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让走上新岗位的职工充分发挥作用 重庆钢厂、矿山抓紧对新增人员的思想和技术教育 新增人员技术水平迅速提高有力地促进了钢煤增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10-22
第2版()
专栏:

让走上新岗位的职工充分发挥作用
重庆钢厂、矿山抓紧对新增人员的思想和技术教育
新增人员技术水平迅速提高有力地促进了钢煤增产
本报重庆21日电 重庆市最近两个月从其他行业抽调了一批劳动力,加强钢铁和矿山生产。各钢、铁、煤、焦生产单位及时抓紧对这批新增人员进行了政治思想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并在劳动组织方面合理安排,有效地发挥了这些人的作用,促进了钢、铁、煤、焦生产的发展。
今年8、9月份以来,重庆市为了加强重点生产建设部门,把全市各行各业通过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以及改进劳动组织节约出来的劳动力,抽调了一部分增援到大型煤矿、铁矿和钢厂生产第一线。为了使这批劳动力走上新岗位以后充分发挥作用,从市到各企业一开始就抓紧了思想教育、技术教育等工作。
各钢厂、煤矿等针对这批新增工人的具体情况,首先通过报告、座谈等形式,对他们进行了增产节约运动的形势和任务的教育,以及共产主义劳动态度的教育。同时,在生活上合理安排,加强领导,使这批工人一到新岗位很快就安下心来,热情饱满地投入生产。南桐、鱼田堡、天府等八个煤矿都由党委书记挂帅,选派得力干部组成了接待新工人的办公室,并及时针对部分新工人对煤炭事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及怕艰苦,怕事故等思想问题,抓紧对新工人进行了政治思想教育。老工人讲了解放前后煤矿生活对比情况,以及驯服瓦斯、避免事故等经验。新来的工人都认识到了煤炭工业的重要地位和自己的光荣任务,很快学到了一些必要的矿山生产、生活方面的知识,迅速树立起“以矿为家”。热爱煤矿事业的思想。各矿还发动党、团员和积极分子对增援工人实行“四包一关心”,即分工包干主动在思想、生产、技术、安全方面帮助他们,主动关心他们的生活,使新工人感到像在原单位一样的温暖。南桐煤矿新工人很快就掀起了“向老矿工学习艰苦奋斗精神和生产技术”的竞赛热潮。这个矿的煤焦厂有十二个新工人组成炼焦突击队,迅速掌握了炼焦技术,不到半月就使每班产量由一炉增加到两炉。
各钢厂、煤矿针对这批新工人来自各行各业,对钢厂、矿山的生产不熟悉的特点,及时采取集中训练和现场训练相结合的办法,大力进行技术培训工作。中梁山煤矿把新工人组织起来,采取“讲、看、做、带”的办法,进行快速培训。他们通过听讲和参观,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就初步掌握了掘进、采煤、炼焦和井下安全等技术知识,然后同老工人订立师徒包教包学合同,在老工人带领下,下井边学、边作,进行现场练兵。不到一个月,就有70%以上的新工人掌握了有关技术,基本能独立生产。南山煤矿还组织老工人开展“三心、两快、两好”(教学工诚心、细心、耐心,学工进步快、产量上升快,安全好,思想教育好)的竞赛,组织新工人开展比干劲、比安全、比技术进步、比尊师爱矿、比产量的“五比”竞赛,大大激励了老工人教学工的热情和新工人的学习热情,一个多月就有85%的学工能够单独操作。
各钢厂、煤矿等还根据生产发展和新工人增加的情况,及时调整了劳动组织,进一步健全了劳动管理制度,发挥了新工人的积极性,避免了可能因劳动力组织不好而产生的窝工浪费现象,使新工人都能在生产中大显身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