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整理扬州评话《武松》的体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8-24
第7版()
专栏:

整理扬州评话《武松》的体会
王少堂
我是扬州市的一个评话艺人。说的是《水浒》,书目有《武松》、《宋江》、《石秀》、《卢俊义》四个十回。这些书,从我的祖上传到我的手里,也已经说了六十多年了。过去说书是为了混生活,过日子,只有到了解放后,才使我的认识提高了,工作有了新的内容和意义。认识的提高,使我在思想上明确了传统书目必须经过整理,才能达到“古为今用”地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目的。这些,多亏党的领导和党的教育,才使得我这个七十几岁的人晓得了这么多的道理。去年党和政府又帮助我把《武松》整理出版了,这是我多年的愿望,在短短的几个月中就实现了,我真是高兴。
谈到《水浒》这部评话,它的来源一部分是取自《水浒传》原书,而大部分——也是这部评话中最有特色的部分——则是历代评话艺人的不断创造,一代一代地传下来,一代一代地丰富它,由原书中关于武松的描写的八万多字扩大到一百多万字,这里边不知有多少人花了多少心血,它是历代艺人不断加工丰富的结果。这笔遗产是祖国的、人民的,今天经过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从我这里把它记录下来,整理出版了,把这样一个民间口头文学的宝贵遗产全部保留下来,交给了党和人民,在我来说,又为社会主义做了一件事,我心里怎么能不高兴呢!谈到整理《武松》这部书来,说实在话,我还说不出什么经验来,不过给我的感受倒是很深的。解放后,党对我们评话艺术一直就非常关怀,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对《水浒》这几个十回书的整理工作也很关心,江苏省文化局直接领导了这个工作。早在1953年就开始记录,特地要我到南京去,在夫子庙面临秦淮河的一个大茶馆里,为我辟出了一个书场,一面说书一面记录。南京市文化局、文联花了十七个月的时间,又用笔,又用录音机,记下了除《石秀十回》最后几段之外的全部书词。以后又将记录稿全部移交给扬州市,在扬州市委的领导下,扬州市文化处和我逐字逐句地核对了以前记录下来的书词,又把我的学艺经过和表演经验记了下来。所以,在正式整理《武松》之前,党和政府已经做了不少工作。
正式的整理工作是在1959年春天开始的。为了要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整理出来,向建国十周年献礼,市委首先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市委书记亲自挂帅,宣传部长亲自参加,还派了两位在语言和文学上有相当修养的同志专门与文化处、文联负责同志和我一道工作,一道研究,并且组成了整理工作小组。这样,有了党的领导,这部长达百万字的《武松》的整理工作,在短短的几个月中就完成了。这是一个奇迹,也是大跃进形势鼓舞下的产物。我从心里感到党的领导就是对,大跃进就是好,没有这两条,书就出不来。要说经验,这就是最重要的经验了。
这次整理工作,对我来说,是一次学习,是一次思想认识上的提高。本来,我把这项工作看得很简单,有些迷信自己,嘴里不说心里说:这部书在我手里说了六十多年,七岁学书,第一回就是《武松打虎》,说到现在,听众总是满意的,不见得有多大问题。再说,有些同志也认为我的书只要记下来,把句子、标点改改也就行了。我就更加相信自己了。这个时候,我们整理小组的组长——市委书记及时地召开了会议,指出了保守和粗暴两种倾向都是错误的。这时候,我心里有点数了,我原来的想法不对头,粗暴思想我不多,保守思想就还不少,所以,整理工作刚刚动手,我就受到教育。不仅如此,领导上还进一步告诉我们:整理《武松》决不是为整理而整理,而是要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导下,根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精神,发扬民族遗产的优良传统,以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这样一来,我的脑筋清爽了,目的明确,要求具体,整理起来就有了一根尺,掌握了分寸。但这不等于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在具体的整理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还是不少的。这些书,几十年、上百年地在民间流传,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是有人民性的;但是它从那个肮脏社会里遗留下来,当然会有些斑斑点点和低级庸俗的糟粕,精华和糟粕混杂在一起,有时候不容易分清;还有对方言土语的运用以及对“书外书”的处理,也引起了争论。但是有了党的指示,讨论研究起来,就有了方向,不同的看法也就容易取得一致了。我真感到党的这些指示,既是“试金石”又是“分水珠”,只要按照党的指示去做,就没有错;正因为听了党的话,我们的整理过程就顺利得多了。
下面的问题就是我们怎样动手了。要赶上向建国十周年献礼,时间只有几个月,这部书又是洋洋百万多字,没有好的方法是不行的。根据这个情况,小组研究决定先搞“试验田”,选出《武十回》中问题最多也最复杂的前三回:《景阳岗打虎》、《武松杀嫂》、《斗杀西门庆》先行整理。
为了把这个工作做得好,找到的办法就是“三多”:多开会、多研究、多协商。整理之前,认真地核对了原稿,然后再分段落,加标点,改病句。通过集体研究,大家意见一致了,才开始动笔整理。为了使这个整理本达到较高的水平,除认真研究了《水浒》原著外,我们又阅读了《人民文学》、《曲艺》、《萌芽》等几个刊物上已经发表的一些段子,并且吸取了杭州评话《武松演义》的整理经验,这样就使得我们的整理工作有了借鉴和比较。
在整理当中,我们碰到一些问题。在《血溅鸳鸯楼》这段书里,武松杀的人确实不少。有人说杀的太多了。究竟让他多杀些,还是少杀些呢?争论不下。这时候领导上告诉我们:问题不是杀得多和少的问题。要看看武松杀的是什么人。这一来,我的心里明亮了。是么!武松杀的是地主、恶霸、土豪、劣绅这些坏蛋,对武松这个英雄人物不但没有损害,而且还有帮助:武松的杀人,反映农民群众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深仇大恨,所以我们整理起来就有了依据。同时,我也懂得了看问题总得有个阶级分析,有个阶级观点。这些话,毛主席早就说过了,真是正确,按照毛主席的话去看问题,就是明亮,就是清爽。所以以后碰到这类问题的研究讨论,就容易解决。又如,我过去对“母夜叉”孙二娘的形象是这样说的:“她的个子大得出色,身高将近一丈,她这副脸和沙土无二样,门楼头凸起多远的。两条稀稀的眉毛,眉毛梢子上有几根红的。一双?瘘眼,眼睛珠子凹在里面,白眼珠子上生红丝,黑眼珠子上也有红丝,炯炯有光。鹰钩鼻子,瘪嘴,翘下额,一嘴黑焦牙。”我过去为什么这样说呢?“母夜叉”么,就要说得像个“母夜叉”。哪里知道这样一来,就丑化了英雄人物。现在懂得了,描写人物应当有个阶级观点,要爱憎分明,所以在讨论的时候,很快就取得了一致的意见。
再如,对正文以外的“书外书”的处理问题。这些“书外书”,有些是前辈艺人早就安排在书里的情节,有些是我们在书台子上临时急抓的插叙。这些段子在书台子上说起来,往往能够博得听众的哄堂大笑,效果还不错,但也有些是为“科”而“科”的“书外书”,与情节关系不大,放在上面有些累赘。根据这个情况,一方面对其中与情节有关联的“书外书”,采取了压缩提炼的办法保留下来;另一方面对与情节无关的“书外书”进行了割除。说真的,这些小段子在嘴里说了几十年,一下子去掉了,心里还有些舍不得呢!可是经过这样的正确处理以后,不但没有影响整个情节的发展,而且使整个情节更加紧密,我的思想问题也就解决了。说来奇怪,保守思想不是一下子就能除得掉的,我觉得自己的保守思想就需要不断地清除,毛主席说要不断革命,我这个思想也要不断革命。所以这部书的整理过程,也就是我学习的过程,思想上不断革命的过程,也是我提高思想认识的过程。
在这些具体问题的讨论过程中,突出的复杂的问题,要算是对使用方言土语的争论了。“扬州评话”当然是要用扬州的方言,但是方言有局限性,因此对一些令人费解的土语就用普通话代替。另外也有这样的情况,不用方言就难以表达原来的意思,就仍然保留原话,而在旁边加上注解。按照这个原则,许多问题也就顺利解决了。当然,现在说起来很顺当,但是在整理讨论的时候,确实费了些周折,都是领导上及时指示,许多问题才逐个解决的。所以我说,任何事情都要依靠党,也只有依靠党才有办法,才能解决问题。“试验田”搞得成功,完全是党的领导好。
前三回的整理本搞出来以后,我们把初稿打印出来,给中国曲协和江苏省文化局以及其他有关方面寄去了,同时还召开了听众座谈会,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我们市里和省里都非常重视和支持。中国曲协的负责同志,亲自审阅了初稿,还为我们召开了专家座谈会,对书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处理,语言的运用等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对我们的进一步整理有很大的帮助。
由于前三回搞“试验田”的方法做得对头,有了些经验,做出了样子,所以整理后七回就顺当得多。前三回花了四个月的工夫,后七回只用了两个月工夫。前后共计六个月,就完成了一部百万字的长篇《武松》的整理工作,大家都说这是多快好省。我心里想啊:怎么能够多快好省的呢?这就是听了党的话,执行了党所指示的三结合的工作方法,贯彻了党的文艺方针的结果。这部《武松》是大跃进的产物,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产物。
《武松》这部书出版了,目前我正在着手整理其余三个十回。现在我订出了计划,要学习毛主席的文艺思想,有了这个武器,再加上整理《武松十回》的经验,我就有了信心,一定要把它整理好。争取首先把《宋江十回》整理出来,迎接党的四十周年。
现在,我们正处在“一天等于二十年”的大跃进的时代里,想想这些,我的劲头就大了。我是七十几岁的人了,经历了多少沧海桑田,从来也没见过这样的时代。在我嘴里说过的英雄无其数,哪里有今天的英雄这样多!我真是心花怒放。看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前景,我是人老雄心在,愈过愈年轻。人家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我说一定要和大家轰轰烈烈干到底。用我们这个曲艺形式来反映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新人新事,把曲艺送到公社、工厂和矿山。我还要把自己这点浅薄的艺术,毫不保留地传授给青年一代,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出力出汗,让我们曲艺这朵花,开得更好更美丽,把我们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得更快更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