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上钢一厂第一转炉车间虚心学习上钢三厂先进经验 六次登门造访取得炼钢“真经” 政治挂帅 群情奋发 协作加强 钢的平均日产量显著增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9-03
第3版()
专栏:

上钢一厂第一转炉车间虚心学习上钢三厂先进经验
六次登门造访取得炼钢“真经”
政治挂帅 群情奋发 协作加强 钢的平均日产量显著增长
据解放日报消息 上海第一钢铁厂第一转炉车间的职工,虚心学先进,发奋赶先进,几次过黄浦江到上钢三厂第二转炉车间学习这个车间一号化铁炉的先进经验,生产面貌起了显著变化。化铁炉的每小时熔化率提高了20%,8月1日到25日钢的平均日产量,比上月同期提高了42.8%。
这个车间是上海市各炼钢车间中设备较差的一个,去年把化铁炉的酸性炉衬改为碱性之后,炼钢生产上出现了新的问题:化铁熔化速度慢,十二吨的化铁炉一小时只能出十吨左右的铁水。领导干部虽然很急,却没有从主观上去找原因,依靠工人群众去解决问题,思想上认为主要原因是“设备条件不好”。今年7月间,上钢三厂第二转炉车间一号化铁炉在全市大型转炉车间评比中,被评为先进单位。他们抱着“学学看”的态度,第一次渡江去三厂第二转炉车间“取经”。这一次学习只看到三厂二转炉车间一号化铁炉的式样好,料场宽,回厂后,就趁大修期间把化铁炉的式样改得一模一样。第二次,这个车间又派了干部和工人渡江“取经”,学习了技术操作经验。经过这两次学习,问题仍然没有解决,铁水熔化速度还是慢。后来他们又两次到三厂去学习,生产仍然没有多大起色。直到一号化铁炉成为全市高产优质的标兵,“政治上炉前”的经验被介绍以后,他们才知道过去学的不对头。当一号化铁炉的代表向他们介绍共产主义大协作的先进经验时,大家都感到说到了他们心里。车间领导干部说:“过去我们苦头不是吃在设备条件不好上,而是吃在政治不挂帅、不走群众路线上。”全车间从上到下找到了改变生产面貌的关键,明确了提高生产的方向。他们经过一番务虚,认识到提高生产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于是重整旗鼓,五次渡江“取经”。所有的工人都在三厂跟班劳动,“一对一”对口学习:炉长对炉长,加料工对加料工。经过两天两夜认真、踏实的学习和漫谈,工人得到了丰富的收获,还建议工长、值班主任等干部六次过江,去学习一号化铁炉干群一致的精神。
经过六次学习,车间领导干部改进了领导作风,在生产第一线同工人一起攻关。1958年8月15日,上海各报曾发表“钢要炼,人也要炼”的通讯,介绍上钢一厂第一转炉车间成为上海工业战线八面红旗之一的经验。今年这一天,车间里把那篇通讯重新加以翻印,分发给每一个工人。工人们重读了这篇通讯,大为感动。有些老工人在议论中,回忆起自己车间是上海工业战线的“八面红旗”之一,现在落在三厂后面了,表示一定要学三厂、赶三厂,叫老红旗大放光彩。化铁炉工人说:“三厂同志能做到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到?”
政治一挂帅,全车间出现了相互激励,发奋图强的局面。工人群众的共产主义思想更加发扬了,大家主动加强协作和配合,解决生产上的问题。加料工人同炉前工人密切联系,一听说铁水硫高,马上回来检查熔剂配搭是否有问题;一听说炉子上有风眼堵塞,马上检查石灰、焦炭是否有灰粉,料加的是否均匀。他们说:“我们家里烧小菜,油盐酱醋的数量和先后次序如果搭配不当,烧出的菜一定不好吃。加料就好比烧小菜,各种料如果乱加,不仅出不了好铁水,而且锅子也要烧坏。我们加料工人一定要当一名好厨师。”四面八方,人人为化铁炉出力,人人为钢而战。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整个车间的生产面貌也迅速变化,化铁炉的熔化速度和去硫效果都大大提高,从而促进了转炉钢日产量的节节上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