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贯彻多种多收和高产多收相结合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 安徽狠抓扩大秋种早熟作物 播种计划落实到队 劳力、种子层层进行安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9-18
第1版()
专栏:

贯彻多种多收和高产多收相结合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
安徽狠抓扩大秋种早熟作物
播种计划落实到队 劳力、种子层层进行安排
新华社合肥16日电 安徽省各地本着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精神,对当前秋种茬口和明年全年粮食等作物的茬口,统一进行了合理安排。经过合理安排以后,全省今秋秋种的面积将占总耕地面积的70%左右,其中秋种早熟作物又占秋种面积的25%以上。
合理安排茬口,扩大秋种早熟作物的面积,是安徽省贯彻以粮为纲以及多种多收和高产多收相结合的方针,保证粮食增产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措施。安徽省在制定这一措施之前,首先总结了各地合理安排茬口,扩大秋种早熟作物面积的增产经验。从总结出的经验看,合理安排茬口,扩大秋种早熟作物,有五大好处:一、合理安排茬口,扩大秋种早熟作物可以充分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变一年一熟为一年二熟或变一年二熟为一年三熟。如淮北种植水稻地区的一部分公社和沿江地区种植双季稻的一部分公社,把水稻前茬的冬闲田种上一些早熟的夏收作物,收后再栽水稻,水稻收后再种一季秋熟作物,这样一年就可种三季收三季作物。二、便于安排收、种、管各项农活。怀远县沙沟公社候营生产队,由于去年秋种早熟作物面积的扩大,今年在小满前十多天即收完种完,把原来集中在十五天要做的农活,提前分散在二十七天来完成,这不仅缓和了收、种、管期间劳动力的紧张,而且使整个夏种任务比往年提前二十天左右的时间结束。三、便于全年合理使用肥料和水源。四、可以提高夏收粮食在全年中的比重。五、扩大夏收早熟作物的面积,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开春夏之间的水、旱、虫、风等自然灾害的袭击,达到增产多收。在总结合理安排茬口、扩大秋种早熟作物经验的基础上,各地发动广大干部和社员讨论和安排了今秋秋种茬口和明年全年粮食等作物的茬口。在秋种茬口的安排中,全省各地安排夏收早熟作物的面积占整个秋种面积的25%以上,早熟作物的面积比去年大大增加。目前,全省各地已把秋种计划落实到队,茬口落实到田。蚌埠专区秋种计划比去年扩大5%,为了适时把秋种作物种下去,根据早秋、中秋、晚秋等不同茬口,进行了排队,把秋种计划落实到地块。
全省各地根据秋收作物早秋、中秋、晚秋收获期不一的情况,还合理地安排了早熟作物品种的下种时间。沿江地区准备把冬性强、早熟的“三月黄”、“矮粒多”小麦,在寒露开始进行播种;春性强的“南大二四一九”小麦,在霜降前后播种;青稞麦在立冬后播种;并力争多套种一些豌豆、蚕豆、萝卜、蔬菜。沿淮地区准备把冬性强、早熟的“早洋麦”、“三月黄”、“矮粒多”小麦,在寒露前播种;春性强的“南大二四一九”小麦,在霜降前播种。
在秋种茬口全面落实的基础上从省委到各地委、县委、公社党委,已对劳力、种子、肥料、工具等问题,层层进行了检查和准备。为了保证多种早熟作物,各地通过社与社,队与队相互调剂等办法,解决了早熟作物种子不足问题。各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把当前一切可以提前做的农活,尽量提前做完,以便保证拿出80%的劳力投入秋收秋种。在肥料准备方面,如蚌埠专区结合田间管理大搞积肥,每天积肥量都在四千多万担以上。六安专区采取专业性和突击性相结合的办法,大搞积肥、造肥运动,通过熏、换、沤、制、捞等办法,已积了大量的土杂肥。工具准备也在紧张进行。六安专区目前已制造磙筒条播器一万三千多部,双行和三行条播器一千七百多部,修制各种大小农具一百九十九万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