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怎样做好小队的领导工作——三桥公社星华生产队一小队领导方法介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8-27
第3版()
专栏:

怎样做好小队的领导工作
——三桥公社星华生产队一小队领导方法介绍
中共德清县委第一书记 王若山
浙江德清县三桥公社星华生产队一小队,是德清县的标兵小队。这个小队的生产和生活都组织得很好,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有一个很好的领导班子。
好队长 好助手
这个小队的九个干部,都是社员民主选举出来的,在生产队党支部的领导下,他们经过几年的实际工作锻炼,都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并且出现了像小队长、共产党员钱毛毛这样一批精明、能干、大公无私的好干部,在他们的周围又团结了一大批积极分子,使小队的各项工作搞得很出色。
小队长钱毛毛,讲话不多,句句顶真,对人诚恳,劳动积极。出工走在前头,收工走在后头,干活认真、细致。除了开会以外,天天出勤。去年平均每个月出勤二十八天。他的妻子出勤也在二十六天以上,这点,群众最满意。因此他在生产上对社员要求严格,大家都没有意见。钱毛毛十分关心社员生活,特别是注意办好食堂。他担任副小队长的时候,在食堂吃饭、办食堂;后来担任正小队长了,对于办好食堂更认真,因此,食堂越办越好,现在已成为三桥公社的标兵食堂。钱毛毛在工作中有事就和群众商量,依靠群众克服困难。在夏收夏种中,他组织干部和社员,通过摆任务、算季节、排劳力,辩论了要不要早收早种、夺取晚稻超早稻的问题,解决了干部和社员的麻痹思想,使夏收夏种的全面行动比别的小队早开始二、三天,在整个生产队里进度最快。正由于他善于使用干部,放手让他们去领导工作,干部也更加尊重他的领导。
在小队里,钱毛毛有几个得力助手,除了后面讲到的后勤战线上的骨干外,还有畜牧战线上的赵子方、水利战线上的赵阿子、妇女班长毛宝英等。副队长赵子方兼畜牧场长,管养猪;他从互助组起就当管水员,因此又负责全小队的管水工作。赵子方的特点是:水不放好,饲料不备足,就睡不着觉。小队里的田从来没有因为放水不到而断过水;小队畜牧场的猪,不但养得好,而且发展快,已从三十多头发展到了九十七头。因为早有打算,备足了饲料,在夏收夏种中,他可以抽出全力投入农业生产,只留下两个妇女负责养猪。队委赵阿子(党员)是一员猛将,同样具有带头猛干、不怕艰苦的性格。妇女班长毛宝英,在全队妇女中,劳动数第一,样样生产拿得起。她不但劳动带头,而且工作大胆。
这些干部,除了他们本身带头劳动,积极工作以外,每一个人周围也都团结了四、五个积极分子,而这些积极分子,又分别团结几个社员。如小队长钱毛毛,还和贫农社员傅水木、沈子林、张生林、戚连欣等经常联系。这些贫农社员主动向他反映情况,提醒他生产上要抓哪些问题;这些社员好几个都是中年人和半老头子,是小队里的生产能手,在群众中有威信。沈子林(贫农社员)是生产“老把式”,样样生产在行,对耕牛、农具特别爱惜,耕田组就由他负责领导。像这样的人,是领导生产的好参谋。
完整的制度
这个小队的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制度比较健全。九个队委委员,其中三个人担任正副队长,主要负责抓田间作业,其他委员分别分工负责畜牧、生活、蔬菜、副业、技术、保管等工作。队委会通过“议(讨论)、订(订计划)、碰(碰头)、查(检查)”等办法,实行集体领导。一般五到七天,研究一次工作,制订小段计划,然后按照分工,落实到作业组去贯彻执行。每天吃晚饭时一次小碰头,凑凑当天各人在劳动中看到的问题和所听到的意见,及时研究解决;三天一次大碰头,检查各人分管的工作贯彻执行计划的情况。
由于分工明确、职责分明,每个干部都有职、有权、有责,所以任何时候,工作都忙而不乱,有头有绪。每个干部都发挥作用,就像社员称赞的那样,整个领导班子,就像一只风谷车,张张叶子都有风。由于分工明确,大家分挑担子,不但工作搞得好,干部都能带头参加劳动。这个小队所有干部的劳动和完成定额的数量质量,都能超过同等劳力的社员,因此,普遍赢得了社员的称赞。他们说:“干部做活是硬碰硬,我们做啥干部也做啥,难做的总是干部带头做,还比我们社员做得多。”
队委会怎样具体组织社员的生产呢?他们根据生产需要、社员特长、居住条件、劳力负担和领导力量,划分了两个田间操作班,以及畜牧、副业和蔬菜三个专业组。田间操作班常年固定负责一定的田片,专业组也有明确的定额任务。在大忙季节,从专业组抽出一定的力量投入田间劳动,但是专业作业组一般不打乱,确实需要的时候,由小队组织临时性的突击小组,任务完成以后,仍回原操作班或专业组。这样就把经常性的工作和临时性的突击任务、长期责任制和临时责任制结合起来,便于提高社员的生产责任心和积极性,便于组织劳动竞赛和检查评比。
这个生产小队,不论田间操作,或者养猪种菜,社员的劳动出勤和各项工作任务,样样有定额,人人有定额,根据实际完成情况与质量标准,当天检查,由小队和操作班记工员记录,经过检查,适当执行奖惩。因为这些制度都是群众讨论制订的,小队干部又都能够带头遵守,所以一般都执行得很好。
出色的后勤部
一小队的后勤部,人数不多,却担当了整个小队的半壁江山,在全公社是有名的,县里也曾组织过现场参观。后勤部的骨干是三个人,都是队委委员,也都具有带头劳动、积极苦干、大公无私等优点。整个后勤部,分为两条线:一条是以冯金福(贫农、队委,蔬菜组长)为首的蔬菜组;一条是以赵子才(团员、队委、专职保管员)和刘小毛(队委、技术员)为首的财产保管组。蔬菜组长冯金福,对待工作任务从不讨价还价,做工作总是做一样好一样。他现在虽然是蔬菜组长,实际上整个后勤工作他都要管。他虽然喜欢管“闲事”,因为管得有理,而且对自己也一样严格,因此人家都服他,得到了群众的拥护。他和他的蔬菜组,除了保证小队一百八十八个社员有足够的蔬菜吃以外,还有近半数的菜可以供应城镇,从春季以来,卖菜收入即达七百余元。蔬菜组不但有好领导,而且有好组员,六十多岁的张寿春,是贫农积极分子张生林的父亲,也是叫干啥就干啥的老积极。另一个贫农组员傅水木,虽然三天中只有两天帮蔬菜组工作,但也是同样积极负责,上街挑大粪,人家挑不到他挑得到。
物资保管赵子才,他不但是物资保管员,还是食堂经济保管员和小队记工员。赵子才是共青团员,读过三年书,经过几年来锻炼,已经会写能算,是小队里的文武全材,平时虽然不大讲话,工作却是埋头苦干。人家放假,他收集整理农具,白天同社员一起劳动,收工以后整理农具。经过他的整理,现在凡是木制农具全部涂上了桐油,所有农具全部专库分组存放,木器下面垫半尺多厚的木屑和砻糠防潮,并放置平整,以防变形。竹器晒燥搁高,铁器洗净擦干挂起或垫高。又根据“集中存放,分散使用”的原则,建立一套完整的责任制,做到专人保管,专库存放,出门登记,进门检查销号,用毕洗净归还。现在,这个小队的农具很少遗失和损坏,而且在每次使用前都准备齐全,正像社员们所说的那样:“自从他负责农具保管工作以后,要啥有啥,使用方便,大家爱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