,分析质量好坏的原因。前三种装砖方法都失败了,赵克鼓励大家,继续分析原因,大胆试验。后来采取架装袖砖,保护脖子不受压力的装窑方法,烧出二十二块砖,脖子裂纹全部消灭了;但又发现了不少袖砖的砖身产生灰拱,中间裂纹和有熔洞等三个新问题。赵克又连夜召集全厂技术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开现场会,研究对策。面对这些问题,一场新的思想斗争又展开了。一个工程师说:“中间裂纹是原料水分过大”。一部分技术干部同意他的意见;但是不少老工人和技术干部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认为:如果是原料不好,砖身必然从内到外一裂到底,如果是成型工操作不慎,只会表面发裂。赵克说:“好,让事实说话!”当场打破两块,都是表面裂纹。反对者还不服气。赵克便和他们一道到成型工段实地察看,又一连打开几块,也都是表面发裂,这才把认识统一了。“三结合”会议还找出了产生灰拱和熔洞的原因。第二天一早,他又在窑台上举办小型展览会,把关键问题摆出来,发动大家想办法。这时候,党委书记种“试验田”的消息已经传遍全厂。有些车间干部说:过去我们总是感觉问题一大堆,不知从何着手,这下可有门路了。于是,干部们分三班跟班劳动,行李也搬到车间、窑前。从车间到工段都建立了以党支部和党小组为核心的“三结合”小组;工人也都积极参加种“试验田”的活动。大种“试验田”,争取优质高产,很快成了全厂群众性的运动。经过试验,改进,再试验,再改进,袖砖成品率迅速上升,不到六天就突破了规定的目标——93%以上。
领导干部坚持种“试验田”,不仅迅速切实地解决了一些生产上的问题,而且鼓舞了职工的干劲,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领导干部还及时把“试验田”里的创造,经过分析鉴定,总结成一些比较完整的先进经验,并纳入了工艺规程和管理制度。如白云石车间的干部在种“试验田”过程中,把群众的创造总结成为“大风高温多装,快烧快出,混合均匀布料”的一套新技术,使白云石日产量由三十四吨提高到六十九点一二吨。全厂创造了许多生产新定额,大部分设备利用率和生产能力都提高了一倍。
党委领导干部带头种“试验田”,推动了全厂干部进一步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现在,各级干部深入生产第一线切切实实解决问题,已经形成风气。哪里是关键,就到哪里种“试验田”;不仅在生产上种“试验田”,而且在生活问题方面也种“试验田”。全厂出现了各项工作全面跃进的局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