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早和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9-20
第3版()
专栏:短评

早和好
秋种,既要种得时间恰好,又要种得质量很高。个个人民公社的社员们都要有这样的雄心大志:争取明年夏天拿到手的麦子、油菜籽、豌豆、蚕豆等等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多。要达到这个目标,先要在秋种的时候把各种具体工作都做得比以往任何一年好,达到更高的标准。
种好的标准是什么?主要是:种在深耕的土地上,种在保墒的土地上,种在施足底肥的土地上,用的是经过精选的、发芽率高的、作了处理的种子,用的是适于密植的、播种均匀的、效率较高的工具,播得既不深也不浅,既不迟也不早。每一项都要做得胜过往年。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都能认真地切实地解决,就能确保全局的胜利。
要早种,又不可种得过早(以免冬前长得太旺,反而不利于过冬);每个地区的“性格”近似的品种,播种的最适宜时间只有短短几天。正茬要种得及时,回茬要力求早种,既要种得快,又要种得好,这里是有困难的、是有矛盾的。不应该回避困难和矛盾,而要正视它们,并分别加以克服和解决。
做到既早又好的主要门路有两条:从秋种的全部过程来说,要把一切能够提前做的事情提前做好;从秋种的各项工作来说,要用一切能够集中的力量集中突击。耕地、整地、灌溉、排水、送粪、撒粪、选种、晒种、检修工具,等等,都是可以提前做的。能够早做的事情都做好了,播种的时机一到,就可以集中最大的优势力量突击播种,在最适宜播种的几天时间全部种好。能够提前做的那些工作,有些也可以适当集中力量突击,一次着重攻打一个“堡垒”。
如果当地的播种时间已经迫近,而各项准备工作还没有做好,早和好的矛盾就更尖锐更突出了。在这情况下,怎么办?应该抓住最主要的方面,要看哪个方面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如果只看到质量而不顾时间,例如迟延一个节令播种,可能减少的产量往往是提高播种质量所不能补偿的。如果稍迟三两天而能把有关播种质量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能够补偿稍迟播种的损失而有余,当然也不妨稍迟。这还要一项一项来看。底肥不十分充足,还可以追肥;追肥虽然不如施足底肥好,但是总还能补救一部分。种子没有准备好就播种,造成的不良后果就更难补救了。因此,如果准备底肥同及时播种发生了矛盾,肥料方面可以适当让步;如果准备种子同准备肥料发生了矛盾,就应该集中力量准备种子;如果准备种子同及时播种发生了矛盾,播种时间就只好稍为推迟,然后用别的措施补救。
早和好的关系就是这样的:准备工作动手越早,播种质量也就越好,它们之间可以互相促进;抓得不紧,时间越迟,它们之间的矛盾越大;力量集中,处理得适当,又可以把它们之间的矛盾化小。早动手,早准备,是上策;发生矛盾的时候统筹兼顾、灵活处理,是中策;发生矛盾的时候只顾一面、机械行事,是下策。下策是必须避免的。力量调度得好,工作安排得好,中策有可能得到上策同样的效果。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