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医务人员同广大群众结合主动控制疾病 天津、上海王家码头开展有计划防治疾病的群众运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8-28
第2版()
专栏:

医务人员同广大群众结合主动控制疾病
天津、上海王家码头开展有计划防治疾病的群众运动
本报讯 天津市大力开展有计划防治疾病的群众运动,使除害灭病工作更加普遍和深入。
计划防治是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医务人员与广大群众相结合,采取综合措施,有组织、有计划地分批分期逐步控制和消灭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计划防治第一阶段的工作中心是对全市人民健康状况进行普查。经过医务人员与群众紧密合作,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普查了三百多万人的健康状况,基本摸清了各种疾病的患病率,并制订了计划防治的规划。各区、各工厂、各公社也都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制订了防治计划。计划防治的第二阶段,是在全市开展以肝炎、痢疾为中心的防五病运动(肝炎、痢疾、痳疹、白喉、流行性感冒)。
全市在实行计划防治工作中,以医院为中心把全市划分为二十七个防治区,统一组织医疗力量,使医院、卫生院、保健站的技术力量得到合理安排。全市医疗机构实行了分级分工分地区负责制,各公社都设有中心医院,医院的科室分工包片,公社的各点也都有责任医师。医疗力量较强的地区,实行医院跨区负责。在中西医之间、专科医院与综合医院之间也大兴协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其次是发动群众,积极培养卫生骨干,大力训练群众卫生员。今年以来,全市培训了红十字医士三千多名,培训了红十字卫生员四十多万名,还培养了大批的疫情报告员、家庭护理员等。同时组织医务人员向群众传授卫生知识,将几种多发病的防治知识,教给群众,使防病除害成为医务人员与群众的共同任务。在计划防治中,群众创造了很多除害灭病的办法。许多工厂结合具体情况,开展了“无病健康赛”,红桥区在全区推行了“家庭药箱”,作到了有病早防早治。各防治区对城市人民公社的炊事员、保育员普遍进行了体格检查和卫生训练,协助他们建立了卫生制度。
全市实行计划防治以来,使卫生工作,从被动的消极治病,改变为主动的防病。全市有85%以上的医务人员走出医院,轮流深入街道、工厂与基层卫生人员、红十字医士、卫生员一起主动防治疾病。通过计划防治,全市已出现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医疗保健网。各医院都设立了保健科,基层单位建立了保健站,医务人员与群众共同与疾病进行斗争。有的地区实行了“六包六保”的合同制,医务人员包卫生保健工作、包预防和医疗疾病等;群众保证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发现病人及时报告,这样就较严密地控制了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同时在全市建立起防汞中毒、防铅中毒、防矽肺中毒,以及防治肝炎、肺结核等专业技术研究小组,集中研究各种职业病和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计划防治促进了职工群众的身体健康,保证了生产的持续跃进。通过计划防治,全市各工厂、企业职工的发病率和因病缺勤率普遍下降。河西区开展计划防治以后,各工厂职工的出勤率比以前提高了。
本报讯 上海市南市区王家码头地区,在党委领导下,积极贯彻卫生工作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依靠群众大搞计划防治工作,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这个地区开展计划防治的最大特点是:依靠群众,在建立保健网和训练卫生骨干的基础上,进行全民性的体格检查,普查普治。目前,这里的地段有地段医院,七个里弄委员会也都有自己的卫生保健站,基层还有红十字卫生站。这一保健网拥有一万多个受过一定训练的红十字会会员,近千个保健员与卫生员,其中大部分已能处理一般疾病和具有小外伤包扎技术。他们活跃在地区内七十家工厂和近百个食堂、托儿所、生产组和居民点里,保卫着人民的健康。在普查中,广大群众与医务人员打成一片,边查、边治、边宣传和普及卫生知识,真正形成了一个群众性的运动。目前,这个地区的普查工作已完成了90%,并在这一基础上建立了卫生户口册和八岁以下儿童的一人一卡制。通过疾病排队摸底,主动掌握病情,对地区居民的健康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这样,不但做到对有多少个传染病人和慢性病人,心中有数,并且都纳入防治计划之内,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分期分批地加以控制和治疗。首先对危害健康和影响生产最大的疾病,进行围剿。主要传染病如肝炎、痢疾等已得到了控制,钩虫病、血吸虫病、丝虫病、疟疾等“四病”已经消灭了,砂眼也已经全部治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