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阅读
  • 0回复

依靠群众建设林业基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0-16
第7版()
专栏:

依靠群众建设林业基地
中共固原地委书记处书记 高维秀
六盘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固原专区,是我们祖国美丽锦绣山河之一。解放十一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沿六盘山一带的回汉族人民,经过普遍护山、护林、大力造林和封山育林,成林抚育等工作,使这个天然次生林区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现在,六盘山已成为一座“万宝山”。它的丰富的资源,将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国家建设和农业生产,六盘山林区也将更快地被建设成为宁夏地区的一个用材林基地。
固原专区地处西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大部分地区光山秃岭,水土流失灾害异常严重。唯有六盘山一带原是森林地区,被复较大。但是,在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这里的林木也遭受滥伐和水灾的破坏,到解放初期,仅残存一些天然次生林,很多原来森林茂密的山岭,成了无林或疏林的秃山,水土流失和干旱的灾害越来越严重。以固原县什字人民公社蒿店生产大队为例,解放前几十年间,这里几万亩的森林面积,全被国民党匪帮砍伐、烧毁殆尽,当地农民的生活越来越贫苦。解放以后,特别自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以来,全专区回汉族人民高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三面红旗,树立了绿化六盘山的雄心壮志,几年来封山育林面积达到五十七万多亩,成林抚育一万四千多亩,同时,还在宜林的荒山、荒沟,营造了大片水土保持林、用材林和经济林,使六盘山这个残林迹地又恢复了青春,森林复盖开始复原,草木丛生,有些林木已经成材。正如农民所形容的:“山上翠绿成荫,山间水流清清,山下果树芬香,森林处处鸟鸣。”
随着六盘山林区的迅速恢复,这里的农牧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回汉族人民的生活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山区的多种经营百花齐开,沿六盘山一带的县和公社以及国营林场等单位,开办了制酒、淀粉、纤维、栲胶、山货编织和农具制造厂,充分利用六盘山的丰富资源,为农业生产服务和为人民生活造福。有的生产队林副业收入就达到农业收入的40%左右。泾源县建立的十四个山货农具编织制造厂,几年来,共生产各种山货、农具六十九万余件,不仅供应了本县农业生产的需用,还大量支援了外区。
上述事实,虽然说明我们在保护、建设六盘山林区,以及开发利用六盘山资源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飞跃发展,各项事业突飞猛进,国家、人民对木材、林副产品的需用量日益增加。特别是宁夏地区是个木材十分缺乏的地区,因此,加速绿化和建设六盘山林区,把这个天然次生林建成一个以用材林为主的林业基地,就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六盘山在历史上是一个森林区,具有发展林业的很多优越条件:第一,雨量充沛,这里年雨量在五百毫米到九百毫米左右,土质肥沃,富有机质,适宜于林木生长。第二,树种多,现在已恢复起来的乔、灌木林中,就有山杨、白桦、红桦、椴、青岗、华山松十多种优良用材林和速生林树种。可以大量的选育、种植和发展。第三,六盘山还有大面积的森林迹地和宜林荒山,可以大量营造速生丰产的用材林。第四,沿六盘山一带,居住着十万多回汉族人民,他们都有一定的经营林业的经验和习惯,在人民公社化以后,林区群众已经高度组织起来,便于有计划地建设和发展林业。第五,交通方便,目前有西兰、固泾、固隆、泾华、泾隆等公路贯穿其间,给营造、建设林业提供了比较优越的条件。六盘山基本上是一个天然次生林区,只要加强抚育、改造,在次生林的基础上扩大林业建设,就可以达到投资少、收效大、易成长、速度快的目的。因此,改造这个天然次生林,不但是建设林业的一个重要途径,也符合多快好省发展林业的精神。
为了尽快地把六盘山建设成为一个以用材林为主的林业基地,我们的做法是:(一)必须和保守思想作经常不断的斗争,坚决贯彻执行中央提出的林业“基地化、林场化、丰产化”以及造林和护林并举,公社造林和国营造林并举,国营林场要以林为主,综合经营等一系列的方针政策。目前,我们在六盘山区已经设立了林业局,并建立了十三个国营林场,沿六盘山一带的十六个人民公社,也都建立了小型的社办林场,生产队都设立了苗圃。同时,根据林木和林地分布情况,采取了“县包县、社包社、队包队的造林、护林方法和育苗、改造、利用、营造”同时并举的原则,加速使无林地变为有林地;疏林地变为密林地;灌木林变为乔木林。在造林步骤上,先沟壑、河岸,后山坡,造一片成一片,成一片巩固一片。并选育当地优良树种和速生丰产树种为主,结合引进外地品种,既达到提高质量,又能速生速长。在木材利用上,也在长远利益和目前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下,贯彻抚育更新中的必要间伐及枯老树木的间伐利用,严禁乱砍乱伐,坚决作到“两砍两不砍”,即砍稠不砍稀,砍稠密林中的老树、腐朽的弯次乔灌木,不砍健壮端直稀少的乔灌木。(二)发展林业必须在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基础上进行。林区内各国营林场必须在以林为主,综合经营的方针下,开展粮食、油料、饲料、蔬菜“四种”和饲养家畜家禽的“十三养运动”,力争粮食、蔬菜、肉食自给。靠近林区的各人民公社,也必须以粮食生产为主,发展林业,使林业更好地为农业、畜牧业、工业服务。目前,全专区已办起的二十二个国营林场,本此方针,开荒和利用林间空地种植了粮食八百二十八亩,油料二十五亩,蔬菜一百六十二亩,饲养大家畜七十多头,羊、猪、兔、鸡三百五十多只,黄家庄一个林场,今年养蜂就发展到六十窝。(三)必须大搞群众运动。我们各项事业的高速度发展,都离不开千百万劳动群众,林业建设事业也是一样。因此,护林、造林都必须大搞群众运动,只有群众普遍地护林、造林,林木才能迅速地生长起来。今年以来,各县青少年提出沿红军当年长征时走过的道路,营造“长征林”,投入造林活动的就有八万多人,在一个月内,就造林几百华里。现在,靠近林区的各人民公社,都建立了护林、造林组织,拥有护林员一千多名,并出现了许多护林模范人物和单位,这是我们大搞护林、造林等林业建设的重要力量和基础。同时,必须总结群众的经验,发扬群众的智慧。1960年我们总结了隆德等地河川淤地造林的经验,随即开展了一个“河床园林化”和“社社有林场,队队建果园”运动,一个春季,就沿六盘山河床一带植树二十余万亩。(四)必须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改造和利用森林资源。最近,我们已组织人力对六盘山林区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资源调查。六盘山天然次生林区,有深山区,浅山区,疏林区;有乔木林,灌木林,乔、灌木混合林,毛林,山竹林,还有大片的宜林荒山地。因此,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因地制宜进行改造和利用。具体的办法是:在六盘山主峰以南的森林区,以抚育、改造、利用为主,营造为辅;在六盘山主峰以北宜林荒地,以大规模造林为主,同时进行抚育。六盘山内有大量的优良果树和核桃、花椒、榛子等经济树木,可以在发展用材林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林、果树林。六盘山内有知名的药材一百多种,有毛竹数十万亩,有各种野生植物及其果实,可做化工、纤维、栲胶、淀粉等原料,对于这些资源的充分利用,必须结合抚育、改造、经营,有计划地进行,林副产品的加工也必须是以简易、小型为主和土洋结合的办法进行,这样不但可以保证天然次生林的经营工作,发展山区经济,而且使野生植物及林副产品,充分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
现在,把六盘山建设成为一个以用材林为主的林业基地的工作,已经全面开始。我们坚信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山区人民群众和林业职工的干劲和智慧,一定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这一美好的愿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