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促秋田早熟 争冬麦早种 新丰公社争分夺秒突击管理晚秋作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9-18
第2版()
专栏:

促秋田早熟 争冬麦早种
新丰公社争分夺秒突击管理晚秋作物
本报西安17日电 陕西临潼县新丰公社社员,抓住当前争一时抢两季的关键时机,开展了争分夺秒的田间管理突击运动,促秋田早熟多收,争秋种种早种好。
新丰公社今年播种的十万零二千八百四十亩秋田,目前普遍生长良好。但是,由于今年前期雨少,后期雨多,秋田普遍发生贪青现象,有推迟成熟的危险。如果不加控制,将会影响小麦的适时下种。各生产队党支部抓紧当前生产的有利形势,发动群众针对这一关键性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在讨论中,湾李生产队提出了他们去年对五十五亩玉米采取促早熟的经验,使这块玉米成熟期由一百一十五天缩短到九十八天,亩产一百八十斤,同时保证了回茬小麦适时下种,今年这块回茬小麦亩产达到二百七十五斤。与此相反,种在河滩的三十亩玉米,虽然土地条件好,就因为没有采取促早熟的措施,亩产才一百七十五斤,秋田熟的晚,麦田迟下种十天,今年亩产只有一百五十斤。经过讨论,社员们普遍认为,“务庄稼就在赶农时,现在时间不算晚,就要看干的怎样了。”社员们具体分析了每块地的情况,提出了促早熟的办法。明家生产队的干部和老农根据他们历年的经验,提出了“一肥两用”、“一锄两得”的促秋办法。“一肥两用”是加大秋田后期施肥量,提高地温,促玉米早熟,收获后,即可翻过作为麦田底肥,这样既能节省劳力,又能提前种麦时间。“一锄两得”是精细深锄,边锄草边拾草,这既疏松了土壤,又为麦田下种清除了草根、草籽。
这两个办法一出来,人人说好,队队来学,很快就传遍了全社。主攻目标明确,好办法好措施层出不穷,社员们信心大增,干劲十足。一个促秋早熟的竞赛运动在全社轰轰烈烈地展开了。队与队赛,人与人赛,同活路的赛,施肥的和锄草的赛,积肥、送肥又和施肥的赛,越比干劲越高,办法越来越多,各工种效率一时高过一时。三育生产队的朱家小队和西严小队是竞赛的老对手。这次竞赛中,他们继续大比大赛。朱家小队的社员们连夜讨论措施,准备工具。在竞赛的当天,全小队85%的全半劳力共七十八人都参加了秋田管理。因此,各项活路进度都走在最前头。各方面条件较好的西严小队眼看就要落在后面,副队长严茂才、社员严生贵等暗里跑到朱家队地里进行了“侦察”,仔细地查看了朱家小队的中耕、施肥的质量。他们认为朱家小队的确超过了自己小队,草锄的细,施肥足,质量也比自己好。形势逼人,西严小队的社员一边劳动,一边议论,商量了许多赶朱家小队的办法。这样,参加秋田管理的人数比原来增加了一倍。并且实行了定额管理,按活路轻重、技术高低,合理搭配劳力。第二天,这个小队的施肥、中耕工效比原来提高一倍以上,赶上了朱家小队。
在竞赛中,连畔地的秋田管理运动,更加激烈。西严小队的一百二十八亩玉米和朱家小队的六十九亩玉米南北连畔。西严小队对这块玉米管理细致,玉米生长茁壮,棒子足有一尺长。朱家小队的玉米,由于播种迟,前期加工不细,和西严小队相比,南畔高北畔低,南畔绿北畔黄,南畔粗北畔细,两种景色。就在这种情况下,朱家小队仍不灰心,虚心学习西严小队的经验,并且调动了队里的党、团员和积极分子二十六人编成专业组,专攻这块玉米,加快施肥速度,现在这块玉米株壮叶绿,和西严小队长的一般高,一样好。
在促使秋田早熟多收的运动中,公社和管理区的干部都深入到后进队,并在田间建立了办公室,大大促进了后进队的秋田管理运动。同时在竞赛中,先进队帮助后进队的共产主义风格得到进一步发扬,保证了促秋运动的全面跃进。三育生产队湾子沟小队在中耕中落了后,汪家、沙河两个小队在完成自己的任务后,抽出二十名劳力带着工具,主动帮助湾子沟小队消灭草荒,使后进赶上了先进。
现在,新丰公社的促使秋田早熟多收的竞赛运动正继续深入发展。先进生产队不自满,后进队不气馁,谁胜谁负目前还不能决定。但是,促秋早熟、多收的效果却非常显著。据调查,晚玉米普遍提前两天吐穗,加工后五天玉米棒就离开主秆二寸左右。玉米的空秆率也由去年的5%下降为2%,双棒由去年的40%增加到60%以上。预计晚秋可提前一周成熟,这给适时播种小麦提供了充裕的时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