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勤俭成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9-08
第4版()
专栏:

勤俭成风
老八路作风
河南省商丘市李口公社熊窑大队党总支书记熊珠林,参加工作十多年以来,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吃的、住的、穿的和普通农民一模一样。社员们称他为“老八路作风”。
数年来,他从熊窑到商丘开会,来回七八十里,从未雇过车子、牲口,都是步行往返,节省出差开支。在他的影响下,勤俭办社成为全体干部的风气。现在大队的两辆自行车还是初级社时买的,已经老得没有“牙”了。但是,他们还是修修补补将就使用。熊窑大队从1958年以来,除用旧木料做了三副桌椅、八张小椅、十四张小床以外,没有添置任何家具。
大队党总支在生产性开支上,也是本着“把钱用在刀刃上”,花钱少,办事多的原则,该花的花,不该花的一文不花。今年2月在提出作好抗旱准备工作时,各队纷纷要求多买水车。大家报的结果,共计是六十三部。算一算:每部以一百四十元计算,就得八千八百多元。为这,熊珠林深入到常庄生产队了解情况,这个队原有八部水车,五部还可以使用,其它三部只是缺少零件。摸到这些情况以后,他采取组织铁木业组下队到井,发动群众献出保存的零件的办法,把全大队因为缺零件不能用的二十八部水车,三天三夜全部修好了,全部投入了抗旱运动。
食堂的好管家
侦察连的战士们,常常对人夸奖他们的伙食好,称他们的伙房是“高级食堂”。这是与贫农出身的司务长、共产党员刘朝钦的努力分不开的。
刘朝钦司务长有一颗处处为国家节约、事事为战士服务的心。既要改善伙食,又要节省,这是他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就拿烧煤来说,他常想:“烧”这一项是不能直接吃到战士肚子里去的东西,可是这一项开支每月都要占相当的一笔款项。他常在这项开支上打主意,今年侦察连驻地离煤站很近,但一吨煤要花十七元。后来打听到烧水碴(炼焦后的次煤)便宜,一吨只花三元钱。刘朝钦用了一天的时间,联系了好几次,跑了六十多里路,才找到了出售水碴的炼焦厂。从这以后,他们每月拉水碴回来烧。
对于连的其它“家务”事,刘朝钦也料理得很好。战士的衣服破了,他总是教育大家及时补上再穿。新战士不会补,他就组织老战士帮助。战士们的鞋破了,他就集中起来送给鞋工组修理。由于他对这些小事管得好,全连每年交旧都是百分之百。
文工团的勤俭能手
一场新剧明天就要上演了,只差两只小宫灯。赵各庄矿业余京剧团团长心里挺着急,他急急忙忙赶到排演场后台,找服装道具保管组组长张子辕想办法。
张子辕立刻回答道:“团长,你放心吧!保证误不了场。”
第二天一清早,几个演员跑到后台一看,一对小巧玲珑的宫灯已经放在桌上。原来,昨夜排戏的演员回家去以后,张子辕留下来,按照大宫灯的样子,精心赶制了这两个小宫灯。
张子辕是赵各庄矿供应科工具室的工人,是俱乐部的老积极分子,专管古装戏的服装和道具。他一向保持着艰苦朴素克勤克俭的作风。
整旧如新,对张子辕来说,已经是很平常的事了。箱子里那些五光十色的蟒袍,是戏装中最贵重的东西,老管家对这部分服装特别珍爱。领口坏了,扯上几尺白缎子给换一条;袍上的金线银线掉了一两根,他马上缀补好。就这样,那些已经用了多年的戏装,现在一件件都还是那么灿烂夺目。(附图片)
赵志方 插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