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力争小高炉生铁质量更好产量更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8-29
第1版()
专栏:社论

力争小高炉生铁质量更好产量更高
在增产节约运动中,什么是各省市小型炼铁企业最重要的任务呢?是努力提高生铁质量,实现优质、高产、低消耗,以更多更好的生铁支援重点炼钢企业。
在两年大跃进的基础上,我国小型的、用洋法生产的炼铁企业今年又有了新的跃进。随着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的深入开展,小高炉的生产能力已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各地都出现了不少优质高产低消耗的红旗炼铁厂和红旗炉。小型炼铁企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担负的任务越来越重大,按照国家计划,今年小高炉生产的生铁占全部生铁产量的一半以上。正是由于这样,国家和人民对小型炼铁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以粮、钢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开展以后,继续跃进的客观形势更突出地要求小型炼铁企业,必须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努力提高生铁的质量,以保证今后四个月钢产量大幅度增长的需要。
我们在要求提高生铁质量的同时,还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铁的产量。这两者可以同时并举吗?回答无疑是肯定的。8月21日本报发表的河北省张家口市生铁质量产量同时跃进的消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张家口市的经验证明,只要我们树立了全面生产观点,掌握了小高炉的脾气,了解了冶炼过程中提高质量和增加产量的内在联系,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具体矛盾,质量和产量完全可以同时跃进。我们应当看到增加产量和提高质量的矛盾的方面,为的是更好地克服这个矛盾,更重要的,则是要看到在许多情况下,增加产量和提高质量的统一的方面。这种统一性,不仅仅表现在生产的目的上,即我们的产品必须要又多又好,而且在生产过程中,这种统一性也是经常存在的。例如提高质量和增加产量都有赖于贯彻先进的操作方法。提高质量的措施一般都有利于增加产量;增加产量的措施,在正常情况下也都有利于提高质量。例如,洗煤可以减少灰分、硫分,是提高生铁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由于原煤经过洗选,提高了焦炭强度,可以少用石灰石,又有利于提高生铁产量。又如,焙烧矿石,可以提高矿石品位,是提高生铁产量的重要措施;同时,由于矿石经过焙烧,减少了杂质和硫分,也有利于提高生铁质量。由此可见,只看到提高质量和增加产量有矛盾,而看不到提高质量和增加产量有一致的地方,是对生产的客观规律性还没有全面认识,或者说是对生产实际还没有深知深解。
当然,有些单位生铁质量提高得不快或者发生波动,也有某些客观原因。比如:由于原材料改变,一时还没有摸到配料规律;有些煤炭、矿石含硫量过高,给炼铁脱硫增加了困难;在原材料不能满足生产大幅度增长需要的情况下,掺用了一些次煤、次焦等等。但是,这些客观条件经过人的努力是可以改变的。生产管理工作应当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改进,积极克服前进中的一些不利因素,积极组织新的平衡。现在,我们有了两年多的群众大办钢铁的实践,一般都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操作技术经验和生产管理经验;许多小高炉实行了技术改造,增加了风量,提高了风温;在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中,职工们创造了许多脱硫的新技术、新经验。只要我们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完全可能在提高生铁产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生铁的质量。
贯彻质量、产量并举的方针,关键在于实行政治挂帅,在全体干部和职工中,树立全面的生产观点,发扬“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送给别人”的共产主义风格。在这方面,可以采取一些生动有效的办法,比如通过组织原料生产单位职工到炼铁厂参观,组织炼铁厂职工到钢厂参观,举办优劣产品展览会等,向职工进行多快好省、全面跃进的教育,使质量、数量并举,“好料保好铁”,“好铁保好钢”的思想深入人心。同时,要在安排生产计划、制订技术措施、改进生产管理、组织竞赛等各项工作中具体体现质量、数量并举的方针。在考虑增产时一定要考虑到提高质量,下达产量指标时一定要有对质量的具体要求;同样,在考虑质量时也要考虑产量,对质量提出要求时,也不要忽视产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
采取什么具体措施来进一步提高小高炉生铁质量?根据张家口市的经验,要从原料管理、炉前操作、设备维修三个方面下功夫,其中加强原料管理尤为重要。提高生铁质量的中心要求就在于最大限度地降低生铁中的含硫量。硫,来自焦炭,来自矿石,要消除它,首先应当把住原料关,限制它入炉。这同卫生工作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一样,防的工作做好了,治疗的任务就大大减少了;从原料上把硫消除到最低限度,冶炼中的脱硫就比较好办了。在冶炼前脱硫,矛盾是单一的,操作简单,事半功倍;把大量硫分带到炉内去处理,就要引起炉内造渣配料上一系列的变化,就比冶炼前脱硫复杂得多。许多地方小高炉的成功经验表明:原料管理的基本要求是“粗粮细作”,“细粮精作”,让高炉吃细粮、吃熟料。做到了这一些,生铁质量的提高就有了最基本的保证。但这必须进行一系列的细致的工作。除了采煤、洗煤、炼焦、采矿、选矿、烧结各个环节上都要努力提高产品质量以外,从炼铁厂来说,主要是抓住焙烧、破碎、洗选、过磅、上料五个环节,除掉泥、土、沫、杂(杂质)“四害”,实行粒度分级、质量分类、混匀储存、以炉定料、加强炉料化验。上面说的这些措施是提高生铁质量、增加生铁产量的根本措施。经过层层把关,层层采取措施,把原料中的硫分去掉了绝大部分,其余的硫分要在冶炼过程中去处理。许多地方小高炉的成功经验说明:在冶炼中提高脱硫效率,也就是提高生铁产量的中心环节,是实行高冶炼强度、高风温、大风量的操作方法;其次要加强技术管理,健全操作规程,建立责任制度,树立良好的生产秩序。要保证小高炉持续优质高产,还必须加强设备维修工作,制订合理的检修规程,准备必要的备品、备件,千方百计向事故作斗争。做好了这些工作,就能使机器正常运转,使高炉铁水长流。
为了做好这些工作,各个企业必须充分发动群众,采用领导干部同工人、工程技术人员“三结合”的方法,围绕生产关键和薄弱环节,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踏踏实实地加强生产管理工作,攻克一关就巩固一关,并且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推广提高。
现在,以粮、钢为中心的轰轰烈烈的增产节约运动,正在逐步展开,作为这个运动中的主力军之一的各个小型炼铁企业的职工,应当乘着大好形势,鼓起更大干劲,进一步提高生铁的质量和产量,在完成和超额完成今年我国钢铁生产计划中创立更加辉煌的功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