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如何节约劳动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0-18
第3版()
专栏:在我们公社里

如何节约劳动力
编者按 9月21日本报二版发表了一封给公社党委书记的信,要求大家介绍节约劳动力的经验。这里,我们选登几个公社的来信。
思想工作要先行
我们公社党委发挥社员劳动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的主要措施,是加强对社员的思想教育工作。目前,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劳动力增加以后,有的社员就说:“这回人多了,咱可以轻松轻松了。”因此,对农活抓的不紧。公社党委书记韩展群到史山、茶坞等生产队检查劳动力使用情况时,发现少数生产队干部,也认为劳动力多了,完成“三秋”工作不成问题,存在着麻痹松劲的情绪。针对这些情况,公社党委及时协助基层党组织,广泛深入地宣传“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重要意义,批判了麻痹思想,表扬了劳动力支配得好,样样农活都赶在前面的一渡河生产队,并介绍了他们的经验。台下生产队党支部提出了“怎样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题目,组织社员讨论。通过讨论,社员认清了大办农业、大办粮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当前,正是农事繁忙的季节,有钢要使在刀刃上,因此,全队社员人人争取超过定额。
北京市怀柔县桥梓公社 王夫里
改革工具事半功倍
大搞工具改革,是节约劳动力的最好办法。我们公社大金店管理区大金店生产队,共有牲畜二百一十九头,可是加工磨面就占用了六十多头,此外,还要抽调六十多人看磨,罗面。用这么多的人力和畜力加工面粉,就必然削弱了参加田间生产的力量。
公社党委认为必须迅速改变这种情况,决定由管理区党总支书记林金沾和生产队党支部书记陈占卿负责,利用颖河水,建设水磨。林金沾和陈占卿与管理区有名的“水利专家”李树章等人,首先修理好了钢磨和水轮,用了一根木檩作中轴,安装接头用的是旧螺丝,只新添了六斤铁货和一个钢磨头,化了四元四角七分钱,就建成了一盘水磨,每天能磨面一千八百斤,腾出了四十三个劳动力,三十多头牲口,直接参加农业生产。
河南登封县金店人民公社党委会
看天看地用劳力
我们认为,要做到人尽其力,提高劳动效率,必须把各项农活和劳力计算好。常言说:“不怕千项万项,就怕安排不当。”领导生产的人,全年的各项农活,心中都要有个“数”,一项农活,派两个人紧一点,派三个人松一点,就应当派两个人,这样不光节省劳力,大家干活时也有使劲的地方,也能积极想办法巧干。今年修水渠的时候,我们原计划派一百九十个人,五天完成。后来我们帮助各生产小队逐项逐人算细账,结果减下了三十二个人,也照样按时完成了修渠的任务。
要领导好生产,节约劳动力,还要看天看地。看天,要摸准“老天爷”的脾气;看地,要知道作物生长的规律。每年夏季,大田锄草是件麻烦事,夏季阴雨连绵,随锄随长,要费很多劳动力,才能把草锄净。今年,我们找到了杂草在雨季长得快,不容易除净的规律。在雨季到来以前,就组织社员锄草,这时候,草芽嫩,阳光强,锄下的草很快就晒死了。全队只用十天时间,就锄完了一遍草,工效提高将近一倍。既节省了劳力,又保证了庄稼正常生长。 河北省新乐县安香公社 段洛恩(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