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石灰窑小队用兵有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8-29
第2版()
专栏:

石灰窑小队用兵有术
杨昭铨 余南荣 孙代坤
最近,我们在贵州省镇远县?阳公社两路口生产队石灰窑小队,就如何组织使用劳力的问题,作了一些调查研究。从调查中,我们发现石灰窑小队在合理安排劳力方面做了许多细致的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
把劳力集中到田间之后,如何把这些劳力管好用好,使其在生产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我们在石灰窑小队调查时,发现这个小队的干部对这个问题解决得很好,他们善于管理劳力,善于灵活指挥,灵活用兵;他们能根据劳力强弱、技术难易和活路的轻重缓急等不同情况,因人、因时、因地、因活制宜地安排和使用劳力,做到了钢用到刀刃上,使集中在田间的每个劳力都能用到最恰当的地方去。
按四个“制宜”安排劳力
因人制宜,就是看年龄、体力、技术高低进行活路分工。他们这样安排劳力的好处有二:一是劳力基本固定,便于发挥每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用之得当,人人有恰当的活干,事事有合适的人做,各得其所。全队投入田间的农业劳力共有四十三个(主要劳力十八个、半劳力二十五个),另外还有放假学生和自愿请求做些轻巧活路的老年社员十一人,因此一般每天搞农业活路的各种劳力共有七十九人。这七十九人中,除十八个精壮劳力样样活路能干以外,其余的半劳力和辅助劳力,都各有所长,又各有不足。比如十一个老年社员,虽有几十年精耕细作的经验,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在田间做些辅助劳动,或是出面当当“参谋”。几十个劳力各有特点,但石灰窑小队的干部对每个人的特点都很熟悉,每当一项新任务一布置,他们首先就把这些劳力进行一次排队,根据各人的特点和特殊情况,因人制宜地安排。以当前的田间管理为例,虽是活路项目繁多,但一点也不乱套。队里把各种活路大体分为三类:田头、土头、杂活(以运肥为主,还有运粮、运草等)。劳力强的青壮年就专门分配干运肥、运粮和运草等重活;青年妇女和有生产经验的老农薅秧、追肥;不能下田和年老体弱的社员以及手巧心灵的妇女就专门分配干土头的薅淋和播种,使人人都在自己相应的生产岗位上大显神通。
因时制宜,就是看季节、看气候、看时间安排劳力。石灰窑小队的干部和社员,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得出的结论是:抓季节,抓气候,抓时间,就是抓劳力。他们说,“只要工夫用在‘火口’上,就可节省出大批劳力”。反之,则“事倍功半”。这个小队在老皮冲有十一亩包谷长到一尺高时,小队长向青云就安排了十一个人去薅,计划十一个工可以薅完。但当天由于生产队里把劳力全部调到别的小队去挖洋芋,后来又连续下了十来天雨,错过了时机,包谷地的草长得很猛,结果花了三十三个工才薅完,无形中就浪费了二十二个工。因此,石灰窑小队在安排活路上特别注意抓季节,一般都是在每项活路进行前的五至十天即作好计划,并有一至二天的短安排。这样既做到了适时,又做到了有条不紊,用的工夫也恰到“刀口”上。这个小队每天还有两套活路的安排,社员出门干活也带两套以上的工具:晴天就干晴天活,雨天就做雨天的事,由小队长灵活指挥,使劳动力安排紧紧适应天气变化,一般做到上午的活路不拖到下午做,下午的活路不拖到第二天做。
因地制宜,就是看田地远近、看耕作难易、看土质好坏来分配劳力。石灰窑小队的三十九户人家,都居住在两山的山腰,田头活路较近,土头活路较远,最远的土有十来华里,并且一出门干活就得爬坡。为了避免吃饭往返耽误时间和便利生产,他们在相距两华里的石灰窑和良田各建一个食堂吃饭,以食堂为中心把三十九户人家划为两个“战斗组”。如没有突击性的生产任务时,两个战斗组分别安排劳力干活,工分定额不变。这就避免了干活往返费工的情况。在这方面,小队的办法很多,打得很紧。比如当前积肥用工,全队采取了人牛上山踩粪的办法,在边远田土运肥活路花工大的地区,建立了五个牛圈就地积肥、就地踩粪、就地施放。初步计算,全队光这一项就要节省运肥劳力在三百个工以上。
因活制宜,就是看活路的轻重缓急,分清主次,既突击主要农活,又照顾一般农活。从石灰窑小队看来,虽然人户不算多,田土也不过几百亩,但是“麻雀虽小,肝胆俱全”,各样作物都种得有一些,活路项目一样繁杂。因此,他们在安排劳力上始终是根据以粮为纲、照管其他的原则来办事的。比如当前,就以抓田间管理为主,照顾突击播种晚秋作物和修制三秋工具等,用在第一线的劳力就占总劳力84.3%。同时以田间专业组为主,以临时性的突击组为辅。比如当前栽种晚秋作物的时间性特别强,小队里除分派五个社员专门追施三类苗以外,其余的劳力则全部调去抢种秋苕、胡萝卜和大白菜,突击三天后,又分头进行薅秧和薅土中作物。
人不空手 路不空行
石灰窑小队从目前到秋收的两个月中,全队的劳力虽是一再设法增加到了四十个,但计算到秋收前,也只能做一千九百多个工,和实际需要的尚差一千九百多个工。看起来,这个小队要按质按时完成生产任务,是困难重重的。但事实并不如此。干部和社员都非常乐观,对实现今年农业大丰收信心十足。这里的主要原因,一是这个小队的干部善于合理安排劳力;一是他们善于安排活路,使每一个劳力能发挥更多的作用。
这个队做到了人不空手,路不空行,大大提高了工效。合理排工在石灰窑小队已不是一个什么新的问题,只不过是现在发展得更全面罢了。过去,社员们就有“出门带肥料,收工带柴草”的良好习惯,合理排工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如目前,根据多样的农活,队里就对现有劳力作了多方面的规划:出门带肥料到田里,收工带柴草等回食堂;割草积肥结合割田坎和割路;薅秧和薅土头作物结合积肥;看牛和看田水的社员带镰刀割草积肥;看鸭子的社员照顾管田水和薅田坎豆;到镇远运粮的社员带柴上街去卖,等等。由于在干活的时间做到了手不空使,路不空行,从中节省出了大批劳力。综合使用劳力后,队里的积肥、运肥、砍柴、卖柴、捶晒坝、看田水、薅田坎豆等方面约计可节省出一千五百个工以上。
辅助劳力作用不小
在石灰窑小队,无论是青年、壮年、老年,或是小学生,只要能做得一点事的,都要争着找些活做,寨子里看不到一个闲人。这里有十一个老年社员和二十五个十四岁左右的学生。为照顾老年和年龄较小的学生的身体,队里尽量分配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轻便活路。“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三十六个没有列入小队劳力之内的辅助劳力,仅在7月份就做了三百六十多个劳动日。因此小队干部对这些辅助劳力也极为重视。
石灰窑小队的二十五个学生,虽然年轻力小,但由于他们生活在农村,大活做不起,割草、看牛等活路还是挺在行的:割草,他们手巧心灵;看牛,他们跑得快。我们看到的许多十三、四岁的学生,每天早上都能割七、八十斤垫圈草。吃了早饭,有些体力强的还和社员们一块去做土头的锄草活路。十一个老社员,虽是年纪大一点,但干活路很在行,比如杨大毛和雷大妹,虽然年高,但身体仍很健壮,干土头活路有许多中年妇女还不如他们。为了实现今年粮食大增产,他们都自愿请求参加做些土头活路。
健全的生产责任制度
在各项活路中,石灰窑小队都有一套经过社员讨论制定的规矩;每一项农活又制定有合理的定额。这两年来,队里始终坚持了“定农活、定质量、定时间、定工分”的“四固定”小段包工生产责任制。由于小
队里的生产定额切合实际,坚持定额管理、质量检查和奖惩制度,生产有条不紊,大大的提高了社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出工早、收工晚已成为风气,因而劳动效率成倍提高。这个小队做得比较出色的,是“四固定”到包工小组。每组一般五至十人,每天临田干活又灵活分头包干进行,实行人田对号,社员干活的劲头格外大,每天都要超过各种农活定额达30%以上,有的还超过定额一倍多。比如当前的割草垫圈积肥,规定每人每早上割八十斤草,不少社员都超过了定额。同时,他们还有一日“三抓”(早上抓出工、中午抓检查、晚上抓评比)的制度,对无故完不成生产任务的小组或个人,就及时地进行检查;活路做得不合要求的坚决返工;发现有偏高偏低的定额,及时进行合理调整。把对手赛具体到每项农活
石灰窑小队的田间生产竞赛一直搞得热火朝天。这个小队的干部把组织田间生产竞赛作为调动社员生产积极性的重要措施。这个小队的田间生产竞赛的特点,主要是样样活路进行田间比武,社员们个个有对手。经过比武而名列前茅的标兵小组或个人,小队立即表扬,连续三次都评为标兵的,小队还送给斗笠或其它东西作为奖励。这个小队在薅秧、积肥、运肥、种晚秋作物等方面都树有标兵,这些标兵又是社员面对面在田间评选出来的,一经命名标兵之后,社员们立即掀起学、赶、超标兵运动,竞赛搞得热火朝天,生产高潮越来越高。如在当前的积肥比武中,社员李永洪一天割八百斤垫草,被命名为全队的积肥标兵后,社员们人人决心超标兵,连日来积肥定额一再突破,以前每人每天平均割草四百斤,现已平均割到七百斤左右,比原来割草工效提高70%多。可见,样样活路开展面对面的竞赛很好,既便于互相学习,又便于评比高低,推动生产的作用很大。
善于使用劳力善于爱护劳力
“要社员干活好,首先要生活安排好”这个问题在石灰窑小队显得格外突出。我们看到两个寨子的社员,不论年轻的或年老的个个红光满面,喜笑颜开,都是一个劲争取把生产搞好。我们在寨子里访问,社员们反映说:队里的干部会关心人,体贴人,给我们把生活安排得妥妥贴贴的,没有什么牵心挂肠,想到的就是搞生产。在关心社员生活上,这个小队特别突出的有三个方面:一是食堂办得出色。两个食堂家底都很厚,蔬菜多,一日三餐,每餐两菜一汤,花样多,味道好,社员吃得非常满意。二是有劳有逸,坚决按照劳动作息时间办事。这段天气热,他们早上天麻麻亮就出工,中午都要“命令”大家睡两个钟头的觉,晚上七点收工吃饭,有事最多开半小时会就各自休息。因此,有的青年就利用晚上学习文化和毛主席的著作。由于社员有了充足的休息时间恢复疲劳,生产时精力充沛,干活如龙似虎。三是关心和照顾年老体弱、生病和身体有特殊情况的社员。由于石灰窑小队干部善于体贴人关心人,社员干活的劲头也就格外大,这也是这个小队劳力少、活路多,能够出色的完成各项生产任务的一条重要保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