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客观规律并不神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0-10
第7版()
专栏:工农论文选

客观规律并不神秘
上海国棉十七厂工人 朱金大
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客观同主观之间的关系。客观规律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独立存在的。但是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就可以认识客观规律,利用客观规律,从而改造客观世界。所以,人们一方面要打破迷信,不做客观规律的“奴隶”,另一方面也要探索客观规律,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有些人被客观规律四个字吓倒了,一提到客观规律,就觉得这是一种神秘莫测、深奥无比、高不可攀的东西。他们不了解,规律既然是客观存在的,人们通过实践又可以逐步认识和掌握它,那还有什么神秘呢?地球上自从有人类以来,就一直在和自然界作斗争,逐步认识和掌握自然界和生产的规律。例如我们在农业上所以能种出粮食和其他作物,就是因为我们逐步掌握了各种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工业上所以能造出各种机器为生产服务,就是因为我们逐步掌握了造机器的规律。我们平时听大家说,这一件事情做对头了,所以成功了;那一件事情做得不对头,所以未成功。实际上这个“对头”与“不对头”,就是指符合与不符合客观规律。在我们纺织厂中有许多老师傅,对修理坏车的经验很丰富,只要用眼一看、手一摸、耳一听,就能找出毛病,很快就修好了。你问他是什么道理,他会说:“道理我讲不出,但是多年的经验告诉我非这样修理不可。”实际上,这些老工人由于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摸透了机器的性能,也就逐步掌握了机器的运转规律,所以碰到坏车他才能“了如指掌”,修理起来也“得心应手”,只不过他们还没有很好地总结这些经验,把它提高到理论上罢了。
马列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规律是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因此,寻找规律也就是找事物的内部联系。常州大成一厂王正铃创造的布机加速新措施——“快、小、松”,就是根据“快、小、松”这三者之间的内部联系来进行分析的。车子快了,惯性就大,相对的就可以减小投梭力。投梭力小一些,制梭力就可以松一些,从而为加速开辟了新的途径。可见找寻客观规律,能动地运用客观规律,在工作中就能少走或不走弯路,从而更好的进行创造性劳动。
事物是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的,因此我们的认识也就没有止境。这就是说:我们要发展生产,就必须不断地探求客观规律,摸索新的道路。当客观过程从某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推移转变的时候,要使自己的主观认识跟上去,就必须进一步摸索和掌握新条件下的客观规律。例如当前的技术革命运动正在继续巩固、推广、提高,不断向前发展,有些同志觉得有困难。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之一是我们还没有很好地钻研,没有掌握或者还没有完全掌握客观规律,特别是新条件下的客观规律。例如我们厂布机间搞了一座电气自动拣纡机,这是一个新的项目,对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很大作用。开始时,由于原来这是人用双手把筒管转几转,捉住纱头拉起来的。现在用几根铁棒代替,不及人手那样灵巧,因而筒管绕不住纱头。在失败以后,经过研究,按照纱头轻的特点,采用“风动”方法,吹起纱头向下飞飘,才使滚筒绕住了纱头。这就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的结果。
当然,掌握客观规律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经过刻苦的钻研,就谈不上掌握客观规律。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破除客观规律“神秘”的迷信,另一方面更必须大鼓干劲,踏踏实实地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不断地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促使生产跃进、再跃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