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大小工厂星罗棋布 各种产品万紫千红 新疆轻工业生产范围不断扩大 产品由不到百种增加到一万多种,开始扭转了完全依靠外地供应的局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8-28
第7版()
专栏:

大小工厂星罗棋布 各种产品万紫千红
新疆轻工业生产范围不断扩大
产品由不到百种增加到一万多种,开始扭转了完全依靠外地供应的局面
本报讯 轻工业基础异常薄弱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自治区党委提出“没有的要有,有的要够,够的要多”的思想指导下,已经使天山南北大小轻工业工厂星罗棋布,各种产品万紫千红。轻工业产品完全依靠外地供应的局面,已经开始扭转。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极为丰富的资源条件,可以大力发展轻工业。但是,解放以前,除集中在城市的几家小型工厂和作坊外,广大的原料产地根本没有什么工业,轻工业产品十分缺乏。解放以后,特别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以来,各级党委贯彻土洋并举、大中小结合的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掀起了全民大办工业的热潮,使自治区的轻工业进入了飞跃发展的新阶段。到去年年底,全区已建成的轻工业工厂,由解放初期的十几个发展到一千六百六十二个。1952年建成的“七一”棉纺织厂,经过连年扩建,现在已是拥有六万纱锭、一千八百台布机和年产六千万米印染品的现代化联合企业,生产能力比1952年增长了十七倍多。已经开始试车的喀什棉纺织厂一分厂,日处理千吨甜菜的石河子“八一”糖厂,以及和田缫丝厂等,都是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工厂。自治区在兴建这些骨干企业的同时,本着边发展,边巩固,边提高的精神,采用土洋结合的办法,在广大的城市和农村发展小型工厂。如乌鲁木齐市属工厂,就由1958年以前的七个发展到目前的一百七十二个。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辖县市现有二百八十多个轻工业企业,其中公社所属的有一百六十多个,平均每个公社有三个以上工厂。随着轻工业建设的蓬勃发展,已出现了伊宁、石河子等新型的轻工业城市,初步建立了自治区的轻工业生产基地。
在自治区党委提出的积极发展纺织、制糖为中心的轻工业生产,争取主要产品在短时间内达到基本自给的方针指导下,新增产品越来越多,自给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全区生产的各种轻工业产品,已由解放初期的不到百种增加到一万多种,其中有50%的产品,包括棉布、皮革、肥皂、酒、乳制品、再制盐和各种食品等,已达到基本自给。一向依靠外地供应的机制糖、机制纸、热水瓶、电灯泡、搪瓷制品、玻璃器皿、香皂、电池等也可以大批生产。这些产品,经过不断改进和提高,质量一般都很好。著名的和田地毯,不仅图案花纹富丽美观,而且回弹力强,是很受欢迎的名贵产品。奶粉、搪瓷制品、骨角制品、高级糖果和糕点等许多产品,有的已赶上了全国的先进水平。
今年以来,轻工业战线上的各族职工,广泛开展了以“四化”为中心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各种轻工业产品产量和品种都有了进一步的显著提高。有十四种产品,包括工业陶瓷、食糖、地毯、酒精、搪瓷面盆等,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一至六倍。“七一”印染厂的职工,试制成高温印染,简化了加工程序,生产能力猛增三倍。(附图片)
这是新疆制造的热水瓶胆 新华社记者 范博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