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选矿上山 粉碎上山 焙烧上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8-30
第2版()
专栏:

选矿上山 粉碎上山 焙烧上山
中共河南省焦作市委第一书记 张重
两年来,我市钢铁工业不断发展。冶炼技术水平提高以后,炼铁小高炉吞吐量增大,要求供应更多的矿石。在加速发展采掘工业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三上山”的办法,即:选矿上山;就地选矿;破碎上山,就地破碎;焙烧上山,就地焙烧。实践证明,这一办法有许多好处。
“三上山”能够充分利用铁矿资源,把贫矿变成富矿。今年上半年,我市开采的矿石因为自然条件的关系,有40%因品位不高而不能下山。实行在矿山就地选矿、就地破碎、就地焙烧以后,矿石含铁品位大大提高。特别是焦作的矿石系褐铁矿,含水分较大,经过焙烧可以减少水分,有利于提高高炉炉温。推行“三上山”的结果,全市富矿产量由原来占总产量的32%,提高到了68%。
“三上山”可以大大减少运输量。过去由于在钢铁厂内破碎,从山上运下的矿石,矿粉和杂质占了运输量的30%,这对运输力量是个浪费。同时,由于不在山上就地破碎、焙烧,就必须由矿点把矿石集中起来,分别运送到各个钢铁厂的粉碎车间,破碎以后又运到焙烧车间,焙烧之后再送到高炉车间,这样又浪费了大量的厂内运输力量。实行“三上山”以后,不但节省了不必要的运矿粉、杂质的运输力量,而且从山上起运一次就可以直达高炉旁边,减少了厂内运输。此外,矿石生产时间也缩短了,钢铁厂里自己破碎时积存的矿粉也不见了。
“三上山”还能充分发挥粉碎、焙烧设备的能力。过去每个钢铁厂都有选矿、焙烧、粉碎车间。实行“三上山”以后,把分散的人力、物力集中起来,发挥了组织起来的优越性,能够充分发挥设备潜力;而且大规模生产,也便于提高技术,提高质量。
选矿、粉碎、焙烧工作由矿山领导以后,各个钢铁厂的领导干部更能集中精力,狠抓高炉生产提高钢、铁的产量和质量。
在实行“三上山”的过程中,我们发动矿山职工根据土洋并举的原则,自力更生,以代用、制造、拼凑、改装的办法,解决了许多设备方面的问题,建立了焙烧炉,安装了破碎机。我们还组织各方面支援这一工作。各有关部门的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纷纷上山,为“三上山”贡献力量。电力部门上山架线;机械厂生产粉碎、焙烧等各种设备,担负机器安装任务;煤矿积极生产块煤,支援焙烧,运输部门搞双程运输,下山时拉矿石,上山时拉煤炭;搞化验的上山化验,搞勘探设计的上山作开路先行。这样便保证了“三上山”的工作进行得又多又快又好又省。
“三上山”是钢铁继续大幅度增长的一项有力保证。随着“三上山”的实现,我们焦作市的钢铁生产将会更好地持续跃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