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把钱花在刀刃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9-20
第8版()
专栏:

把钱花在刀刃上 孙大德
不久以前,曾在一位人民公社的会计桌旁,看到一条标语,上写:“把钱花在刀刃上!”
“把钱花在刀刃上”,显然是由“把钢用在刀刃上”引伸而来,工人深知钢材来之不易,并具有特殊功能,因而决不用于刀背、刀柄和刀身,而坚持用于刀刃,使钢充分发挥它的特长,也节约了炼钢人的劳动结晶。这位会计也和工人有着相似的心情,知道公共资金和珍贵的钢材一样,都是群众的劳动成果,必须万分珍惜、节俭开支,使每分每文都起到应起的作用,因而坚定地向自己提出“把钱花在刀刃上”的要求。
“把钱花在刀刃上”和“把钢用在刀刃上”一样,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在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若干矛盾之中,必有一个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犹如抓住网中之纲,纲一举而万目皆张;也如抓住全身之领,领一提而全身均起。所以,抓住主要矛盾,突破主要矛盾,是在各种工作中都应坚持的原则。花钱,也必须首先为解决主要矛盾服务,才能把钱花在当处,使一文钱起到几文钱的作用,一文钱收到几文钱的效果。而我们平时所说的“刀刃”,也正是主要矛盾所在;“把钱花在刀刃上”,也正体现了使资金开支为解决主要矛盾服务的精神。“刀刃”到处都有,却也因时因地而异。当前全国人民都在开展以粮、钢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集中一切可能集中的资金,首先为粮、钢增产服务,应当是“把钱花在刀刃上”的重要标志。
对于“把钱花在刀刃上”的好处,我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都会有具体体会。据那位桌旁贴了标语的会计讲,他对这个道理就是在实践中明确起来的。去秋以前,他桌旁并没有现在的标语,而且看到他所在的大队秋收了,还一再建议盖几栋宽敞的办公室、买一架像样的收音机。党总支却坚持把节余的资金购买各个小队普遍急需的地瓜(甘薯)切片机。结果,秋刨地瓜时,几个晴天就把全大队的地瓜切好晒干入了库;而就从瓜干全部入库的当天晚上起,落了倾盆大雨,连下七天。这时社员摸着雪白的瓜干,都说:“幸亏把钱花在刀刃上,不然这瓜干还不都送进了龙嘴!”社员的话,在会计心里扎了根,当天夜里,就写了现在的这条标语,贴在桌旁,作为一条宝贵经验经常警诫自己,并严格要求自己时时都按标语行事,因而现在他也成了群众称赞的“放心会计”。
这位会计注意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又以可取的经验指导自己的实践,这种精神是可贵的,而他所总结的经验就更为可贵。因为,做工作、搞建设,总要花一部分钱,而花钱中也有两种思想的斗争。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一向都以节俭为荣,以浪费为耻。不仅在革命斗争的艰苦岁月里,坚持“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为着我们的经济建设,是我们的会计制度的原则”,而且在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时期,仍然坚持一切事情都应当进行勤俭的原则。特别在今天,全国人民都在发愤图强,埋头苦干,克勤克俭,建设祖国,节省每一点可以节省的资金,把每一文钱都用在国家建设的“刀刃”上,这就更为迫切、更加需要。因此,全国千千万万的会计工作人员和广大干部群众,都应时刻想到那位会计总结的宝贵经验,记住他桌旁的鲜明标语,将“把钱花在刀刃上”这句话深印心底、见诸行动,自觉地反对浪费,提倡节俭,提倡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国家建设的“刀刃”,以便用我们共同节约的累累果实,为风驰电掣的社会主义列车更多地添煤加气,为宏伟壮丽的共产主义大厦不断地增砖添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