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永远和群众在一起建设新农村 周万仓带领纪伦寨人民摆脱穷困走向富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9-27
第4版()
专栏:

永远和群众在一起建设新农村
周万仓带领纪伦寨人民摆脱穷困走向富裕
公社党委书记周万仓把纪伦寨当成自己的家,这里的社员把周万仓当亲人一样看待。有一年,上级要调周万仓到县委去工作,他写信给一位领导同志请求说:我舍不得离开纪伦寨的群众,让我和他们在一起把纪伦寨建设成为一个新农村吧。因此,他虽然好几年以前就被任命为中共涡阳县委农村工作部的副部长,可是却一直没有离开过纪伦寨。周万仓和纪伦寨的群众这种鱼水不可分的关系,已经有十年的历史了,随着纪伦寨的变化,这种关系一步比一步深。
十年前——1950年,周万仓还是一个二十一岁的青年,上级交给他一个任务,到纪伦寨领导群众搞生产救灾。当时向他交代任务的县委领导同志问他:你怕不怕苦?周万仓回答说:不怕!再苦,也苦不过我小时候讨饭和给地主当长工。
纪伦寨是个“蛤蟆撒尿淹到庄户,三天不下雨旱到湖底”的洼湖碱地,解放前连续遭灾,纪伦寨的农民一直处在“光吃糠菜不见粮,不吃糠菜饿断肠”的境地。加上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掠刮,1948年,从这里逃荒出去要饭的就有二百二十八户、六百六十七人,饿死在外的有二十二人,为糊口而出卖儿女的十八户。
周万仓来到这刚解放不久的极端贫困的地方,看到一贫如洗的农民,当天他连饭也吃不下去,连夜访问了当地一些老居户,下定决心,要在这里落户,不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不和群众一起改变穷困的面貌,不离开纪伦寨。
依靠集体 依靠群众
周万仓进入纪伦寨以后,就这样想,要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必须依靠群众,必须把群众组织起来,用集体的力量才能摆脱贫困。因此,当救灾工作刚开始,有少数中农要求把政府拨给的救济粮款发到户,由各户自己支配,周万仓坚决反对这种意见。他说:“把粮款发给各户,坐吃山空,到头来还是救灾,把粮款作为生产基金,组织起来搞生产,吃利不吃本,就会由无变有。”绝大多数贫农都支持他这个主张。于是,他就发动群众组织副业生产互助组,把救济粮款发到组,吃利保本。不久组里副业生产就搞得热火朝天。这时候少数人又提出“赚多少红,分多少红”的意见。周万仓在贫农和下中农的支持下,实行了他提出的“三七”分红制度,即将副业生产盈余的30%作为互助组集体所有,70%分红给个人,从而起了群众称之谓“筋连腿、腿连筋”的作用,从经济上把原来分散的个体农户联结起来了。1951年夏天救灾生产中组织起来的副业生产互助组,很快都变成农副业结合的常年互助组。纪伦寨乡的三十三个临时互助组全部提高为常年互助组,成为安徽阜阳地区最早出现的常年互助组。
1952年春天,共产党员纪明选在周万仓具体指导下,带头办起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经过一年的试办,证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发展生产上比互助组具有更大更多的优越性。因此,周围广大组员都积极要求办社。1952年冬天,纪伦寨乡的农民自动串连办起了二十二个初级社。
作为这个乡的党组织的领导人周万仓,深深为群众这种要求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热情所鼓舞,他认为根据生产需要,互助合作的基础,领导骨干等条件,只要加强领导,这些合作社是能够办得好的。可是,有些右倾保守的同志却不承认这里的一部分初级社,并且指令周万仓检讨“急躁冒进”。周万仓在广大社员的支持下,顶住了这股反冒进的歪风。社员们说:“不管承认不承认,只要能增产粮食就办下去。”不久,党中央颁布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号召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毛主席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讲话发表以后,社员们高兴地说:“还是毛主席和党中央摸透了咱们的心意!”1955年冬,纪伦寨的二十二个初级社发展成一个高级社,社员从三百多户扩大为一千多户,这样就在全乡范围内实现了高级合作化。1958年大跃进声中,纪伦寨高级社又联合周围几十个高级社,组成了一万三千二百多户社员的纪伦寨人民公社。从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到人民公社,纪伦寨的农民一直高举社会主义的大旗,成为淮北农民坚持集体道路的旗帜之一。
扎正根 长好苗
雇工出身的共产党员周万仓,从到纪伦寨第一天起,就把自己的根子扎到贫农当中。他常说:“无好根,没好苗”。十年来,他在贯彻党的每一项指示,完成每一个重大任务的时候,都坚决认真地执行党的阶级路线。在他担任纪伦寨党支部书记期间,先后吸收入党的贫农积极分子纪明选、纪明银、王兴贞等,始终是改变纪伦寨贫困历史的中坚人物。今天已经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纪明选,是周万仓最早发现的积极分子,他从这里诞生第一个互助组起,就担任组长,以后接连担任这儿第一个初级社、第一个高级社的社长,现在还是人民公社的社长。另一个贫农出身的党员纪明银,和周万仓一起,不顾那些有保守思想人们的反对,坚持在经过改良的砂碱地上试验种稻,开辟了这里的种稻历史。贫农妇女王兴贞,在党的培养和支持下,已经成为有名的养蚕“土专家”。党的组织和周万仓在贫农中间扎根以后,受到了阶级兄弟的一致爱戴,他们都主动向党献计献策,把自己的智慧贡献出来建设新农村。纪守魁、纪守邦等十七位老农,长期是周万仓的义务“参谋”。这些事例不断地鼓舞着周万仓,使他更坚定了这样的信念:“共产党员只要永远和群众在一起,就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
改地调水 人胜自然
纪伦寨的农民,一向认为自然条件不好,是一条穷根。周万仓发誓要和这里的群众在一起,像铲除封建剥削制度一样,拔掉这一条穷根。从1951年起,他就领导群众向砂碱地进攻。他带领几个青年在一块碱地上试着种了绿豆,刚生出黄芽,一天不下雨,就旱死了。一些老年人见了都笑着说:“小伙子,这老碱土不能长庄稼,若是能种庄稼,俺们老辈人还会让它闲着?”可是周万仓坚持试验,又种上了荞麦,结果和绿豆一样旱死了。这时,周万仓还不罢休,到处找经验。有一次,他路过老农纪大禹的屋前,见他在碱地当中种了一小块瓜,结的瓜很大,瓜地里长的几棵棉花也很旺盛。周万仓一见很高兴,觉得是改造碱地的一个好样子。便问纪大禹这块地是怎么种的?纪大禹对他说:“我这块地是翻起来的,碱土下面有黑土,也有黄土,把黑土和黄土翻上来,就能长庄稼。”周万仓如获真宝,立即动员了二十多个青年到纪大禹的瓜地里参观,并且带头动手翻土。1952年春天他们在新开的三亩处女地种上了棉花,结果亩产籽棉五十七斤。产量虽然不算高,但是碱地长出棉花,却是纪伦寨历史上没有过的奇迹。砂碱地上出现三亩棉花,大大提高了群众改造碱荒地的信心和积极性。周万仓趁热打铁,号召大家献计献策,要改得快、改得好。于是,一个轰轰烈烈的改造碱荒地的运动,便在纪伦寨展开了。经过几年苦战,到1955年,二千八百亩碱荒地都换上了新装,生长了棉花、红薯等作物。
在改造砂碱地胜利的基础上,周万仓又领导群众乘胜前进,和共产党员纪明银一起,1953年在一向被人们认为不能生长水稻的“露风土”地上,试种水稻成功,激发了群众夺取高产的热情,社员们说:“要多打粮,非多种高产作物不可!”
为了战胜旱、洪灾害,从1954年冬季起,纪伦寨党组织根据上级党委的指示,就把水利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周万仓亲自担任水利工程指挥员。他和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革新施工工具和施工方法,攻破了砂矼、粘泥、流砂、暴水、冻冰“五大关”,到1958年纪伦寨就初步实现了河网化。依靠这人造的“银河”,战胜了1959年的百日大旱和今年连降一百七十厘米的大雨,实现了当地群众多少年所向往的旱、涝保丰收的理想。
粮食挂帅 百业兴旺
周万仓在长期领导纪伦寨群众发展生产中,深深地体会到:“没有粮食,什么都调动不开”。因而非常注意发展粮食生产,他还通过亲自参加生产,总结出群众创造的“以田养田”、“以粮养粮”的先进经验。“以田养田”就是对农作物实行综合利用,将各种作物的秸秆还田成肥;“以粮养粮”,主要是利用合理的间作、套作,发挥作物之间互相促进的作用。由于采用各种办法,因地制宜,认真地贯彻了农业“八字宪法”,纪伦寨公社已经提前八年实行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粮食生产指标。
粮食挂了帅,把各业生产带了起来。纪伦寨公社的社员们在周万仓的带头钻研下,掌握了林、牧、副、渔,直接促进农业的规律,巧妙地利用多种经营来保证农业的增产。如以棉花、芝麻和各种瓜果花养蜂,以蜂传粉增粮;以塘养鱼,以鱼肥塘,以塘积肥,以肥增粮;在河网两旁造林,以林养猪,以猪积肥,以肥增粮等等。还利用多种经营,为农业积累资金,装备农业。纪伦寨公社,已经利用多种经营的收入购买了三部拖拉机和二百八十匹马力的灌溉机械。这些作法,保证了纪伦寨的生产,真正做到了“纲举目张”,出现了一业(农业)兴、百业旺的局面。去年一年就交售给国家一千四百多万斤粮食、十二万斤油料、四万多斤棉花、一千多头猪,以及大量鸡、鸭、鱼、蚕丝和水果等。社员们高兴地唱道:“纪伦寨是个好地方,粮满囤,鱼满塘,牛马成群,树成行,种地用上拖拉机,灌溉有河网,砂碱地里长大米,一年四季花果香,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
中共涡阳县委 编 写 组
本报记者 于长钦 秦聿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