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厂外的“工具车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0-11
第2版()
专栏:

厂外的“工具车间”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上海五金工具出租商店的营业员王耀明。此刻已经是午夜两点钟了,怎么还有人来借东西呢?他披上衣服开了门。
一个中年人冲了进来,开口就问:“同志,有没有‘管子绞扳?’”原来他是附近什锦锉刀厂的工人,为了实现打铁沼气化,全厂工人大打沼气井。打到半途中,突然发现一根钢管接头处的螺丝纹锈坏了,要用“管子绞扳”重新绞过,才能继续打下去。但是,自己没有这种工具,这才来到出租商店。真不凑巧,店里所有的“管子绞扳”都借出去了。
王耀明同工人一样焦急,心想:无论如何不能因为缺少这个工具使工程停顿。他踌躇了片刻,就翻开出租登记簿,按着借用“管子绞扳”的单位,一家家打起电话来。最后,找到民盛豆制品加工场,对方听说锉刀厂急需,就来个先人后己,一口答应了。
类似这样的事情,在出租商店里经常都会碰到。
这商店是专门为出租各种工具而设的。店里备有各种工厂日常生产上用的钻、切、磨、割、断的工具,从可以抬起二十五吨重型机器的“千斤顶”,到细得像火柴梗一样的打眼钻头;从精密度达到几丝的绞刀,到简单的砌砖泥刀、刷墙排笔等,应有尽有。需要租借工具的工厂,只要花几角、几分、甚至几厘钱,就能拿去使用一个小时。有必要的话,也可以租上一天或几天。比如租用軷锯架,一个小时只要一厘,十个小时也不过一分钱。
现在每天到出租商店来借用工具的工厂、企业有五百多家,不但有力地支持了生产,而且充分发挥了工具使用的潜力。曙光童装厂实现裁剪、缝纫电动化的过程中,需要的工具大都是向出租商店借用的。如果自己买工具,就要花五、六百元,而现在只花了五十多元租费,就办成了大事。因此,工人们都亲热地称它为厂外的“工具车间”。
(朱洪兴 叶世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