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知识青年热爱农村热爱农业劳动 王玉兰埋头苦干建设山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9-19
第4版()
专栏:

知识青年热爱农村热爱农业劳动
王玉兰埋头苦干建设山区
本报讯 山东省滕县山亭公社沃里村二十一岁的共产党员、团支部书记王玉兰,在党的教导下,发愤图强,埋头苦干,三年来,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劳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优异的贡献。
王玉兰1957年7月高小毕业后,本来打算升入中学。但是这个比较偏僻的山区非常需要知识青年,党委号召应当有一部分人留在农业战线。王玉兰一贯听党的话,她知道按照党所指引的道路走,就是人民的需要,就有光明的前途,所以决定不去升学,留在农村。由于她劳动积极,工作热心,1958年春被选为团支书,接着又参加了县妇代会。在这次会上,“铁道游击队”里的芳林嫂的报告深深感动了她。当芳林嫂讲到在对敌斗争的艰难岁月里,人们怎样忍受着难以想像的艰苦,终于取得了胜利时,她流下了激动的眼泪,心里想:“现在农村的生活虽然还不富裕,可是和过去比起来,真是天上地下。正因为现在的生活水平还低,才越要艰苦奋斗,建设家乡。革命前辈流血牺牲为我们开辟了通向幸福生活的大道,我们再不好好干能对得起谁!”
这年冬天,玉兰正忙着管理队里的小麦丰产田,在吉林工作的姐姐给她来了封信,要给她找工作,并寄来了路费让她去。全家人都在为玉兰进城准备行装和路上的吃食,父亲还特地进城给她做了件小大衣,都以为玉兰会愉快地去东北。可是她丝毫没有动摇,她说:“社里需要我,我就不应当走。城市生活好,我们就要把农村建设得和城市一样。”她婉言谢绝了姐姐和家里人的一番“好意”。父亲、母亲都生气地说她是生就了的吃苦的命,玉兰回答说:“今天的苦就是明天的甜。都不想吃苦,想坐享清福,农村怎么能建设好,国家怎么能建设好!”她并且用全村和家庭几年来生活逐步提高的事实,说服了全家人。
王玉兰知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立在一件件平凡而具体的劳动上,是要不断地向困难作斗争,所以她处处带头苦干,那里困难到那里去,什么活重活脏她就干什么。沃里村的北面是一片荒山。1958年春天,王玉兰就带领全村的二十一名团员和七十名青年,进行了封山造林的战斗。起初,是挖鱼鳞坑。每天太阳还没出,青年们就带着干粮上了山,太阳落了才下山。王玉兰一直干在最前头,那个小伙子她也敢和他赛赛。山陡石硬,但不如青年们的决心硬,荒山终于低头了,半个月时间,共挖好鱼鳞坑两千多个。
有了鱼鳞坑,却没有树苗子,王玉兰首先从自己家的园前屋后拔来了枣树苗、洋槐苗,又发动青年开展了献树苗活动,很快就采集树苗四千多棵,又从河滩上砍来柳树、杨树苗三千多棵,全部栽到了西大山上;同时,还开展了“向每个鱼鳞坑要一斤粮”的活动,在鱼鳞坑的旁边种上了方瓜、豆角等。要绿化荒山,光靠这点树苗哪能行?玉兰提出要建立个青年苗圃。在党支部的支持下,社里给了八亩薄地当苗圃,玉兰又带领青年们开了一亩荒,大量育苗。到秋季,西大山坡上全栽上了树,培育树苗四十五万多棵,同时,还收获了大量方瓜、豆角、绿豆、大豆等。
公社化后,王玉兰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参观团,寿张县钢铁五姊妹的事迹给了她很大鼓舞。“人家是青年,咱也是青年,咱这里地薄,人家那里地也不好,为啥咱不能像人家一样创高产!”她自问自己。参观回来,公社正在搞大面积小麦丰产方,她就串连了九个姑娘,成立了一个“东风十姊妹队”,突击深翻地。翻一天地,早晨起来两手疼的不能攥,玉兰就讲钢铁五姊妹的故事给她们听,给大家鼓劲。在她们的带动下,六百亩丰产田适时播下了种子。
山地要创高产非得多施肥不可。玉兰就带领姑娘们千方百计找肥源,她们首先包下了东江生产队的十五个公共厕所,每天挖粪肥,给小麦打眼灌稀。有一次,附近露天煤矿工人柴培祥回来看家,见玉兰和姑娘们积肥追肥的情形,大受感动,对她说:“要是不怕累,不怕冻,到煤矿去拾粪吧,那里粪多着哩!”玉兰一听,喜出望外,第二天天还没明就带领着姑娘们翻山涉水到三十多里地以外的煤矿去了。傍黑,当姑娘们推着、挑着满车满筐的粪肥回来的时候,肩膀压肿了,两脚磨起了泡。党支书见到这情况,让她们休息几天再干,可是第二天玉兰又带领着姑娘们打眼灌稀,第三天又去煤矿拾粪去了……
玉兰和东风十姊妹以及广大社员的辛勤劳动,换来了六百亩丰产田的空前大丰收。
王玉兰一心为社、为集体,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克勤克俭,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玉兰常到省、县、公社出席一些会议,每次开会,她只是拿自己的口粮换点粮票,带着自己的钱就走了,从没向队里支过一次差旅费。有时队里和公社给她几元钱,也都被她拒绝了。她说:“开会用不着花钱。现在我们的家底子薄,能省的就省。”去年她到省开群英会,公社要给她买套新衣裳,她坚决不要,说:“穿的干干净净的就行了,可不能给国家浪费钱。”从沃里到县城,得走五十里的山路,每次开会,她都及早赶回队里投入生产。今年7月,县党代会散会时,已是晚上七点多了,她却挂记着队里的农活,连夜往回赶。第二天鸡还没叫,她就赶回了生产队。早饭后又和社员们一起翻地、治虫去了。
王玉兰同志在党的教育下,发愤图强,把自己的身心全部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事业上。三年来,她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姑娘成长为一个光荣的共产党员,受到社员们的爱戴,受到党的多次表扬与奖励,曾荣获全国和省颁发的三八奖章、五四纪念章和五四奖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