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借天借地” 万紫千红——记古里公社利用“十边”隙地扩种瓜菜杂粮的成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9-28
第2版()
专栏:江苏通讯

  “借天借地” 万紫千红
  ——记古里公社利用“十边”隙地扩种瓜菜杂粮的成就
本报记者 孙振 鲍春光 古平
江南的秋天十分诱人:洞庭蜜桔引人唾涎,中稻穗头相依匍伏在地上,晚稻碧波万倾飘送着芬香。我们到了江苏常熟县古里人民公社,更被新的胜景异境吸引住了。公路旁,白杨落叶,葵花吐艳;田岸上,高粱列队,大豆蔓藤;河边上,南瓜刚刚收完,又是青菜萝卜蜿蜒;村庄里,各种瓜藤豆蔓架起的绿色长廊,绿色凉棚,绿色彩门,还有绿色的墙壁和屋顶……。
充分利用“十边”隙地,到底有多大的意义?我们到了古里公社以后,才算有了新的认识。
古里公社利用“十边”隙地种植作物的面积,约有七千四百多亩,等于全社耕地面积的15%以上。在这些隙地上,今年已经收获了南瓜四百五十多万斤,各种蔬菜一百五十多万斤,豆类和杂粮三十多万斤。这些产品如果要运出去,可以装满一百多辆火车车皮!
古里公社地势低洼,河沟纵横。古里的“古”字,原来是罟鱼的“罟”字,说明许多年以前这里是个渔村。生长在这里的农民,祖祖辈辈没有种过蔬菜和杂粮。有些社员吃过西瓜香瓜,却没有见过瓜藤是什么样子。公社成立以后,这里才开始种蔬菜,但是不能满足社员需要,去年全社向外地购买瓜菜竟达十万元以上。今年全社种的瓜菜不但能够自给,还出售了一部分,收入现金六万八千多元。
我们在一大队七小队的食堂吃了一顿午饭。这天,社员们吃的是盐水煮毛豆和炒青菜。我们去了以后,炊事员同志到屋前瓜棚上随手摘了一只大丝瓜,又剥了许多毛豆米,为我们加了两只菜。一会儿,炊事员满脸喜悦地把四大碗鲜嫩碧绿的菜送到桌上来了,他说道:“你们尝一尝吧,这些都是我们在‘十边’地上种出来的。”
过去人们认为这里地势低洼,除了种水稻以外,就再没有土地好种瓜菜、杂粮了。去年秋收以后,公社党委计划利用“十边”隙地播种二十万斤蚕豆种,最初很少有人相信这个规划可以实现。粮食管理所的干部只从县里运回蚕豆种子两万斤,他们想:如果把二十万斤蚕豆种全部运回来,种在什么地方呢?
一个阴天的上午,公社党委书记和一些生产队的干部划了条小船到连人也站不住的陡坡下面,他们蹲在船上,一个用铁锹在陡坡上挖塘,一个丢种盖种。从离水面一尺以上的地方种起,全部五寸成方地种上了蚕豆。第二天,召开了小队长以上干部参加的现场会,大家看了以后,认为像这样干法,可以利用的土地就多了。粮食管理所的同志于是又陆续运回蚕豆种子十多万斤。今年春季,党委利用“十边”隙地大种瓜菜、杂粮,又有些干部和社员说没有土地了。公社党委又做出了样子:党委书记和十一个大队的干部在一块被日本鬼子烧掉房屋的瓦砾场上,清除掉近百担瓦砾垃圾,种上了瓜菜。这时候,各个生产队的干部和社员们,就不仅是依样照做了,而是人人出主意动脑筋,出现了找缝插针,充分利用“十边”隙地的高潮。
在一条穿过公社全境的公路两边,白杨树已经落叶了,葵花秆上还正开放着蜡黄的花环。公路的斜坡上,早豆已经收起来了,晚豆也结荚累累。公路斜坡接近水面的地方,还长满了青菜。在稻田四周田埂上,豆蔓连绵成龙,芦秸高粱成行。在纵横交错的大小河边上,在家前屋后的隙地上,到处都是青菜萝卜。在播种青菜萝卜以前,这些地方全部种的南瓜和大豆。社员们说:那时候要是走路不注意,三步五步就要踢着一个大南瓜。走遍这里的大小村庄,处处都和花园一样。许多社员在自己的屋檐边上,用竹枝草绳搭起花架,引上瓜藤豆蔓,真像是一条长长的画廊。许多社员家门前,牌楼似的竹架上,开满了金黄色的丝瓜花和蝴蝶般的紫色扁豆花。在屋前场地和院子里,复盖着密密的瓜藤豆蔓,成为花团锦簇的凉棚。还有些社员引蔓藤作物上墙,比通常所见的长满了“爬山虎”的绿色墙壁还要好看。
我们第一天来到古里镇上,只见家家户户的绿色门楼、画廊和绿色的墙壁联成一条又一条长龙,竟找不到公社的大门,仔细观看才发现公社党委的牌子隐没在茂密的丝瓜藤里。走进院子,阳光透过瓜棚星星点点地洒在我们身上,我们边走边看,几乎碰着迎面从瓜棚上挂下来的大丝瓜。
在街道和砖场等没有泥土的地方,人们做了直径二尺、高一尺五寸多的草窝,装进泥土,种上南瓜扁豆,引藤上屋上树。他们把这些充分利用空间和移土种植的方法,叫作“借天借地”。全社这样利用空间的面积,等于平空多出了土地一千多亩,开辟了万紫千红的新天地。
古里公社是不是因为耕地不够或者是粮食产量不高,才这样重视充分利用“十边”隙地的呢?不是。几年的连续大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了,眼界也扩大了。他们不仅看到自己公社的事情,还把自己公社和国家整体密切联系在一起,不仅看到眼前利益,而且看到了即将到来的前景。
古里公社是江南高产地区的公社。公社党委书记告诉我们说:全社有四万八千多亩耕地,平均每人二亩三分,稻麦两熟粮食产量平均每人一千四百斤,全社去年上交国家公粮和出售余粮二千一百多万斤。他们充分利用“十边”隙地,是为了余粮地区多余粮,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我们遇到了十多个妇女,正在拖拉机道上播种萝卜,这条拖拉机道是今年春天结合兴修水利修筑的。妇女们在拖拉机道上几乎全部种上了萝卜,只留一市尺宽的走道,不久还要夹种上大麦和蚕豆。她们说:现在种得越多,收得越多,拖拉机才会来得越快。
古里公社从上到下建立了一条线的领导。用他们的说法,公社党委有“十边”书记,生产大队和小队都有“十边”队长,每个生产小队都有三、四个“十边”管理员,他们都是有经验的老年社员。在突击抢种时,集中两三天时间全民动手,平时由管理员专业管理。这几天,社员们正在“十边”隙地上播种蔬菜萝卜和越冬作物,播种面积又从七千多亩增加到一万亩,等于耕地面积的21%。
在古里公社的这几天,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到一个问题:那一个公社没有“十边”隙地,那一个机关、学校、工厂……没有空地场角,如果充分利用起来,那将为我们国家创造出多少新的财富,那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