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在“计划防治”运动中的天津医务人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8-28
第2版()
专栏:河北通讯

在“计划防治”运动中的天津医务人员
本报记者 虞锡珪
医务工作者与广大群众结合开展的“计划防治”运动,在天津市蓬勃开展。他们深入每一个工厂和公社直到每一个家庭,在短短的一个月中,就为三百多万人普查了健康状况,医治了不少疑难病症,还培养了三千多名红十字医士和四十多万名红十字卫生员。
传授医疗卫生知识
在天津西楼商店里,有一天,突然,一位孕妇晕倒了,人们焦急地忙着要去请医生。这时,附近的三德里零售商店售货员高庆升闻讯赶来,他熟练地打开红十字医包,取出听诊器,为孕妇作了检查和医治,不一会,这位孕妇就脱离了危险。人们对这位“售货员医生”赞扬不已。
原来三德里零售商店的十九位售货员和工作人员,在第一中心医院和谦德庄门诊部医务工作者的培训下,都达到了红十字医士或红十字卫生员的水平,这是“计划防治”运动中的一个出色的成就。
谦德庄门诊部主治医生孙毓成为了帮助售货员掌握医疗卫生知识,下了班就给售货员讲课,风雨无阻,从不间断。他认为售货员接触群众最多,他们出售食品是否卫生,与防治疾病,保障人民健康有直接关系,因此,售货员应该成为群众性“计划防治”运动中的一支生力军。于是,他积极帮助售货员熟悉卫生知识,当他们具备一定医疗知识水平以后,又帮助他们在商店里建立保健室和药柜,还利用业余时间和售货员一起售货,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项新的“业务”。
售货员们掌握了保健知识以后,在组织人民经济生活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三德里商店的售货员们,常常通过送货上门的机会,向居民宣传卫生常识,在门诊部医生帮助下,为供应范围内的居民建立了健康卡片,遇有病人,能治的就治,不能治的代请医生,成为医务人员开展“计划防治”的有力助手。
依靠群众,战胜皮炎
河东医院外科主治医生宋建章,谈到对“计划防治”的体会时说:“计划防治”实质上就是党教导我们医务人员必须走群众路线。天津第一食品加工厂宰鸭车间的工人中,过去部分工人的双手都患职业性皮炎,重患者指甲根部出血。虽然工厂党组织曾指定工厂保健站医生负责治疗,但一直未得到根治。开展“计划防治”以后,这位外科主治医生宋建章和住院医生徐能滋来到这个工厂,和工厂保健站医生薛百川等同志同心协力,依靠工人群众,一个多月就根治了这种职业病。
宋建章和徐能滋第一次到宰鸭车间时,看到那些得皮炎的手,和一张张期待着的面孔,激起了无限同情。可是到底该怎么医治呢?对于这两位从未接触过皮肤病的外科医生来说,是一个难题。医院党总支副书记吕刚瞧着他俩一筹莫展的面孔,亲切地说:不能就病医病,一定要依靠群众,找出得皮炎的原因,然后才会找到根治的办法。
于是,宋建章和徐能滋除在宰鸭车间召开了工人座谈会,详细了解工人患皮炎的经过及症状发展的情况,还参加了这个车间的劳动,和工人一样把手浸在盛满井水的槽子里拔鸭毛,四、五个小时以后,他们的手背起了红点,这正是皮炎的早期症状,虽然刺痒很难受,但是他们却高兴得如获至宝。于是,他们对有鸭子毛的水,先后进行六次化验,发现水里的细菌和皮炎的细菌一样,从而初步肯定了皮炎的病源。
接着,他们又在工人中进行深入访问,掌握了大量手皮炎发生的原因和各种治疗办法的材料,又经过反复研究试验,终于确定了对皮炎的防治措施。一个多月以后,患者都恢复了健康。
到群众中去
在“计划防治”运动中,著名的小儿科专家、天津儿童医院院长范权,每当回忆起自己下地段,为劳动人民进行健康调查时,他总是说:“我们这些长期坐在医院里等病人的医生,过去认为上门就看,出门不管,就已经尽到了医生的责任。现在真感到,这种思想作风,距离劳动人民的要求和希望是多么远!”
范权谈到他下地段时认识一位建筑工人,这位建筑工人生病时,医生让他休息,可是他却偷偷地溜进了工地……当他知道范权是位有经验的医生时,就对范权说:“您瞧,现在的建设任务是多么忙啊,我怎么能休息,快点把我的病治好吧。”范权回来以后,建筑工人的话,经常在他的脑子里回旋。他想:“工人阶级为社会主义建设冲锋陷阵,不顾自己的一切,我还能墨守成规地在工作中迈四方步子么?不能!”他为自己订了个跃进规划,决心到劳动人民中去,一定要为他们的健康竭尽全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