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赶上形势 适应形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9-12
第3版()
专栏:

赶上形势 适应形势 江星
“政治观点,生产观点,群众观点”,是商业工作的根本观点。商业工作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很好地贯彻和体现这三大观点。
商业工作中如何才能更好地体现三大观点,那就要看商业工作者的思想是否能够跟得上客观形势的发展。以农村商业工作为例,随着农业生产的飞跃发展和技术改造的加速进行,农村市场已经产生了深刻变化。表现在:公社对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需要量大大增长了,品种扩大了,时间上也要求供应更加及时和提前了;农副土特产品的上市量大大上升了;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特别是生活集体化以后,农民对各项生活福利事业的要求比过去更多了。在当前,一个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农业生产运动正在蓬勃开展起来,做为农业生产的“后勤部”,商业工作的任务也空前地繁重了。这就是当前农村商业工作面临着的新形势。
在新形势面前,商业部门的活动如果仅仅限于站柜台,坐等顾客上门,固然不能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就是单靠零星的货郎担下乡,也显然很不够了。
农村商业工作怎样才能适应新的形势,更好地为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服务呢?重庆市长寿县葛兰供销社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经验。葛兰供销社在新的形势下根据过去“货郎担下乡”“院坝当商场,田坎当柜台”等购销活动经验,总结出一套“十送到堂(食堂),五送到田”的购销方法。他们在做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需要把各种生产、生活资料直接送到田间和食堂;在开展购销业务的同时,还挤出一定的时间参加农业生产。这样,既有力地支援了农业生产,又给广大社员群众带来很大方便;既起到了生产“后勤部”和群众生活“总务科”的作用,又出色地完成了国家收购任务。
葛兰供销社的事实告诉我们,只要商业部门进一步树立起三大观点,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改进工作方法,商业工作就一定能够在支援农业生产和组织农村人民经济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