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老机车不断革新 老红旗永不褪色 “毛泽东号”机车多拉快跑安全低耗 十四年来安全运行一百多万公里,月月全面完成运输计划 增产节约运动中,总结经验,提出措施,决心多运重点物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9-27
第2版()
专栏:

老机车不断革新 老红旗永不褪色
  “毛泽东号”机车多拉快跑安全低耗
  十四年来安全运行一百多万公里,月月全面完成运输计划
增产节约运动中,总结经验,提出措施,决心多运重点物资
据新华社26日讯 全国机车旗帜——“毛泽东号”机车包乘组十四年来月月做到多拉快跑、安全、低耗,全面完成运输计划,成为铁路运输战线上一面不断革命、永不褪色的红旗。最近,北京铁路局党委已经在全局一万多个生产小组中,推广“毛泽东号”保持先进水平的经验,号召全体职工开展一个学习“毛泽东号”、赶上“毛泽东号”、超过“毛泽东号”的竞赛运动。
“毛泽东号”机车包乘组驾驶的这台机车原是一台废旧机车。1946年春天,哈尔滨铁路工人为了庆祝解放,利用业余时间把它修好。从那时起,这台机车在解放战争和生产建设中,一直起着模范带头作用。十四年来,它已经安全运行一百一十七万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三十七圈半;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到现在,按定额共为国家多拉了四十七万吨货物,节约煤炭二千八百多吨,连续获得“机车旗帜”、全国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今年6月在北京、沈阳、锦州等五个铁路局机车技术改造观摩评比表演赛中,它又以跑得快、运行稳、汽水供应充足、牵引力大等特色获得第一名。
在以粮、钢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中,“毛泽东号”机车包乘组的职工又站在最前列。他们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提出八项具体措施,要在今年最后几个月为国家运输更多的重点物资。他们一面在组内日夜三班间开展增产节约竞赛,一面向北京铁路局所属的各生产小组提出开展竞赛的倡议。8月下旬以来,这个机车包乘组差不多趟趟超轴、早点,每趟跑车一般都比国家计划多拉三百吨货物,每小时技术速度比计划快三公里,一直没有出过任何事故。
“毛泽东号”机车包乘组能够始终保持荣誉,主要是由于他们不断对这台老机车进行技术改造的结果。在1958年工农业突飞猛进、运输任务十分繁忙的日子里,国家把最新的建设型机车,调给京山线丰台——天津区段使用。这种机车能拉三千二百吨货,每小时能跑五十六公里。而全线留下的唯一一台老机车——“毛泽东号”机车,虽然过去经过多次技术改造,牵引吨数从八百吨提高到二千七百吨,技术速度由每小时四十一点二公里提高到四十九点六公里,但是同建设型机车比较,却远远落在后面。当时,出现三种不同思想:有些人认为“老头子”怎么也赛不过“青年人”,建议领导换一台建设型机车;有些人主张转到旧车较多的线路上去行驶,如果留在原来线路就应该订一个较低的生产指标;但是,绝大部分人主张对机车继续进行技术改造,赶上和超过建设型。他们经过辩论,统一了思想认识,立刻到建设型机车上去参观学习,制定了安装热水泵等三项技术改造方案。乘务人员还学习电工、木工、钳工、电焊工等技术,同机务段工厂的工人一起动手改造。结果,使速度和牵引吨数,基本上达到了建设型机车的水平。
在1960年工农业生产持续跃进中,进一步要求机车多拉快跑。这台机车的乘务人员根据不断革命的思想,在科学研究单位和兄弟工厂的协助下,对机车进行彻底的技术改造。在短短的几天里,全组提出了五十四项革新建议。造成蒸汽的水是否清洁,是对蒸汽机车能否多快好省地完成运输任务的关键,他们抓住这一关键,集中力量加以解决,一面学习电工学知识,一面动手试验,经过多次失败,终于在第四十六次制成了一台可以随时自动化验水质情况的仪表。有了这种仪表,就可以在行车途中随时掌握水质情况,并及时处理,改变了过去每次跑车回来再取水样到化验室化验的被动局面。接着,他们又先后试制成功多种用水设备,在用水方面由一个部件的革新发展成一条自动线。同时,在机车用煤和加油方面也实现了两条自动线。这样,除了锅炉和车轮外,机车的各个部分都进行了技术改造,基本上没有笨重体力劳动,简化了繁琐的操作过程。机车的牵引能力和技术速度一跃而达到四千吨和六十公里,在机车性能和劳动条件上都超过了建设型机车。
经过系统的技术改造,这台机车在多拉快跑、安全、节煤等方面,都跃居全国机车前列。但是,包乘组全体工人,在党的教导下,知道先进无止境,今年以来他们又先后学习了全国各铁路局职工创造的许多项操纵、焚火、安全、正点的先进经验,不但提高了操作水平,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觉悟。在这次增产节约运动中,他们也组成了“先进经验传播团”,经常到其它机车
“登车献宝”,把他们在长期摸索中创造出来的一整套安全、高效、低耗的操作方法,传授给别人。由于他们耐心的帮助,丰台机务段一百多台机车在节约煤炭方面都做出了良好成绩。(附图片)
  “毛泽东号”机车包乘组的乘务员们正在研究优质、高产、安全、低耗的具体措施
“毛泽东号”机车出车前,交接班的乘务员认真检查机车、保证行车安全 本报记者 喻惠如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