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阅读
  • 0回复

适应教育事业发展 建立生产劳动基地 吉林教育系统办建筑、仪器和造纸厂 山西一批中等以上学校采用土洋结合办法生产纸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8-24
第4版()
专栏:

适应教育事业发展 建立生产劳动基地
吉林教育系统办建筑、仪器和造纸厂
山西一批中等以上学校采用土洋结合办法生产纸张
新华社长春23日电 吉林省教育系统,大力举办建筑、仪器
造纸工业,以适应教育事业大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截止6月底,全省各级学校举办以上三类企业共五百零四个工厂(或车间),其中砖瓦厂一百八十四个,石灰厂十二个,仪器厂六十二个,造纸厂十二个,纸浆厂四十九个。半年来,这些企业共生产红砖(包括部分砖坯)九千六百多万块,石灰九千七百多吨,各种教具和教学仪器八万四千多件,纸张六十五点五吨,纸浆八百一十六吨。
吉林省各级学校为了全面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在1958年就先后举办了许多工厂,为学校师生提供了方便的劳动基地。生产的产品大部分供应其他单位。但随着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学校本身对建筑材料和纸张的需要量逐年增多。因此,有些学校就采取土法上马的办法,自己创办砖瓦厂、石灰厂、仪器厂等。这种作法得到中共吉林省委支持,今年春季在全省范围内开始推广。
教育系统各单位自己生产了建筑材料、仪器和纸张以后,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德惠县的十四所中学建立了砖瓦厂以后,他们用自己生产的砖建筑校舍,两年来不用国家增加投资,比原计划多建校舍二千多平方米,可作三十八个教室,容纳二千一百多名学生。
随着教学革命的发展,需要的教学仪器越来越多,现在各学校已安排生产的有八十三种。吉林师范大学去年冬天就开始生产演示计算尺,现在已生产出二百二十个,除满足自己数学教学需要之外,大部分支援了其他学校。吉林市师范专科学校师生们自己制作了两套解析几何教具,满足了需要。
吉林省教育系统大办生产企业,采取了各种不同的形式,有教育行政部门直接办的,有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合办的,有学校和学校合办的,也有学校和附近人民公社合办的。吉林市教育局针对各学校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以便全市教育系统的生产企业能配成套。如吉林市北山实验学校过去生产过水泥,就确定这个学校以生产水泥为重点;师范专科学校设在市郊,附近的土质适合烧砖,他们就以生产红砖为重点;第十三中学和第一中学原有的木工厂较大,他们就以木材加工和预制为主。有的中学就着重生产教具和标本。并确定市内各学校生产纸张,市属各县的学校生产纸浆。
各学校大办以上三类工厂,都是白手起家,就地取材,采取土法上马、先土后洋的办法办起来的。吉林市师范专科学校建立砖厂时只有一名工人,两把铁锹,但是教师、学生和工人一起想办法克服了各种困难,没有砖窑,他们就一边扣坯一边建窑,到6月下旬,不仅建起一座砖窑,还生产了十多万块砖坯。现在,这个厂正在积极筹备制砖机,逐步由土到洋。
新华社太原23日电 山西省一批中等以上的学校采取土法上马、土洋结合的办法,办起一批造纸厂。
山西省中等以上的学校兴办造纸厂,是适应文化革命形势对纸张需要而提出来的。从今年5月到现在,山西省已有二十多座中等以上的学校建立了造纸厂,介休、范享、柳林、贺昌等六座学校办的造纸厂已经开始生产。这些造纸厂的生产除满足本校用纸外,并供应了县里用纸的需要。山西师范学院化学系的师生们,用三个月的时间把一座土法生产的造纸厂变为现在有两个大型车间,从煮浆、打浆到造纸有着一套土洋结合设备的造纸厂,可以容纳三十多个学生一起生产劳动,日产量达到一吨半。为适应纸厂大量生产的需要,许多学校还建立生产漂白粉、火碱、松香、胶的工厂,使之配套。目前,全省有六十多个学校的师生,正利用一部分暑期,积极兴建纸厂。
学校在建厂中,采取了边学边干的方法,所需的设备,采取就地取材、以土代洋的办法解决。离石县柳林中学在建造纸厂中,一边动手兴建,一边派人到介休国营造纸厂、介休中学造纸厂学习技术,同时,做到了老师和学生相结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作用,结果只用了几天的时间,就建起一座小型造纸厂。平遥县宁固中学制造造纸机架时,用木材代替钢材,由木工厂的学生动手制成木造纸机架;建筑水塔、洗浆池的水泥不够,就用石炭、石子代替,就这样很快地把厂建立起来。
这批造纸厂,是在党的领导下,工、农、学大协作的战果。太原钢铁公司、太原锅炉厂、太原重型机器厂、太原矿山机器厂、兰村造纸厂,在学校建纸厂中,热情地从技术上和设备上给予指导和帮助。人民公社供应了纸厂所需要的稻草等原料。
现在这批造纸厂已经成为这些学校的学习、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的基地。在纸的生产过程中,使学生们在书本上所学到的知识在生产劳动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