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阅读
  • 0回复

武夷香花飘万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8-28
第8版()
专栏:党委书记手记

武夷香花飘万里
中共福建崇安县委书记 康通鉴
巍峨秀丽的武夷山,给我们崇安县不仅增添了山川的壮观,而且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特别是富饶的森林,占全县山林、农田面积的67%。成片的松木、杉木和杂木,丛生在绵延不绝的山岭之间,苍松参天,一片青葱翠绿,把红色的崇安,构成了一幅外秀中慧、万宝俱全的美丽图画。
崇安在解放后短短的十年,农业生产连年发展,工厂的建立如雨后春笋,在人们面前展示出一幅无限美好的图画。大跃进的战鼓震撼了武夷山,英雄的儿女随着雄壮歌声的节奏,迈开矫健的步伐,要展翅高飞,高速度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崇安。每一个角落里,人们乐滋滋地纵谈着雄心壮志:男女社员们,在田头为了实现和超额实现今年的粮食生产指标同大自然奋战;采茶姑娘喜笑颜开地交流采摘经验,决心要叫武夷茶一年比一年增产;养猪的妇女们,也互相挑开了战,一心要把小猪养得又肥又大……。这种豪迈热情的气氛,使继续跃进,更加生气勃勃。
这里我想谈一谈一个不太为人们熟知的战线:松香。许多工业部门都需要它,可是,你们是不是知道崇安的人们怎样在为向国家献上更多更好的松香在战斗着呢?松香的主要原料——松脂生产的季节性很强,每年立冬后至立夏前,气候寒冷,松脂容易凝固,脂沟阻塞就流不出来了,一年中实际只有半年时间可以采脂。去年,采脂工人没有按照“清明上山,霜降下山”的老规矩办事,大部分留在山上采脂,但一株树一天只流几钱油。
季节,曾经企图用自然的“威力”束缚我们的跃进,而松香工人却以火热的心情战胜了一次次的严寒。崇高的意愿,鼓舞着松香工人,他们众口一声地说:一株树出油少,我们多开几株,要想尽一切办法,冲破这道关,使淡季不淡,不夺松香高产誓不下山。那时候,县委几个领导同志都深入到采脂组,组织干部分片包干,和工人共同突击这个关,各级党委都建立书记“试验田”。党的具体领导鼓舞了松香工人的共产主义风格,以雷霆万钧之势,向“严寒季节不能采脂”的老常规,发起了强大的攻势。几天时间,五夫分厂第十八采脂组的化学采脂试验成功了,这个组首先击垮了“拦路虎”。稀稀的脂液,源源地流入储脂筒,产量比没有使用药剂的时候提高了30%,取得了与最适宜采脂的夏季不相上下的成绩。
当工人普遍贯彻县委提出实现
“采脂化学化”的号召后,新的采脂的办法,很快地推行开来了。在这些日子里,人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和必胜的信念同自然斗智。一个人的点子少,大伙儿合起来摸索着干;一次不成功,不灰心不气馁,找原因,又重新配药……。这时,马婆岭的吴昌发小组,试验成功了土法化学采脂。这个喜讯像割破了阴霾的长虹,使人豁然开朗。当县委开现场会议时,化学采脂呈现出百花争艳的局面。采脂工人们一窍通百窍开,已经成为支配着自然的英雄,把采脂量提高一倍到两倍,这个良好的开端,给群众的冲天干劲以莫大鼓舞。人们进一步以无穷无尽的力量,改革了采脂工具和运输工具。千千万万个困难,都在党领导下的英雄人民面前,迎刃而解,一个个被远远地甩在身后的山涧里,摔得粉碎。整个武夷山沸腾起来了。
就是这股扭转乾坤的坚强意志,使得怀着雄心壮志的崇安人民和松香工人,在创造了化学采脂法之后,接二连三地创造了“重修老疤老口”,“一树多口多筒”等先进经验,和流水作业采脂的先进方法。就是这股不夺取松香生产、誓不罢休的干劲,迫使傲然屹立在峻拔嶙峋的武夷山上的松树,在富有智慧的劳动人民面前,甘拜了下风,张开了大口。瀑布般倾吐出含着特有清香味道的松脂。这朵大跃进之花,正随着东风,散发出万里清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