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节约劳动力是增产节约运动的中心环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0-22
第2版()
专栏:

节约劳动力是增产节约运动的中心环节
中共重庆市委第一书记 任白戈
(一)
劳动力是社会生产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一切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任何时候,劳动力的问题都是组织生产的头等重要的问题。向大自然作斗争,打生产仗,也像军队打仗一样,首先要组织好队伍,才能把仗打好。生产队伍不但要精,而且要摆布合理,用得好,用得巧。在当前以粮、钢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中,从各方面合理安排劳力,大力节约劳动力和调整劳动力的使用,力争节省出更多的人力,以粮、钢为中心进行合理安排,这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大力从城市企业内部,尤其是从工矿企业内部挖掘劳动力,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跃进的一个重要途径。工业和农业的大发展,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城市企业、特别是工矿企业大挖劳动潜力,实现“增产不增人,增产又减人”,就可以抽调出人力,支援新建、扩建企业,或者下乡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这对保证工农业生产持续跃进有重大作用。
从重庆市的情况来看,随着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的不断发展,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从城市企业、特别是工矿企业内部挖掘劳动潜力,不但可能,而且条件越来越好。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根据各工矿企业制定的跃进规划计算,全市需要增加四万八千人。当时,市委就决定从城市企业内部挖掘劳动潜力来解决问题,不再向农村要人,明确提出“向技术革命要人”等口号,并根据全市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规划,制定了节约劳动力的规划,将节约劳动力的指标逐级下达,限期完成。市委特别强调:技术革命搞得好坏、成绩大小,不仅要看机械化程度提高多少,更要看劳动力节约了多少,劳动生产率提高得怎样。这样就推动了各级党委下最大决心,狠抓劳动力的合理安排和节约工作。大家都把节约劳动力同技术革新、技术革命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以节约劳动力来推动技术革命,通过技术革命来节约劳动力,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各单位采取大搞群众运动的方法,抓紧思想教育和细致的组织工作,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一个节约劳动力的群众运动。今年头五个月就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市不仅没有增加人,还从工业、基本建设、交通运输、商业等四个部门节约出十一万九千多个劳动力。由于我们把节约劳动力和技术革新、技术革命一起抓,每个阶段制定技术革命规划时,都对节约劳动力作出规划,提出具体指标,在检查评比技术革命成绩时,也检查评比节约劳动力的工作,因此,每当技术革命进展一步,节约劳动力的工作就推进一步。许多厂矿的劳动力已减了又减,挖了又挖,不少单位节约出的人力已达到职工总数的18%到50%以上。到9月底止,全市已经用节约出来的劳动力兴建了一千二百多个综合利用、配套补缺的工厂和车间,兴办了四十几个农场、饲养场;不少迫切需要劳动力的新企业,都从老企业节约出来的人员中得到补充,保证了及时开工生产;全市抽调出三万多技术工人到农村人民公社作技术骨干,还有一批人下乡参加农业生产;8、9月份,我们还抽调了四万多人增援矿山。这都有力地加强了粮、钢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第一线的人力。
各工矿企业都及时进行了调整劳动组织和编制定员的工作。他们采取边革新、边调整、边抽调;再革新、再调整、再抽调的办法,把技术革新、技术革命同调整劳动组织、节约和调剂劳动力结合在一起,作为一项经常的重要任务来抓。这样,不仅使企业用人更加合理,而且巩固了技术革命的成果,促进技术革命不断发展和提高,大大推动了生产。许多厂矿都打破了过去“要增产必增人”的老“常规”,出现了“大增产大减人,多增产多减人”的新气象。今年1至9月份,全市工业劳动生产率比去年同期提高了91.93%。
(二)
重庆市在补充城市企业劳动力方面,经历了由主要向农村要劳动力,逐步转到挖掘城市街道闲散劳动力,进而主要从厂矿企业内部挖掘劳动潜力的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1958年大跃进以前,我们也是按常规从农村吸取人力来补充城市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从1958年开始,随着工农业全面大跃进,工农业同时需要大批的劳动力。这时,我们就逐步把补充城市企业劳动力同把消费城市变成生产城市,把一家一户的个体生产变为集体生产,把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以及彻底改造旧城市、改造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小生产者等密切联系起来,进行通盘考虑和全面安排。从1958年以来,先后在城市中组织了三十三万多人参加生产;其中输送到国营企业的有二十二万多人,参加街道生产的有十一万多人。这样,不仅发挥了城市人民的劳动潜力,保证了1958年和1959年生产跃进对劳动力的需要,而且把广大城市人民从生产上、生活上组织起来,使他们充分就业,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并且走上了集体生产、集体生活的道路。
今年随着工农业继续跃进,特别是城市人民公社化以后,重庆市安排和节约劳动力的工作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为了坚决贯彻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首先大力加强粮食生产第一线的人力,城市各行各业必须支援农业,尤其是要切实节约劳动力和抽调技术力量加强农业;而城市在人民公社建立以后,一般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已参加了力所能及的劳动。这样,从城市企业,主要是从工矿企业内部大挖劳动潜力就十分重要了。我们把从工矿企业内部大挖劳动潜力同大抓技术革新、技术革命,以及改革企业管理,不断调整劳动组织、改进编制定员工作等密切结合起来。
大搞技术革命和改革企业管理、调整劳动组织,是我们从企业内部节约和调剂劳动力的两个主要方面。
大力改革生产工具,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大量节约劳动力,是广大干部和群众共同的普遍要求。今年一开始,当市委提出“增产不增人,减人也增产”、“向四化要人”等号召以后,全市广大干部、职工就热情地投入了以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化、半自动化为中心,以节约劳动力为重点的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经过短短几个月,全市机械化程度就大大提高,半自动化、自动化机床增加到占机床总数的48.1%,自动生产线和联动线出现了二千三百九十三条。在推广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也有显著的成绩。
由于“四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劳动力大量节约出来。如何把节约的劳动力及时抽调出来,进行全面合理的安排,是一个新的重要问题。我们在开始抓“四化”运动时,就不仅注意大抓劳动力的节约,还注意抓了劳动力节约出来以后的抽调和安排的工作。在市委的统一领导下,全市按系统、按地区制定了节约劳动力的规划,逐级下达了节约劳动力的指标,同时把开展技术革命运动和及时不断地调整劳动组织、改进编制定员工作结合起来。各单位一方面及时调整企业的劳动组织,使之更适合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把节约的劳动力及时抽调出来,由各区、县、主管局分别组织编队,配备专职干部进行管理和合理调配。这样就保证了节约的劳动力调离得快,集中得快,管理得好,安排得好。
随着技术革命运动的进展,各工矿企业都大抓企业管理机构的改革,进一步贯彻执行“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制度,在坚持党的集中领导的原则下,适当地将工艺、计划、财务、人事等方面的部分工作下放到车间和小组,发动工人参加企业管理工作。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压缩企业管理人员、非直接生产人员,加强生产第一线,正确处理第一线和第二线的关系。各单位一般都尽量把非生产人员压缩到5%以下。有的钢铁厂在充分发动群众之后,很快就从各行政科室、辅助部门、文工团等方面抽调出一千多人,加强了生产第一线。与此同时,许多工矿企业对生产第一线的劳动组织进行了合理的安排,充分发挥了每个人的作用,各工厂企业通过大挖劳动潜力,不仅节约了劳动力,还在推动技术革命运动的开展、降低成本和改善企业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果。全市绝大部分工矿单位都实现了“减人还增产”,有些单位甚至作到了“大减人,大增产”。
“统筹兼顾,合理使用,保证重点”,这是我们全面安排和节约劳动力的一项重要原则。我们不仅要从工矿企业本身的内部关系、各工业行业的相互关系等方面来考虑,还从工农业关系、城乡关系、工商关系,甚至整个经济战线、城市各项工作来通盘考虑。
为了保证重点部门高速度发展,在各个经济部门之间调整和安排劳动力的时候,经常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谁服从谁的问题。从整个经济战线来说,粮食和钢铁是重点,其他各个战线必须服从粮、钢,尤其是粮食生产第一线的需要。在各个全民所有制的企业之间,应该是其他若干企业服从钢、铁、煤、运。因此,在全市节约出的劳动力中,我们除了及时抽调几万人支援农村外,还注意了确保煤矿、铁矿和钢厂所需要的劳动力。
从城市工商关系来看,商业必须为工业生产服务。因此,商业部门应该根据工业发展的需要,来合理安排和节约人力。城市街道人民公社化以后,生产和生活集体化程度大大提高,集体购买力显著上升,零星购买力很少了。我们根据生产和人民经济生活这一新的变化,按照“划片定点,合理布局,综合经营,方便群众”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改革了商业业务,大力改组商业网点,合理布局,减少了不必要的商业机构和层次。全市商业部门还多办地区性综合商店,少搞专业门市部,并且将一切妇女能胜任的工作让她们担负起来。这样,全市就节约了大批商业人员,支援了工农业生产第一线。
在集体所有制的城市人民公社和全民所有制的国营企业之间调整和安排劳动力的时候,也有一个谁服从谁的问题,应该是前者服从后者。为此,我们普遍组织城市人民公社同国营重点企业挂钩,合理组织公社的劳动力为国营重点企业服务。国营大厂的一些技术简单的、生产原料或辅助产品的车间,也下放给公社,由公社派劳动力去经营。这样,既可以解决大厂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又可以使大厂腾出大批技术力量,去生产高、大、精、尖、新产品。另外,我们还组织城市人民公社进一步安排好劳动力,抽调出一批人力加强了重点企业。最近,城市人民公社输送到矿山去的劳动力就有八千多人。
从农村来看,郊区的农业、工业和商业之间,在安排劳动力的时候,同样有谁服从谁的问题。根据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郊区农村的工业、商业必须服从农业,为农业生产服务,采取亦工亦农、亦农亦商的办法,按照农业生产的要求来安排劳动力和业务工作。县、社工业农闲多办、农忙少办、大忙停办,抽出劳动力参加农业生产。这样,“农忙务农,农闲做工”,逐步形成制度,大大加强了农业生产第一线。农村财贸部门也根据当前集镇作用的变化,大力压缩商业人员。农村集镇原是所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农村的分配、交换都集中在集镇。但当购销活动深入田间、公共食堂以后,集镇就不再是唯一的进行交换、分配的场所了。我们调整了集镇商业机构。大部分商业人员深入到生产第一线,把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送到田间、食堂,这样就更能把参加农业生产和开展购销业务紧密结合起来。财贸部门也采取农忙少办或短期停办的办法,以商业人员为主,动员广大财贸职工参加农业生产。这样做,既加强了财贸部门本身的业务,又节省了社员的时间,更好地支援了农业生产;商业部门也减少了人员,增加了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劳动力。
此外,我们还从各个机关、团体、学校、部队等单位中充分挖掘了劳动潜力。全市各个单位的人员都把业余、工余时间很好地利用起来,大种其菜、大养其猪,大力发展自给性的副食品生产。全市已有二百五十四个单位实现蔬菜自给,一百九十四个单位蔬菜半自给,四百三十六个单位猪肉自给,四百九十六个单位猪肉半自给。这不仅改善了这些单位群众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节约了郊区农村生产这些副食品所用的劳动力。各个单位的人员还利用业余、工余时间,在农忙季节到农村参加义务劳动。今年以来,各单位人员参加农村义务劳动已达六百五十七万多个劳动日,有力地帮助农村解决了农忙季节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为了确保劳动力的使用、安排经常做到“统筹兼顾,合理使用,保证重点”,“适当安排,各得其所”,必须加强劳动力的统一管理。我们已经从市、区,到企业和人民公社,自上而下地建立和健全了劳动力的统一管理制度。
(三)
全面合理地安排和节约劳动力的工作,同其他许多工作一样,存在着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的斗争。坚持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自始至终狠抓思想教育工作,大搞群众运动,是做好这一工作的根本保证。
节约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国民经济高速度发展,迅速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面貌,这是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愿望。因此,大搞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不断调整劳动组织,合理安排和节约劳动力,是为广大干部和群众所拥护的。这是主流。但是,有少数干部和群众也会存在一些顾虑和错误看法。例如:有的人担心人员减少以后会影响生产任务的完成,人员调到别的单位去了,会妨碍本单位的发展;有的人认为“增产必增人”,“人多好办事”,“潜力挖尽,节约到顶”,而不愿减人。这些错误看法归结起来,也就是多快好省与少慢差费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斗争在劳动力问题上的反映。有这些不正确看法的虽然是少数干部,但这是一种极其有害的保守思想,如不坚决反掉,就很难鼓足干劲,把全面合理地安排和节约劳动力的工作做好。我们采取讲形势、讲政策,树标兵、插红旗,种试验田,开现场会,发动群众鸣放辩论等办法,用事实、用群众的力量,对干部进行了教育,使党的合理安排和节约劳动力的方针政策深入人心。事实证明,当群众发动起来以后,当党的方针政策一旦为群众掌握以后,他们就会用生动有力的事实彻底批判各种保守思想,扫除合理安排和节约劳动力的一切障碍。天府煤矿职工在听了动员报告以后,贴出大字报三千四百六十多张,提了二千七百五十四条意见,并揭发出不少劳动组织上不合理的现象。这个煤矿的焦厂有部分领导干部,开始时习惯于“人多好办事”,一谈到减人就顾虑重重。群众发动起来以后,不少工人贴大字报批评了人浮于事等缺点。这种来自群众的批评大大教育了干部,提高了他们的认识。这个厂很快就节约劳动力八百五十人,占全厂职工的40%。
“全面规划,加强领导”,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方针。在全面合理地安排和节约劳动力的工作中,也必须狠抓这个环节。我们紧密结合技术革命运动的发展,分阶段作出了节约劳动力的规划,并督促各级党委认真加强了对这一工作的领导。我们采取的具体作法主要是:第一,抓战线。从市到区、县直至各个工矿企业,组成一条节约和合理安排劳动力的战线。在市委统一领导下,由工业、财贸、工会、劳动部门等有关单位组成市的劳动力调配指挥部;各区县也建立相应的组织,由各级党委的工业书记挂帅,亲临前线,指挥作战。第二,抓战役。今年全市把节约和合理安排劳动力的工作分成三个阶段,即组织三个战役来进行,一个战役节约一批劳动力,做到节约一批,马上抽调一批,安排一批,及时满足生产发展对劳动力的需要。同时,大战役套小战役,每个战役又各有重点。这样,一环扣一环,环环扣紧,抽调劳动力很及时。第三,抓措施。根据实际工作的发展,我们采取了减(即老企业大力减人)、抽(即抽出力量,支援农业生产)、定(即编制定员)、改(即改善劳动组织)、高(即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工效)等“八字措施”和定规划、定时间、定领导的“三定”办法,保证了每个战役的胜利。
节约出的劳动力如何安排、分配,是涉及到广大职工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安排,涉及到若干生产组织的变革,涉及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的问题,因而是一项十分复杂和重要的工作。能否切实做到合理分配和妥善安排,不仅关系到生产跃进,而且关系到进一步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在安排劳动力的时候,必须“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才能合理使用,各得其所。一切安排措施都必须从有利于生产,有利于增产节约,有利于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保证职工群众的生活等原则出发。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政策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们确定了一些分配、安排的原则,作了一系列工作,并且讲形势,讲政策,加强了思想教育。因此,广大职工都作到了“留者安心,去者愉快”,大家都以更大的干劲投入了各个战线的生产建设高潮。
重庆市节约劳动力的群众运动正继续向纵深发展。为了争取在今年第四季度提前和超额完成全年的生产计划,特别是为明年工农业、首先是粮食和钢铁的大增产作好充分准备,各级党委都在进行深入的思想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狠抓劳动力的合理调整和节约工作,争取从各个方面继续节约一批人力,加强粮、钢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第一线。对于踏上新岗位的人员,正在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技术教育,进一步安排好他们的生活,让他们在生产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