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田头小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9-17
第8版()
专栏:党委书记手记

田头小记 中共黑龙江望奎县委第一书记 王元钧
放 秋 垅
我们迎着朝霞,来到东南长垅玉米田,顶着甘露,同红星公社正蓝前头管理区第二生产队放秋垅的社员在一起鏖战。玉米叶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没用上半个钟头,社员们的衣服都被露水浸透了,妇女的头发像水洗的一样,汗水和露水溶合在一起,顺着脸颊滴滴哒哒地淌下来。可是社员仍是干劲冲天,有说有笑,谁也不肯落后一步。他们编快板诗唱道:干劲冲天赛猛虎,雨露风霜不怕苦,创造幸福新生活,甘愿汗水灌五谷。社员们这种英雄气概该是多么可贵!从这里我看到了农民对大办粮食的决心和毅力。
太阳慢慢地升起来,露水渐渐地消下去。到歇气的时候,有的坐在垅台上嚼着甜秆,有的在拧被露水浸湿了的衣服。这时我在想:社员们这股干劲真可贵,但是早晨顶着露水放秋垅是会影响身体健康的,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便趁休息时间和大家商量起来。队长关显祝说,有点露水也不凉,这样干可以。有人提议每人下地带两件工具,有露水搞田间积肥,露水消了再放秋垅。我觉得这个意见有道理。老社员王殿清说:“这叫巧干,放了秋垅,又积了粪肥,两全其美,人还不遭罪。”因此,决定第二天就这样干。
“放秋垅”这个词是我1958年来到东北才听说的,当时认为放秋垅是“北大荒”浅耕粗作的历史遗产,而经过这次实践对它的理解深刻了。在当前地多人少、机械化程度不高的北方,放秋垅是很必要的。今年雨水大,有些杂草除而复生,有些玉米被大草欺得又黄又瘦。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需要做细致的思想工作的。所以在同社员劳动过程中,我们具体检查了一百棵玉米,其中有十九棵贪青;刚放过的秋垅,大草砍掉了又通风又透光,这个事实教育了大家,也教育了自己,当前必须抓紧时机,集中力量,突击放秋垅。
田头宣传
第二次歇气时,我们在田头开了个会,进一步宣传了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重要性。我的话音刚一停,社员徐风生笑哈哈地说:“党中央和毛主席说的正是我们心里想的。”大家表示,一定把能出勤的人都动员出来参加放秋垅,大办粮食。今天一上午,每人放了一垅半,比昨天上午快一半;晌午回食堂吃饭每人还割一捆喂马的青草扛着。
走在回食堂的路上,我便和妇女队长刘淑兰唠起妇女出勤不多的原因,有的在家拆洗被褥和做棉衣,有的因为身体不好或吃奶孩子扯腿不能到远地放秋垅。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午休的时间开了个妇女座谈会,把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意义一说,大家立刻增添了新干劲,一致同意先集中力量放完秋垅,再轮流放假拆洗被褥和做棉衣。同时,因地因人制宜,逐户安排了妇女出勤人数,一、二线的妇女三十六名都放秋垅,三线的妇女在屯子里晒干菜或积肥,有三名妇女就在食堂里串红辣椒。这样,当天下午她们就都出勤了。显然,群众的生活是需要很好安排的。在这些具体复杂的事物面前,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做具体的领导艰巨得多,但也重要得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