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蓄水防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9-28
第2版()
专栏:社论

  蓄水防旱
“秋蓄,冬灌,抗春旱”,这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征服自然的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条重要经验。秋涝春旱,是我国大部地区气候的特点。特别是黄河和淮河流域一些地区,7、8、9三个月的降雨量一般占全年降雨量的一半以上;从10月到来年3月的半年中,降雨量往往仅占全年降雨量的十分之一、二,有时甚至基本无雨。在这种情况下,把秋季多余的雨水蓄存起来,到春季缺雨时用,实在是排涝、防旱的两全之道。
华北、西南部分地区,仍然继续干旱。据气象预报,黄河下游地区,今冬明春还可能持续少雨。去年和今年,这些地区连续旱了两年,土壤中存蓄的水分已经很少,继续防旱显得特别重要。今年夏秋以来,各地结合防汛、排涝,拦蓄雨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从全国情况来看,现有的蓄水量仅仅达到各种水利工程蓄水能力的40%;已经蓄积的水,能够用于灌溉的,估计只有一半左右;而且,各地蓄水的情况是不平衡的,越是干旱需水的地方,蓄水量越是相对地少。为了预防明年可能发生的春旱,争取一个比往年好得多的夏收,我们必须再接再厉,拦蓄更多的水。
我们的先人总结了蓄水防旱的宝贵经验,可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他们不可能把这些经验充分运用到对自然的斗争中去。大跃进以来,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光辉照耀下,依靠人民公社的强大力量,在全国各地修建了数以万计的大、中、小型蓄水工程,拦蓄洪水的能力成倍地提高,这是做好蓄水工作的最有利的条件。现在正是秋季多雨季节,又是汛期末季,防汛任务比较小了,蓄水更加方便了。古人形容西北少雨多山地区的人民,为了发展农业,能使“水无涓滴不为用,山到崔嵬犹力耕”。我们应该发扬这种精神,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想尽一切方法,努力蓄水保水。现在蓄水用力少,成本低,效果大;如果现在不拦蓄地上水,而在发生旱象的时候,再去发掘地下水,不仅用工多,成本高,而且收效较慢,缓不济急。
结合防汛蓄水备用,是跟洪水打交道,要很谨慎,很小心。各地农业、水利领导机关应该认真分析本地区秋季降雨的情况,分析每个水库的具体情况,据以确定蓄水的标准和时间。对那些工程有把握的水库,应当尽可能多蓄水,早蓄水;对那些工程配套不全而工作量又不大的水库,应当积极进行整修、配套,争取秋季能蓄上水;对那些工程没有把握而遗留的工作量又很大的水库,可以暂不蓄水或少蓄水。总之,一方面要防止片面强调防汛,忽视蓄水保水;一方面又要防止不作具体分析,不根据水库的实际情况,盲目争取蓄水。蓄水的时候,既要抓大、中型工程,也要抓小型工程,凡是能蓄水的塘、库、坝、堰、河、田,都要充分利用起来。为了做好蓄水工作,各地农业、水利部门要密切合作,加强领导,指定专人,划片包干,负责到底;同时要加强气象预报和防汛准备工作,根据气候变化,随时进行蓄泄调剂。把水拦蓄起来,接着要进行工程配套、平整土地等工作,这才能把库塘里的水送到田里,让它发挥作用。
水是农业的命脉。有了足够的水,就能战胜干旱,保证丰收。从这个意义上说,水就是粮食,蓄水就是收积粮食。这是关系明年农业生产全局的大事,必须保证作好,绝对不能等闲视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